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中職教育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中職的班主任是中職教育中最核心的角色。一個優(yōu)秀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能夠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多方面的問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怎樣做到“優(yōu)秀”二字呢?這就需要班主任用心去探究學生心理方面的問題,不斷地提高自身教育心理學的理論水平。在管理班級時,運用與學生心理特點相符或者適合的方式,使學生的心理能夠健康地成長。著力從教育心理學出發(fā),列舉并分析當下中職學生所存在的心理問題以及出現(xiàn)的原因,闡述中職班主任應該如何將心理學運用到實際問題當中。
[關 鍵 詞] 心理學;中職教育;班主任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8-0174-01
中等職業(yè)院校是培訓學生專業(yè)技能的院校,專門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特長,一些學生由于中考失利,但仍然希望繼續(xù)學習深造,于是他們就被送到中職學校,并被培養(yǎng)成優(yōu)秀的技術(shù)人才。由于中職教育在教育界占有重要地位,國家對其班主任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中職學校的學生個體差異性很大,他們心理差異很大,思想水平不同。所以,班主任要想輕松地解決學生突發(fā)的問題,就需要其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況和特點,對癥下藥。
一、中職學生心理狀態(tài)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一)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不難解釋,由于中職院校的學生很多都是學習成績并不理想的學生,他們因為中考沒考好,主動或者被迫進入了中職學校,帶著父母的希望學一門技術(shù),這讓他們在同齡人面前感到有差距。特別是當遇到從前考上高中的同學時,自卑感就會油然而生,覺得自己讀中職學校很沒面子,很失敗。長此以往,這種消極的負面情緒積壓在心里,必定會產(chǎn)生嚴重的問題,對學生的成長更是起到了阻礙作用。
(二)愧疚心理
這種心理通常起源于家庭,來自父母。很多家長都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愿,一些學生因為自己的失利擔心父母會因此失望,因此心里極度的愧疚,甚至充滿了罪惡感。再加之一些家長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只知道一味地埋怨孩子沒有認真學習,在言語或行為上表現(xiàn)出不滿,沒有給孩子一點安慰,甚至還引入“別人家的孩子”,這實質(zhì)上是對孩子自尊心最大的傷害。
(三)厭學心理
由于我國教育改革并不完善,教學模式仍處于陳舊狀態(tài)。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方式還是一貫應用灌輸式教學,氣氛單調(diào),內(nèi)容乏味,學生無法將知識更好地吸收。很多學校和老師沒有意識到學生存在的差異性,沒有意識到中職學校的學生對知識的接受能力比較弱,這一系列問題會直接導致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心理,所以,老師在傳授知識的時候,要根據(jù)本班學生的基礎,改善教學方法,用淺顯易懂的語句來講解,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及時鞏固所學的東西。
二、心理學在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運用
(一)家校聯(lián)合
多數(shù)的中職學生處于叛逆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心理教育的關鍵。因此,我們需要高度重視家校聯(lián)合,給家長提供對孩子進行心理教育的建議。首先,學??梢越⒁粋€家校聯(lián)盟班,將它作為一個家校溝通的平臺,給家長普及心理教育的理論,讓家長明白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作用。讓家長為孩子營造良好、和諧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幸福開心地學習和成長。其次,老師可以通過與家長溝通,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并努力改善孩子與家長之間的關系。最后,還可以建議家長跟學生交流時盡量避開中考失利這個話題,在語言上選擇溫和的語氣,不要傷害到孩子敏感的心靈。
(二)積極參與學生的生活管理
中職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5到18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學生其實還有很強的可塑性,在老師正確的引導下,他們有很大可能改變自己,因此,老師可以成立一個團隊,參與到學生生活管理中去,從學生日常的狀態(tài)去了解他們的心理。對他們消極的心理及時進行疏導。老師可以一起學習心理知識,借鑒心理專家的調(diào)節(jié)方法;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教會他們自己處理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多開展有趣的藝體活動,讓學生在集體中感受到快樂,塑造學生的集體榮譽感;還可以制定合理的班規(guī),并認真執(zhí)行,構(gòu)建出積極的班級文化。
(三)重視情感教育
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老師要學會與學生溝通,選擇他們感興趣的話題一起探討,以朋友的身份進入他們的世界。要做到這些,老師必須首先嚴格要求自己,注意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理,有很強的責任心,愿意替學生排憂解難。這樣不但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健康、良好的心理,還能及時發(fā)現(xiàn)班級里存在的問題,減少意外的發(fā)生。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中職的教育工作者,要先做好自己,用豐富的教育心理學充實自己,將中職學生心理問題作為工作的重點內(nèi)容。班主任還應該積極、主動融入學生的生活,要有一雙細心的眼睛,善于發(fā)現(xiàn)班上學生的變化,注意到學生情緒的波動,及時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他們調(diào)整好自己的生活和學習狀態(tài),并選擇合適、有效的方法使之改正,還應該和學生進行溝通、交心,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想法,為班級營造良好的學習風氣。
參考文獻:
[1]周代均.淺談心理學在中職班主任工作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2013(Z1):113-114.
[2]林翠云.淺談心理學在中職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投資與合作,2011(1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