劉仁謙
寫作是托福考試四個單項中的最后一項。在整個備考周期中,大多數(shù)考生會將精力主要放在閱讀和聽力中,因為這兩個單項以信息輸入為考點,不需要考生構思自己的主觀想法,也不需要老師的批改反饋,刷題時可以即時對答案。而口語和寫作需要進行信息輸入和輸出,并且題目也包含閱讀和聽力的部分,備考難度比較大,因此很多考生對這兩部分感到畏難,分配給這兩項的練習時間也相對較少。但是筆者要強調,正如口語的備考一定要開口一樣,寫作的練習也一定要動手寫,而且要限時寫,不能僅僅依靠看機經和想思路。
另外,根據(jù)ETS官方給出的全球考生各單項成績分布,可以了解到:以每個單項而論,對于28~30分的高分段,寫作、口語拿到相應成績的人遠少于閱讀和聽力;相反,寫作、口語拿到15分以下的人也比閱讀、聽力少很多,換言之,寫作、口語的成績分布更趨向于正態(tài)分布,更多考生的成績集中在19~22這個中間段里。這個數(shù)據(jù)對于備考設置階段性目標有指導意義:一個基礎較薄弱的考生備考時可以多花時間在口語和寫作上,這樣分數(shù)會較快地提高;而對總分可達到100分以上的考生而言,把高分寄希望于閱讀、聽力要相對更合理。每個考生應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設置階段性目標,并定期模考。
托福寫作的兩篇文章均是職業(yè)判卷人和電腦軟件一起打分,滿分為5分,按照官方換算表轉成30分制。一般考生會把大多數(shù)精力放在獨立寫作上,而對于綜合寫作的備考較為忽視。其實兩篇文章的分值相同,均需得到重視。下文將分別討論綜合寫作與獨立寫作的備考策略與技巧,希望對考生有所啟發(fā)。
綜合寫作
綜合寫作需要考生在閱讀完所給的文章以及聽完聽力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寫作。對于這一部分,一個常見的誤解是:綜合寫作全看聽力,只要聽力聽懂并記下來就能拿分。其實,完全記錄下所有聽力要點對于拿高分既非充分條件,亦非必要條件。換句話說,并不是能完全記錄下要點就可以拿高分;另一方面,聽力漏聽了一些要點也并非無藥可救。
首先說說綜合寫作的閱讀部分。閱讀部分是一篇“總—分”結構的文章,一般包含四個段落。在第一段開頭引入主題,介紹背景知識,段尾給出總論點或總議題,而下面的三個段落會從不同方面佐證總論點,或對于第一段提出的問題給出解決或解釋方案。對于有一定基礎的考生,三分鐘的時間足夠理解文章,理清邏輯,所以,筆者一般建議考生弄懂閱讀文章的大意后,在草稿紙上用最簡單的文字或符號記錄下總論點和分論點,以防止聽聽力時忘了閱讀文章的主題,造成理解困擾。考生在記筆記時,切忌整句照抄,因為整句照抄一則耽誤閱讀部分的時間,二則聽聽力時也沒精力去看,所以一定要理解了之后再記。記完后,刷題經驗較多的考生可以簡單預測聽力的反駁思路。聽力在必定反駁的基礎上,主要有兩種反駁邏輯:一是直接反駁,即直接指出閱讀分論點中存在與事實相悖的部分;二是間接反駁,即部分承認分論點的內容,但切斷其與閱讀總論點之間的邏輯聯(lián)系。比如,假設閱讀文章的總論點是“某新型能源很好”,分論點是“其無有害氣體排放有益于環(huán)?!保绻犃Σ牧现苯臃瘩g,會說“該能源實際上因種種原因存在對環(huán)境的破壞”;如果間接反駁,會說“該能源確實環(huán)保,但其他方面如成本存在較大問題”。
到了聽力部分,會播放一段兩分鐘左右的課堂講座片段,點對點地反駁閱讀的分論點,從而達到反駁閱讀總論點的目的。一般來說,聽力的前幾句話會表達對閱讀的整體反駁,基本不需要記錄,而一旦聽到first或者類似的分論點信號詞,或明確提到了閱讀第一段的關鍵詞,考生則需引起注意。因為聽力的信息量有限,且邏輯對應性很強,大多數(shù)的邏輯信息記憶考生其實不需要依賴筆記。所以在聽力部分切忌記錄太多沒用的細節(jié),需要記錄的是閱讀中沒有提到的名詞和動詞,總量控制在每個論點六個單詞以內。考生如果沒有聽出完整的聽力反駁細節(jié),此時最重要的就是判斷好大方向——是直接反駁還是間接反駁,再根據(jù)記錄下來的碎片詞匯構想出整體的邏輯??忌Y合記錄下來的碎片詞匯,再加上對于該話題的了解,是可以“腦補”出完整的反駁內容的。
最后到了寫作的時候,筆者在此提出幾個長期被廣大考生忽略的問題和要點:第一,寫作的任何內容都是出自閱讀和聽力材料,而非考生自己的思考和判斷,所以一定要反復強調“閱讀說”“聽力說”等。第二,上述的“閱讀說”“聽力說”最好用一般現(xiàn)在時,這樣從句的時態(tài)更加容易處理;寫作具體內容時,如果寫作的內容是明確發(fā)生在過去的事,一定要用過去式。第三,習慣使用模板的考生須注意模板的泛用性問題,不能隨便套用。比如,有一小部分綜合寫作的閱讀部分,其幾個分論點分別為對第一段某一現(xiàn)象的一種解釋假說(如解釋小冰河期產生的原因,可以從洋流干擾、火山噴發(fā)、人口減少三方面的假設來解釋),這幾個分論點在邏輯上是互斥的,在寫的時候要體現(xiàn)出來(可以使用“the first hypothesis in the reading is …”的表達,而不要用“the reading thinks …”這類模板套用,即不能直接寫“the reading thinks小冰河期的產生是由于洋流干擾”,接下來又寫“the reading thinks小冰河期的產生是由于火山噴發(fā)”)。雖然官方要求的字數(shù)是150~225詞,但實際上超出一定字數(shù)是沒有問題的,不過最好控制在300詞以內。綜合寫作一般包含三個分論點,其中兩個分論點的邏輯和內容復雜性一般較低,考生比較容易弄懂,而另一個分論點會偏難。對于綜合寫作,TPO是唯一可行的練習材料,考生需多加利用,寫得越多就越熟悉出題的套路,尤其是聽力的兩種反駁邏輯。筆者推薦使用TPO 14及以后的題,它們在出題思路和難度上都比之前的題更接近現(xiàn)在的真題。
獨立寫作
關于獨立寫作,筆者在課堂經常提一句笑談:“所有拋開評分標準談提分的行為都是耍流氓?!豹毩懽鞯膫淇己途毩曇欢ㄒ獓@評分標準來進行,這樣才能有的放矢、高效進步。獨立寫作的四條評分標準可以概括為:文章內容不跑題,邏輯順暢有組織,展開充分有細節(jié),語言正確且地道。筆者下面將一一分析。
1. 切題
首先,對于任何命題作文,切題是第一大前提,托福寫作也是如此。如果作文所答非所問,偏離主題,則不管邏輯再深邃,展開再充分,語言再地道,都無濟于事,因為判卷人有理由認為,考生是把提前準備好的文章套到任何題目上。
首先,切題的第一大前提是讀懂題目問的那句話,這對于詞匯基礎不是太薄弱的考生來講并不難。其次,當考生寫作過程中寫不出內容,在一句一句硬擠時,最容易跑題,所以考生需要在考試前通過大范圍收集預測機經或真題總結,并將題目按邏輯分類,找出思路與擴展方式,避免考試的時候現(xiàn)場構思。考生應熟悉利弊分析類、現(xiàn)象證明類、比較類、絕對詞類、復合邏輯類等不同的題目類型及其解題思路,并且重視積累教育、工作、科技、娛樂、政府等相關高頻話題和常用語料。最后,考生應在寫文章時隨時注意審視自己是否已經偏離主題,如確實存在跑題情況,一般也不需要刪掉已寫的內容,而是迅速將邏輯引回主線即可。
2. 邏輯
對于邏輯方面的要求,官方的描述主要為“well organized”以及“displays unity, progression and coherence”,簡單地說,就是要有組織、統(tǒng)一、連貫??忌钊菀自谶@個方面犯的問題就是邏輯跳躍和前后矛盾。
相比中文而言,英文的邏輯更外顯,需要考生把句與句之間的邏輯外化成不同的連詞。句子銜接應清晰明了,可以直觀地用線型圖形表示,而不能出現(xiàn)斷檔。舉例而言,“科技日新月異,改變人們的生活,中學生面臨更大的壓力”這樣的邏輯就是出現(xiàn)了跳躍與斷檔,可以改成“科技日新月異,為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淘汰了很多傳統(tǒng)的職業(yè),所以就業(yè)競爭加劇,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競爭也加劇”。
另外,很多考生為了湊夠字數(shù)喜歡寫讓步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讓步段并非是直接針對總論點進行反駁,而是打消可能的反駁和疑慮,考生要把讓步段嵌到總論點中作為補全邏輯的一部分而非機械對立。比如,總論點是“好的領導應民主決策”,讓步段如果一直在強調民主決策需要反復討論,耗費更多時間,耽誤機會,則作文的邏輯就與總論點不一致了。正確的寫法是“誠然民主決策會耗費較多的時間,需要反復討論,但是在這里多花時間總比用更多的時間去彌補一個錯誤的決策要強,且可以通過設置最后期限等方法避免過多的時間耗費”。
3. 展開
獨立寫作的字數(shù)要求是300詞,但因為要求充分展開話題(well developed),所以在保證邏輯和語言的前提下,寫作字數(shù)是多多益善。一些考生使用模板在起始段和結尾段寫了很多的內容,其實不可取。因為按照“鳳頭,豬肚,豹尾”這個舉世皆成立的寫作原則,真正的篇幅應放在主體段。主體段擴展的核心要點在于“夾敘夾議”,即在闡述分論點時,要采用解釋加例證相結合的寫作方法。
解釋部分最重要的是通過分論點的背景引入實施分論點的必要性,比如,分論點是“高中生gap year一年再上大學可以提前自學做準備”,那么解釋部分可以是“大學知識難度遠高于高中,且成績對于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所以提前做準備以確保成績高是必要的”。
對于舉例部分而言,做到充分展開話題的竅門是盡量多地提到相關的細節(jié)。這里可以結合考生自身生活中的觀察和實例,將之寫入舉例部分中。比如,考生如果要舉例證明“大學生做兼職可以幫助其積累工作經驗從而有助于今后的就業(yè)”,可以在例子中加入所學的專業(yè)、具體的兼職公司和崗位、工作職責、得到的具體收獲等。有細節(jié)的例子讀起來更真實,同時還能有效地增加字數(shù)。
4. 語言
托福畢竟是語言考試,寫作部分需要考生運用正確、地道的語言表達看到的、聽到的和構思的內容。由于自己構思的難度大于轉述,因此,獨立寫作也較綜合寫作更能考查考生的語言運用。上文曾提到,托福寫作一方面是判卷人打分,另一方面是電腦軟件打分,因而拼寫與語法的正確性也是評判文章的重點。對于拼寫,考生應在平時的練習中盡量以電腦打字的形式完成寫作,以鍛煉打字能力與速度。另外,考生平時練習時需在word或pages提示拼寫語法錯誤后及時記錄總結,避免再次出現(xiàn)類似錯誤。
對于語法,由于中英文之間的差異,中國考生最容易犯的語法錯誤主要如下:第一,時態(tài)與語態(tài),尤其是第三人稱單數(shù)以及舉例子時的過去式使用不當;第二,冠詞的使用,尤其是可數(shù)名詞單獨出現(xiàn)時未加冠詞;第三,多個謂語動詞在主句中出現(xiàn)卻沒有連接詞;第四,句子間連詞的使用不恰當。這些問題出現(xiàn)的本質原因是考生多年來的寫作錯誤未得到及時糾正,因此請別人批改作文對于寫作備考來說至關重要。
“寫對”只是第一步,考生要做的第二步是“寫好”,也就是寫得地道。如果說語法方面的問題還可以通過幾千字說明,但寫得地道這個追求絕非一日之功。中國考生的作文經常是過度堆疊簡單的“主—謂—賓”結構,而缺乏從句、非謂語動詞、介詞短語等結構的運用。雖然說文筆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迅速改進的,但考生只要長期堅持仿寫練習仍然可以寫出地道的文章。具體的操作方法如下:將一篇native speaker寫的地道文章通讀若干遍后(若有條件,可直接讀中文譯文),按照對文章邏輯和內容的記憶去還原文章,還原時遇到忘掉的部分可以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然后再去對照原文,記錄和模仿其中的地道表達。
綜上所述,對于任何單項而言,長期科學的訓練都是提分的不二法寶。而對于寫作,即時的反饋、記錄和總結也至關重要。托福寫作只是北美留學標準化考試的第一站,后續(xù)還有SAT、ACT、GRE、GMAT等考試的寫作部分,它們的難度更高、寫作更復雜。而考生在成功赴美讀書后更是要面對極多的寫作任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讓我們一起踏出提高寫作堅實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