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行動導向”教學法是以行為或工作任務為主導方向,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模式。 “行動導向”教學模式因突出“行動”而具有顯著獨特的特點,教學組織亦具備多種教學策略和形式。以16中德數(shù)控班機加工實訓課程中的項目“測量工具——千分表”為例,嘗試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進行教學,從“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等方面一一進行闡述,以提高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踐、人際交往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關 鍵 詞] 行動導向;機加工;千分表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8-0126-02
“行動導向”教學法來自于德國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思想是注重職業(yè)能力的培養(yǎng)。20世紀80年代,“行動導向”是德國職業(yè)教育及培訓領域教學改革的主導思想,通過其發(fā)展,確定了“以行動為導向”的教學法在職業(yè)學校教育改革中的基礎地位。我校目前已在機加工教學中開展了來自德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以多工種組合的教學模式),積極開展一體化實訓課改實驗。在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實踐能力、團隊協(xié)作能力、適應工作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不斷地進行探索和嘗試、改進,從中取得了一些傳統(tǒng)教學無法企及的效果。
一、“行動導向”教學法的特點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能夠激發(fā)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運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主要目的。課堂上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主要是依靠兩方面:一方面是思想上的,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好奇心,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是環(huán)境上的,通過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與同學相互合作,并獲得相應的知識、技能和成績評價,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
(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從知識的預習、素材的歸類、計劃的制訂、方案的確定、目標的執(zhí)行、信息的檢索到教學效果的評定,學生始終處于整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的主體地位。教師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是學生學習道路上的引導者,是學生學習問題的咨詢者。整個“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可歸為“六步法”,分“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檢查—評價”等六個階段深入培養(yǎng)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機加工實訓中的教學應用
在機加工實訓中筆者引入了“行動導向”教學法,并根據(jù)不同課題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設計不同的教學情境。如:在機加工中的其中一個實訓項目“測量工具——千分表”。這項實訓任務中,采用“行動導向”教學方法完成本次機加工實訓任務。下面是對這一任務的具體的教學流程的設計。
(一)信息階段(確定目標任務)
學生在進行本次項目操作前,教師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和現(xiàn)有的機床設備把學生分組(分組時教師可以適當?shù)倪M行干預,要考慮小組成員之間的個人能力、專業(yè)能力、社會能力等方面的均衡性)。
信息階段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訓練目的
(1)訓練學生分析圖紙、制定加工零件工藝過程的能力;
(2)訓練學生加工零件時對刀具的合理選用的能力;
(3)訓練學生切屑用量的選擇、制定加工時間,規(guī)范操作機床的能力;
(4)通過訓練,學生比較全面地掌握圖紙加工要求、加工出合格工件所需的各項知識的能力。
2.訓練內容
以加工完成一個綜合項目任務“測量工具——千分表”為例,所涉及的加工工種有普通車床加工、普通銑床加工以及鉗工加工,一共有兩套測試工具:分別是矩尺和外徑千分卡尺把手。要求學生讀懂各加工零件圖紙,安排各個零件的加工工藝過程,刀具的選用,還要進行零件的加工和組裝等。其宗旨在于通過綜合的機加工訓練提高學生的普通車床加工技能、普銑加工技能及鉗工加工技能等綜合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進一步提升操作的熟練程度。為后面的數(shù)控機床加工等技能訓練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3.核心問題的回答
在操作之前,首先讓學生回答和本次實訓項目相關的核心問題,學生可以通過查找自己已有的專業(yè)書籍或是借助于網絡等途徑查找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小組成員可以以相互合作、分工等方式完成核心問題的回答。通過核心問題的回答,學生可以提前解決操作過程需要的理論知識、需要的切削用量理論數(shù)據(jù)、刀具選用等問題,從而順利完成零件的加工,將失誤降低到最低點。
(二)計劃階段
計劃階段應根據(jù)項目任務清單細致考慮,統(tǒng)籌安排,填寫相關的任務書清單。計劃中需要確定零件加工的工藝步驟、加工方法;確定加工時需要的工具、量具和機床;加工時的切削速度、進給量、切削深度的選用以及加工時間的確定等等。比如:填寫零件操作清單、填寫零件工作計劃表、填寫工作規(guī)劃的總體結果表等。
(三)決策階段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核心問題、填寫的明細表和工作流程計劃進行討論、歸納和總結,在此過程中老師應參與其中,適當引導點撥,但要注意參與的度,同時要注意參與時的口氣和態(tài)度,最終小組定下一個最優(yōu)的方案,決定實施操作。
(四)實施階段
小組成員根據(jù)零件清單選取所需材料,小組成員開始加工零件。此時,教師應巡回,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求助和咨詢幫助,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指導糾正,同時,小組成員之間也要相互協(xié)商、溝通,共同解決操作過程中遇到的突發(fā)問題,以及有些配合部位尺寸的合理性。
(五)檢查階段
小組成員根據(jù)自己所分得的任務,隨著自己的加工進度對加工的零件進行額定尺寸,判斷實際尺寸和理想尺寸的偏差,確定加工零件是否還要繼續(xù)加工,同時本組成員自己在加工過程中如果遇到問題,成員之間要相互討論和協(xié)商,將加工的零件做到最好,并將檢查結果列入相關的表格中。
(六)評價階段
小組成員根據(jù)自己已經加工好的工件,本小組成員按照圖紙的尺寸分工進行檢查,給本次加工的項目進行綜合評分,對于偏差大的尺寸,要尋找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本小組評好后,再和其他小組之間進行互評,根據(jù)檢查結果對偏差大的尺寸相互之間要分析問題、尋找出現(xiàn)問題的原因。評分時要考慮學生的加工成果,但更應該注重學生在整體分析討論、歸納總結以及加工整個過程中是否參與其中,態(tài)度是否認真積極,即考核的重點應該是過程而非結果,即學生在完成該項目的過程中,是否參與了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加工整理的過程。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腦”是動著的,“手”是動著的,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活躍而不慵懶,思想活躍而不是發(fā)呆,交流活躍而不是封閉,學生一直處于主體地位。
三、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注意事項
(一)教學設備和場地的問題
傳統(tǒng)的中職學校的機加工實訓課,比如:普通車床加工實訓、數(shù)控機床加工實訓、鉗工加工實訓等,學生會在不同的學期分開來學習,相關的專業(yè)基礎課更是分散學習,而且機床等設備都放在不同的教室或區(qū)域。來自于德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在專業(yè)實訓課教學中大部分都是以項目化為主,以機加工為例:一般項目中包含了車、銑、鉗等工種,訓練的是學生的一種綜合操作能力,而不是我們傳統(tǒng)的職教中培養(yǎng)學生的單一工種操作能力,那么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對學校的教學設備和場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往往要求實訓場地中把車、銑、刨、磨等機床集中在一起;把從產品的設計、加工、銷售等集成在一起,這樣可以提高效率,實現(xiàn)統(tǒng)籌安排。因此,在機加工實訓課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需要建設一整套完整的一體化教學設備和場地。
(二)教材方面的問題
目前,技工院校使用的機械專業(yè)課教材基本不適合“行動導向”教學,尤其是實訓課的教材。因此,學校應到相關的中德企業(yè)調研,邀請企業(yè)技術人員參與,結合學院專業(yè)課教師和學校的設備,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改革計劃和措施,以真實的工作任務及模擬項目為依據(jù)進行整合,編寫出適合中德班的機加工相關的實訓教材,以適合“行動導向”教學的本土化。
(三)教師方面的問題
應用“行動導向”教學法,對教師的要求比傳統(tǒng)實訓課教師更高,要求教師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較高的操作技能以及很好的組織能力、策劃能力和課堂的把控能力,因此學校應鼓勵相關的專業(yè)課教師、實訓課教師參加中德師資培訓,并考取相關的德國頒發(fā)的教師上崗證;同時鼓勵專業(yè)課教師參加技能比武,派遣專業(yè)教師定期到中德企業(yè)鍛煉或是去德國研修,在此基礎上到企業(yè)引進兼職教師或是聘請德國教師,通過多種途徑,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數(shù)量和質量。
(四)教學方法的問題
“行動導向”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包括大腦風暴法、卡片展示法、案例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項目教學法、引導課文教學法、模擬(仿真)教學法等,教師應根據(jù)專業(yè)、課程、課型以及訓練目標的不同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俗話說得好:“要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先要一桶水?!睂τ谄渲械母鞣N教學方法,教師首先自己要理解,不是為了采用行動導向法而采用,或是死板的應用。
四、結束語
來自德國的“行動導向”教學法能按照職業(yè)教育的規(guī)律和職業(yè)崗位的要求,始終把講、學、練聯(lián)結在一起,寓教于做。通過“行動導向”教學法在中德數(shù)控技術應用專業(yè)教學中的實施,筆者發(fā)現(xiàn)這種方法深受學生的歡迎,能把學生從“我要你學”轉化為“自己想學”,能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生的學習興趣被調動起來了,學習也更加有自信,教師教學也充滿了熱情。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理解知識,悟出道理,通過自己的探索,體驗“實踐出真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與人交流的能力以及團隊合作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陸強.行動導向教學法在《數(shù)控銑床加工中心加工技術》教學中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上),2016(2):198.
[2]焦彩麗.行動導向教學模式的實施原則與教學組織過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9):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