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關敬酒,灞橋折柳,而我們的離別竟如此草率,唯于夢里舉杯道珍重,不盡依依。經(jīng)年之后再回望,是我們吃了歲月,還是歲月吃了你和我?
英語系的母雞、茄子和包子
與翹不了的課、躲不過的隊列訓練一樣,吃飯在軍校同樣是個整齊劃一的活動?!白隆笨诹钜黄?,上百號人的屁股齊刷刷從半空砸落鋁合金小凳,很有氣勢?;谒щy時期的大學記憶,我爹曾傳授秘笈:先盛半碗迅速倒進肚子,再去打滿滿的第二碗,慢慢吃。還好,到了上世紀90年代的洛外,此種生存技能并沒有用上——至少米飯或饅頭敞開吃,盡管菜是限量供應的。
8人一桌,4個菜。沒出息的人眼巴巴盯著,希望分菜的值日生手一抖,給自個兒碗里多落下兩片肉。什么菜最美味?一水兒寡淡之中,有肉、多油就是業(yè)界良心。
比如英語系食堂著名的油燜茄子。它竟然是過了兩次油的!茄子切成大塊,入油鍋炸至七成熟撈出,再加佐料爆炒(別急,待會兒解釋我為什么對其生產(chǎn)過程如此熟悉)。兩筷子飽浸油鹽的茄子,能送下一大碗飯。在禁止聊天、更不可能上演地方大學小情侶互喂食物發(fā)指一幕的軍校食堂,安靜的集體吞咽像一場對食物的莊嚴檢閱。
英語系食堂號稱是全校最好的,其一證即周末的砂鍋母雞。每桌一只,白生生、泛著油花的整雞。與大多數(shù)簡單粗暴的白菜幫子白菜葉子相比,這道菜閃耀著如此真誠而圣潔的光芒,以至于當時我的人生理想即自己獨享、而不是8人分食一只母雞。
每周有一頓晚餐為包子。不是上??钚』\包,是北方結(jié)結(jié)實實的豬肉大蔥包子。北方校友們譽為“極品之極品、頂峰之頂峰”的洛外包子好在哪里,我始終未能領悟。大概是那時選擇太少吧。饑餓的新生訓練期間,擁有纖細身板的美女Y靜一次吃了9個還是12個,男生紀錄保持者則為康康,20個。
據(jù)當事人多年后自首,大寶以權謀私多吃了不少包子。作為學員隊的經(jīng)濟委員,他的工作跟經(jīng)濟沒啥關系,主要職責即維護食堂秩序。根據(jù)這位東北籍同學極具二人轉(zhuǎn)韻味的成名曲《小白楊》,大家編了兩句詞:“一呀一個齊寶鑫,守在包子筐?!币驗橥诖蟛筷犨M食堂之前,他已經(jīng)立于筐前爭分奪秒吞下十來個?,F(xiàn)在說將權力關進籠子,他這是把權力落進了筐子。
幫廚、唱歌與佐餐
軍校的飯不是白吃的。在食堂人手有限的情況下,各班得輪流幫廚。什么活都干,炒大鍋菜——用鐵鍬,包包子——經(jīng)常包成餃子,還有擇菜。有回擇朝天椒,勞動一結(jié)束,Y銳同學未洗手即如廁小解,并不隔音的廁所很快傳出他撕心裂肺的叫聲,聞者心顫。
沿綠蔭小道齊步去往食堂,一日三餐年復一年。一臉絡腮胡的老蔣要么走在隊伍一側(cè),要么最后頭。前者因其當過班長,輪值帶隊。他偶有小結(jié)巴,每次領喊“一、二、三、四”,總讓人以為會卡殼,揪心得很。中學時代的老蔣曾入選某省青年足球隊,擱我們這兒自然是巨星了。大學4年中幾乎一半的時間,屢屢在球場上受傷的蔣球星只能一瘸一拐跟在隊伍末尾,與我們幾個需小跑才能跟上隊伍的矮個女生淪為一線。也是一景。
每次列隊,清點人數(shù)是必須的。最后一排的最后一名需要報出隊伍末尾空缺數(shù),以便帶隊人迅速完成計算。還是在新生訓練期間,報數(shù)完畢半天不見動靜,帶隊的胡區(qū)隊長怒問:缺幾名?人稱“錢老二”的錢同學東張西望后答:“在數(shù)呢,不知道宿舍里還有人不?”眾人憋笑,竟有人憋出了一個悠長的屁,一時臭味洶涌。后來留校的Z瑞同學評曰:“閱新人無數(shù),故事年年有,但老二從未被超越?!?/p>
吃飯路上口號與高歌齊飛,如同奔赴雄赳赳氣昂昂的戰(zhàn)斗。到了食堂門口還得唱。軍隊唱歌不叫唱,叫吼。不講音色不究旋律,只要咆哮得足夠響亮,就是靈魂歌手。所以呢,經(jīng)常有聲音不夠大的隊伍被要求再唱、再唱,食物陳眼前而不得入,只盼趕緊唱完。我以為《打靶歸來》最短,后經(jīng)校友提醒,還有首“加強戰(zhàn)備準備打仗”呢。就這8個字,重復4遍即一首歌,麻麻利利地,吃飯去!
來一碗曲線救國的方便面
多位校友反映,我們95屆英語專業(yè)的女生是外院古往今來顏值出眾的一屆。想想還真是。中俄混血范兒、回眸一笑百媚生的F任,小家碧玉、是個男生就特想保護她的光磊,把孔雀舞跳得婀娜勾魂的雪蓮,酒風與酒量雙馨的小黑,像極了年輕時倪萍的L娟……非要選出隊花一枝的話,很不好辦。
美人身邊總是有綠葉的。綠葉的存在不僅僅襯了紅花,也為很多重大工程的推進開辟了曲線救國的新思路。比方說,作為L娟的同桌,我曾長期接受她一位追求者的賄賂,餅干、火腿腸、飲料,只求換得在其耳邊美言兩句。甚至都畢業(yè)了,對另一位美人念念不忘的某高年級男生還給她的閨蜜也就是我寄來家鄉(xiāng)特產(chǎn)。我就像騙婚的無良媒婆,收了人家的彩禮不干活,竟也吃得心安理得。
某磊欲追求北京姑娘L莉,遍尋校園,僅偷得月季一枚。只好附上紙條:“月季和玫瑰是一個科的。”如此科學而浪漫的案例并不多,傳情遞愛慰風塵,一包方便面足矣。在男女生宿舍同樓的軍校,熄燈前常有男生來女生宿舍門口送包方便面,女生去男生宿舍門口送壺開水。那真是刻板的軍校生活中最溫馨的一幕啊,方便面香味竄滿長長的走廊,擁有革命友誼或企圖將革命友誼進一步升華的同學們穿梭其間,吃出故事無數(shù)。
下鍋煮并加個雞蛋,是打開方便面唯一的正確方式,能來瓶啤酒就是頂配了。然而在個人物品嚴格控制的軍校,這種奢侈的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立足現(xiàn)有條件,只能加點辣椒。幾年熏陶,上大學前滴辣不沾的廣西妹子阿蘭能把飄滿辣椒末的面湯喝得干干凈凈,看上去碗都不用洗。
吃了面還餓。由于本科生平時不能自由出入“三道門”,門內(nèi)的軍人服務社有種5元一箱的蔥油餅干,成了我們的生命支柱。該業(yè)務巔峰時期,我們宿舍10個女生人手一箱,熄燈后坐床上抱著箱子默默地吃,像一群悉悉索索的老鼠。大一那年三八,歡慶佳節(jié)的女生們在圖書館前合了個影,史稱“群肥圖”。
喝酒的姑娘與遠方
特殊管理下,圍墻外面的城市呈現(xiàn)給我們的始終是極為有限的一部分。距離學校最近的鬧市叫上海市場,坐101公交車三四站地。穿過一個洛陽西郊名媛風的服裝市場,男生大多去喝河南特色的牛肉羊肉湯,女生喜歡小街盡頭那家“美國加州牛肉面館”。多年后我才知道,加州人民似乎是不大吃牛肉面的。
父母在洛陽的朋友陳阿姨帶我上街打牙祭,吃享譽中外的洛陽水席。完了將“牡丹燕菜”打包帶回宿舍,眾人一致表示,這就是蘿卜絲兒煮湯嘛,哪有方便面好吃。
周末難得外出,即便只能走出“三道門”到校園其他區(qū)域,也是珍貴的聚餐機會?!敖裹c”是水煮肉,其實他家的魚香肉絲蓋澆飯和豆角炒面也有一流滋味,周日下午打掃完衛(wèi)生后吃上一盒,簡直就是黑暗來襲前的臨終關懷。
小黑坦誠酒后曾把男生叫到小操場表白,這種酒壯慫人膽的舉動并不稀奇。青春的荷爾蒙,哪里經(jīng)得起酒精的火上澆油。稀奇的是,某次酒后歸來,Z鑫的大檐帽神秘失蹤,最后出現(xiàn)在籃球場離地3米的籃圈上。而他死活也想不起自己為什么、是怎樣把帽子放到那等高處的,真真是蓋帽了。
雖然學的是外語,軍校嘛,時不時得來把長途拉練、野外生存啥的。那年“飛鷹行動”,春夜開拔,水凍山寒。休息間隙,有男生拿著小瓶二鍋頭挑釁:要不要來一口?L瑛接過,仰脖而傾,一瓶見底。從此對這位靦腆得基本上不跟男生說話的姑娘刮目相看。
懵懂地畢業(yè)了,有人赴帝都,有人戍邊關。遠行將啟,低年級同學們敲鑼打鼓歡送主動申請入藏的Z國、H龍。我和光磊遠遠躲在梧桐樹后,痛哭,以為這輩子再也不能相見。陽關敬酒,灞橋折柳,而我們的離別竟如此草率,唯于夢里舉杯道珍重,不盡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