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項目管理作為一項重要的工程管理方式,在當前的工程造價、工程施工等綜合管理中都發(fā)揮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加大項目管理的技術應用,圍繞項目管理技術與工程造價方面的融入進行研究,能提升工程在成本控制、風險控制、質量控制等方面起到很大的實際效應。本文主要圍繞項目管理技術的相關內容進行概述,并分析當前項目管理技術在工程造價運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探討項目管理技術與工程造價的整體融合,探索項目管理技術在工程造價方面的應用方式。
【關鍵詞】項目管理技術;工程造價;創(chuàng)新應用
在工程造價方面,主要就是要實現(xiàn)項目管理的質量、成本、預算、編制、進度以及技術突破等方面的要素,在綜合考慮項目目標實施的過程中,注重項目管理技術中各個環(huán)節(jié)的銜接性,推動每一個要素之間的權衡,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項目管理的科學化、規(guī)范化,對于提升工程的造價管理都有很大的作用。
1、項目管理的相關概念
1.1項目管理的內涵
在當前的項目綜合管理中,主要就是為了完成產品或者服務所做的一次努力,包括在產品范圍的綜合服務能力,以及對于為交付具有規(guī)定特征與功能必須要完成的一項工作。因此,在項目管理的過程中,主要就是要注意項目的特殊性,形成相對認可的形式,并通過文字、圖表以及某一種標準,對于整個項目形成規(guī)范化的成本控制、技術控制、質量控制,強調在項目成本控制與應用的過程中,實現(xiàn)項目招投標、工程圖紙、施工方式等相應的范圍,并提供相應的依據(jù),更好的推動項目建設的規(guī)范化管理與服務,提升項目與企業(yè)的綜合效能。
1.2項目管理的有效方式
在當前的項目管理中,主要包括的要素體現(xiàn)在成本控制,計劃編制、范圍定義、情況核實、范圍變更控制等,成本控制是具有很大的綜合功能的。通過建立相應的模型管理,在采取WBS相關質量成本控制的基礎上,形成不同工作包的資源需求分析,包括在勞動力、原材料、機械使用等方面,形成相應的單價成本估算模式,與成本管理計劃形成對接,在使用參數(shù)模型等多種成本估算的基礎上,將項目建設的每一個要素分解到相應的工作包中,并結合進度控制、質量控制等要素,增強項目建設的整體功能,對于范圍變更中涉及到的功能變化、環(huán)保問題等,要形成相應的方案設計方式,并采取相應的監(jiān)督績效報告,在對整個進展進行權衡的基礎上,形成范圍變更程序的管理,從而減少成本控制的風險系數(shù),全面的對造價進行綜合性的管理,都將起到很好的作用。
2、工程造價管理存在的弊端與問題
2.1計劃應用模式下的指導性管理
在項目管理技術與造價管理的融入中,還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作用下,多元化的視唱發(fā)展模式,對于企業(yè)在項目管理方面帶來一定的負面沖擊,尤其是在價格管理方面,對于傳統(tǒng)預算以及定額管理上,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中,在指導性與計劃性的連貫上,對于工程造價管理中涉及到的材料價格管理、人工單價管理以及機械化操作模式等方面,在人力資源管理等多渠道的綜合管理中,形成的是主管部門價格指定的方式,因此,對于整個工程造價還存在一定的破壞性。
2.2注重細節(jié)管理中的不規(guī)范化
項目管理技術要突出對工程施工、技術應用等環(huán)節(jié)的細節(jié)管理,因此,在造價管理方面,要構建精細化管理的渠道。但是,在當前的一些工程管理過程中,對于相應的財務管理沒有形成科學規(guī)范化的應用模式,其中,對于權限分散、內控管理不到位的地方,沒有形成綜合管理的運用,工程造價管理中對于資源管理等沒有建立規(guī)范化的模式,不能及時的對相應的不良資產進行調查摸底。同時,在項目運行的過程中,對于主要材料沒有形成經濟訂貨的預算管理,對于符合企業(yè)經濟采購機制的整體運行以及在降低成本、綜合控制支出等方面沒有明確的制度約束,造成財務管理相對滯后的現(xiàn)象,這樣,不利于提升財務綜合管理服務于項目造價管理的需要。
2.3全程監(jiān)控化管理相對有缺乏
在當前的項目管理技術中,對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各種要素管理,沒有形成相應的監(jiān)督管理。尤其是在一些建設工程項目中,還存在質量控制不嚴格、競爭不規(guī)范等現(xiàn)象,盲目壓低價格,縮短工期、降低建設質量、拖欠工程款資金等現(xiàn)象還是存在,因此,整個項目工程建設的質量低、工期長、超預算、效益低,浪費了一定的人力財力。尤其是在整個項目造價管理中,對于項目的整體設計不規(guī)范,沒有全面實行信息化的管理,質量建設、財務管理、工程施工、技術創(chuàng)新等方面相對落后,不能與新時期項目管理相吻合,造成工程造價管理許多方面的被動性,不利于工作的全面開展。
3、項目管理技術在工程造價方面的綜合應用方式
3.1推行項目范圍管理,精細化服務造價管理
在項目管理的路徑中,主要是形成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因此,在針對項目的整體功能中,采取積極有效的項目范圍管理方式,對每一個關鍵工程實行范圍管理的模式,在一定范圍內確定相應的管理要素,這樣可以結合項目在完成期間的各個要素之間的關聯(lián)性,并形成相應的工作分解管理,確認項目實施的時間、進度,并建立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確定工作方法以及編制相應的會計說明,對于項目的組織結構、質量構成以及質量控制基準、項目采購計劃等內容形成精細化的控制,在此基礎上,制定出不同工作板塊中資源的需求,包括在勞動力、財務管理、機械使用、招投標、質量要素、技術元素等方面的內容,形成成本估算以及成本管理計劃的全面控制,從而實現(xiàn)項目范圍管理的具體內容,細化每一個相關綜合技術的處理要素,突出項目范圍管理與工程質量控制、財務控制、技術控制等方面的結合,從而發(fā)揮出更好的效果。
3.2突出質量要素管理,規(guī)范化實現(xiàn)成本控制
項目管理技術中,質量管理是一個最關鍵的要素,一旦離開綜合質量的控制,就會給項目管理帶來更大的影響。因此,在項目質量管理的過程中,要加強對質量成本的綜合控制,突出實現(xiàn)加強質量管理的要素,并規(guī)范到每一個管理細節(jié)之中。質量管理的目標就是要形成三類質量成本控制的綜合最低值,降低成本控制的風險系數(shù)。同時,正確處理好質量成本之間的幾個關鍵要素,包括在質量故障費用、預防費用、鑒定費用等,采取科學有效、先進實用的技術措施,在全面確保質量技術達標的基礎上,降低工程的成本。堅決打擊各種以提升質量為由的不規(guī)范競爭行為,合理的造價管理來提供適用的產品,更好的實現(xiàn)項目技術管理的最終目的性。在項目工程實施的過程中,造價預算做好前提工作,正確處理好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之間的關系,對于工程項目建設中設計到的土石方開挖、土石方填筑、混凝土工程、支護工程等方面的預算,同時,在對人工、材料、機械損耗量的對比管理中,形成概算定額與預算定額在定額幅度差、超挖、超填等附加工程量上的差異,從而形成綜合質量管理的優(yōu)化。同時,在質量控制中,對相關的資料要形成專業(yè)化的分析,從技術手段出發(fā),對于造價基礎資料,在土地價格、籌資利率、各方利潤等方面的管理中,形成精細化、規(guī)范化的控制,才能更好的實現(xiàn)整體質量的提升,并服務于項目管理與造價管理的整體融合。
3.3側重技術跟進管理,科學化提升管理水平
在工程造價管理模式運用中,要形成精準化的管理,針對不同工程的造價實際,采用現(xiàn)代化的技術手段,通過細化工程管理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突出技術融入的成本管理模式,能有效的提升工程建設的整體優(yōu)化,形成高效、節(jié)省、優(yōu)質的工程管理,構建工程造價管理的技術全面應用。譬如,在斷層面計算方法的運用上,就可以通過公示的精準化運用,結合工程的實際特點,在地形變化不大的地段,可少取斷面。相反,在地形變化復雜,設計計算精度要求較高的地段要多取斷面。兩斷面的間距一般小于100m,通常采用20~50m。繪制每個斷面的自然地面線和設計地面線然后分別計算每個斷面的填、挖方面積。計算兩相鄰斷面之間的填、挖方量,并將計算結果進行統(tǒng)計。
平均斷面法公式:
圓錐臺體積法公式:
平均斷面法加圓錐臺體積法公式(設S1>S2):
其中,Qt:相鄰兩斷面之間的填方量(或挖方量);S1、S2:相鄰第一斷面、第二斷面的填方(或挖方)面積;L:相鄰兩斷面的距離。
3.4圍繞動態(tài)化管理,構建造價管理信息系統(tǒng)
在項目造價管理的過程中,要提升綜合管理的技術能力,就要建立相應的動態(tài)管理模式,其中,在適應工程項目整體規(guī)劃的基礎上,強調項目工程建設中的關鍵點,從技術角度、成本應用、財務運算等方面加強,構建造價管理信息化系統(tǒng)模式,融入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管理平臺,在軟件開發(fā)、硬件支持等方面形成整體建設的規(guī)劃,并實現(xiàn)造價管理信息化的綜合服務模式。尤其是在構建層次分明的成本管理中心體系中,通過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構建多層次的成本管理控制方式,在工程項目的實際特點分析上,對于施工環(huán)節(jié)、管理環(huán)節(jié)以及各個要素點,從市場化管理的手段出發(fā),引導企業(yè)在科學、規(guī)范、有效方面進步。在招投標管理中,引進競爭機制,在施工單位的選取、施工技術的提升等方面,圍繞施工單位綜合資質的提升,施工人員綜合素質的全面化發(fā)展,施工管理的精細化監(jiān)督等內容,在做好編制管理的基礎上,強調施工階段造價管理的規(guī)范化。主要是實現(xiàn)技術層面的應用效果,一是要注重工程變更的綜合管理。在整體施工的過程中,對于出現(xiàn)的工程變更現(xiàn)象,要在圖紙設計上形成有效跟進,嚴格按照設計進度與施工進度進行多方面的管理,形成超出相應概算的施工圖紙設計部分,并形成項目工程管理負責人的及時協(xié)調,修正控制目標,做到全面化管理。二是要注重合同管理。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合同管理是規(guī)范化的管理要素,對于工程款項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支付,按照合同審核進行費用的變更,做好單項預算管理。譬如,在某地下工程的項目管理中,對于出現(xiàn)現(xiàn)場增設的臨時簽證支付的方式,要檢查施工商承包的相關臨時性增設內容,對于不是合同規(guī)定的相關內容,可以不進行費用的支付。
3.5注重項目集成管理,突出質量控制的有序性
項目全要素的集成管理上面討論項目的范圍、工期和質量對造價控制的影響,但是項目管理不能分別孤立地、單獨地對項目范圍、工期、造價或質量進行管理,因為一個項目的范圍、造價、工期和質量是幾個直接關聯(lián)和相互作用的相關要素。項目范圍的變更是影響項目工期、成本的重要因素;項目工期的提前或滯后會對項目的造價帶來直接影響;項目質量的高低會給項目造價造成直接的波動;而項目造價的多少更是會直接影響項目的工期和質量。所以項目管理必須同時對項目范圍、工期、造價和質量進行全要素的集成管理。根據(jù)掙值原理:SV=EV-PV;CV=EV-AC,借助已獲價值這個中間變量就可以得到有關項目工期、質量和造價相互影響所造成的偏差信息,分析項目工期、造價和質量的計劃完成情況,也就可以預計項目現(xiàn)狀對于未來發(fā)展的影響并依此去開展有效的項目全面集成控制。如國內某地軌道交通工程,某線軌高架部分,前期勘察疏忽,沿線地下有市政排水管道,高架車站兩側位置有高壓輸電線,而設計主干道兩邊為綠化帶。因地下管線變遷難度較大,費用高、耗時長,只能對施工方案變更,對相應工程項目采取保護措施,而對邊柱樁位設計進行調整。另一地下工程中,實際水文地質與勘測資料差距較大,土石比例不符,施工方要求只能據(jù)實調整。所以,勘測要據(jù)實、細致地反映真實條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情況等。城市地下工程更要重視地下勘測,加強對地下光纜、管道與周圍相鄰建筑物關系的勘測。與城市相關管理部門做好協(xié)調。為施工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減少設計變更。
結語:
總之,項目的特性要求其管理必須采用全面集成管理的方法。但是我們現(xiàn)有的項目管理方法存在著工期、造價和質量管理割裂的問題。如果要提高項目的績效和項目產出物的價值,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就必須深刻理解項目各要素間的約束和集成關系,片面的就成本來管理成本,是無法真正有效的控制工程造價,只有采用全要素綜合管理的方法,有效運用項目管理技術以及掙值原理,區(qū)分并獲得各要素相互影響的信息、制訂糾正措施并對項目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才能真正達到項目管理的目標:以最低合理的價格為客戶提供滿意的合格產品,并且自身獲得最大的利潤。
參考文獻:
[1]霍惠芳.工程量清單計價模式下施工企業(yè)如何報價[J].山西建筑,2010,36(2):278-279.
[2]陳瑜.施工企業(yè)工程成本管理與控制的探討[J].廣東建材,2010,26(5):199-200.
[3]陳寶春,黃素萍.價值工程在設計方案評選中的應用[J].浙江建筑,2004,21(6):58-59.
[4]亢澤濤,徐立力,趙磊,等.設計階段工程造價的控制方法[J].石油天然氣學報,2001,23(3):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