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幾年幼兒教育事業(yè)在我國發(fā)展迅猛,幼兒園的建筑水平也隨之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建筑的設計方案過分注重造型,導致幼兒園的部分建筑細節(jié)存在不足。其實幼兒園之類的建筑應該將幼兒的生理特征放在首位,而本文正是針對這一點來探討幼兒園的建筑設計。
【關鍵詞】幼兒園;生理特征;建筑設計
1、前言
伴隨著建筑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于教育建筑也投入了更多關注。但是創(chuàng)作中急功近利的現象卻屢屢發(fā)生,鑒于這種狀況,本文著眼于幼兒的生理特征這一大要素來進行合理的探究與分析,對教育建筑的本質進行探究,找到適合幼兒生理發(fā)展的建筑設計方法,幫助幼兒健康成長。
2、幼兒的生理特征探究
大部分幼兒在3歲左右就步入了幼兒園,兒童呆在在幼兒園的時間往往要比在家的時間長,于是幼兒園就成為他們生理、智力與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場所。在這個階段,由于兒童自身免疫能力的提高,他們的身高和體重都有了明顯的上升,伴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各項指標都會發(fā)生變化。視知覺的偏好對于幼兒的身體特征也有極大的影響,幼兒與成人在身高上存在極大的差別,因此他們的視線高度也與我們不同,視覺屏障對我們來說可以忽略不計,但對于幼兒來說卻是遙不可及的,幼兒的視覺認知能力從3歲開始就在不斷加強,這就要求幼兒園建筑設計要保證低視點,從視點角度給予幼童更多關懷。
3、幼兒園建筑安全性現存問題探究
由于幼兒年紀較小,在發(fā)生危險時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一般較弱,因此在發(fā)生火災等意外事故時,人員傷亡往往很嚴重,當幼兒園的耐火等級較低時,樓層就不宜過高。部分幼兒園雖設有消防栓,但是消防栓的周圍雜物堆積,不利于使用與維護。另外,用電安全問題也一直是大家關注的,幼兒年齡小,好奇心強,對于許多未知事物喜歡用手觸摸感受,為了保障他們的安全,照明設備應盡量選擇功率較低的,并且遠離易燃物品,所有的線路應選擇暗線安裝,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避免因用電帶來的安全問題。
4、基于幼兒生理特征的幼兒園建筑安全性設計
幼兒園建筑設計是一種較為特殊的建筑形式,它的主要使用人群也處在一個特殊的年齡段,因此它的建筑安全性引起了廣泛關注,筆者結合自身經驗在此處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
4.1 選址的設計
由于幼兒園建筑的特殊性,為其選址一定要綜合考慮各種與安全相關的因素,減小環(huán)境因素對幼兒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在給幼兒園選址之前一定要經過充分的考察與調研,首先,太過嘈雜的環(huán)境肯定是不適于幼兒的生長發(fā)育的,比如菜市場、娛樂場所等地周圍就不適宜作為幼兒園的選址;其次,由于幼兒抵抗力較弱,很容易傳染上各類疾病,因此醫(yī)院周邊也不做考慮;最后,由于幼兒上下學需要接送,交通便利的環(huán)境是必要的。幼兒園的最佳選址應該選在空氣流通、陽關充足、排水暢通的場地,這樣才能保證幼兒擁有健康的生理發(fā)育。
4.2 建筑安全性設計
對于幼兒來說,蹦蹦跳跳的游戲向來是他們的最愛,但是他們的平衡能力卻很差,玩耍的時候往往會忽略身邊的障礙物,因此幼兒的活動場所應該選擇地面平整的界面,避免一定的凹凸物。雖然墻面交接處已經選擇了圓弧狀,但是幼童在此處摔跤的狀況卻是不可避免的,這樣看來在此處布上防滑墊或者在在高處設置拉手都是很有必要的。眾所周知,幼兒缺乏掌控空間的能力,并且現在幼兒建筑也出現了較高樓層,疏散的通道悠長狹窄,一旦遇到緊急事故,這種曲折綿長的走道對于幼兒來說十分困難,更容易出現混亂的狀況,但是如果將疏散通道設置成滑滑梯與樓梯相結合的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加快疏散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撫情緒,不至于造成場面的失控。正如前文所說,幼兒對空間缺乏認知能力和掌控能力,他們的許多行為其實是具有危險性的,一不小心就會傷害到自己因此對于他們這種行為要予以限制,適當的時候要予以正確的引導,利用環(huán)境的趣味性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如果相關的安全措施以一種趣味的形式出現在他們面前并且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這樣才能將安全設施的功效發(fā)揮到最大。
4.3 細節(jié)設計
兒童是在運動的過程中不斷地成長的,充足的陽光和新鮮的空氣都是他們生理發(fā)育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戶外活動顯得尤為重要。戶外活動可以相對應的為動態(tài)的室外活動和靜態(tài)的室外活動,但不論是哪一種活動都需要注意到活動場地的大小,活動場地路面鋪設的材質以及活動空間的布局等相關細節(jié)處理,幼兒玩耍的空間一定要足夠大,到處奔跑是他們的天性,因此室外活動的場地一定要注意到那幾處細節(jié)的處理。對于室內環(huán)境來說,在結合幼兒生理因素的前提下更多的突出教室的建筑特征,將內部空間設置的錯落有序、色彩分明、別致新穎,不僅能夠更好的體現童趣,也能豐富幼兒的視覺。各種走廊相互連通,確保幼兒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也能走到飯?zhí)?、活動室等,屋頂利用各種活動塊形成高低錯落的畫面感,這些細節(jié)都很符合幼兒的生理與行為特征,為幼兒的成長營造了一個更好的環(huán)境。每每在放學的時候,校門口就會涌聚大批家長,幼兒園建筑在設計時也需要關注此類問題,為這些等待的家長專門開辟一塊空間,設計一個專門等候的區(qū)域,這樣既能夠避免引起人行道的堵塞,也從另一方面保障了幼兒的安全。
結語:
現如今,以人為本的理念恒通,建筑設計師就必須要擔當起為各類人群設計適合的建筑物類型的責任,幼兒園建筑的設計體現了對幼兒的關心與呵護,同時也指明了未來設計的大致方向。筆者認為這些研究還只是個開始為了讓幼兒擁有更好的建筑空間,許多問題還有待去探究、去解決。
參考文獻:
[1]宋曉宇.幼兒園建筑設計研究與實踐—相關環(huán)境處理方法的融入與運用.重慶大學,2005.
[2]謝威.學齡前兒童教育空間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07.
[3]高帥.幼兒園建筑安全性設計研究.碩士學位論文,2013.
作者簡介:
杜宏宇(1989.0611);性別:女,籍貫:山東省青島即墨人,學歷:本科,畢業(yè)于南昌航空大學;現有職稱:初級工程師;研究方向:建筑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