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識及需求,為置管后的維護及出院后的帶管護理提供依據。方法 針對2014年住院置管的260例患者,采用自行設計的需求問卷的調查,以及健康教育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前后調查及比較,并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 通過對PICC置管住院患者需求的了解,護士更加關注患者的病情及感受,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識及自我管理行為明顯提高。結論 掌握了住院患者需求,有針對性采取多種形式的教育,使患者健康知識及延續(xù)護理服務得到了提升,降低了護理風險,減少并發(fā)癥。
關鍵詞:PICC置管;健康教育;需求
PICC是經外周穿刺中心靜脈導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作為一種安全、方便、有效的給藥途徑,已廣泛應用于腫瘤化療、胃腸外營養(yǎng)等領域[1]。目前,國內PICC置管多采用肉眼觀察和超聲引導[2],PICC能保證患者的有效治療,為危重患者贏得搶救時間[3]?,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進行PICC置管患者260例,其中,年齡:17~78歲,平均47.5歲;性別:男性156例,女性104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4例,高中或中專96例,大專107例,本科及以上23例。
1.2方法
1.2.1操作方法 PICC置管根據住院患者的靜脈情況,靈活采用盲插、單純塞丁格技術、超聲引導下置管等方式進行。
1.2.2調查工具 自行設計問卷,內容包括兩部分:①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②開展健康教育前后PICC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比較。
1.3統(tǒng)計學處理 使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對所計數資料采用例數,百分比進行描述,對開展前后自我管理行為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或<0.01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知識需求情況,見表1。
2.2分別于2014年1~12月及2015年1~3月對我院PICC置管住院患者健康教育措施的落實與效果進行跟蹤調查。對開展健康教育后PICC置管住院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的某此方面進行比較,見表2。
3 討論
3.1實施專項健康教育后護士更加關注患者的需求及感受,根據不同的人群及生活經歷,采用口頭、圖片、書面等不同方式有針對性的進行健康教育知識的傳授,尤其對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的患者初期給予每天進行一些導管相關知識的講解,以口頭或圖片講解為主。
3.2 PICC置管患者健康教育后導管維護的依從性得到明顯提高,通過加強護士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訓,依據置管不同時期進行知識需求的側重。護士每天的健康宣教及問候,貼近了患者、了解患者的需求,營造輕松愉快的現場宣教方式?;颊邔⑿刨嚺c理解給予了護士,依從性不斷增強,從而主動配合各項護理工作,護患雙方一體互動,達到了預期目標。
3.3 PICC健康教育的內容得到持續(xù)完善及效果明顯提高
3.3.1置管前健康教育:①對PICC置管患者及家屬進行科學、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全面了解導管的重要性和風險;②發(fā)放PICC宣教手冊,指導認真閱讀,教會對導管的日常觀察和注意事項;③參觀已置管患者,現身說教;④祥細介紹帶管期間可從事的一般日常工作及勞動,以及手臂活動和負重事宜;⑤護士講解每個問題后采用反問方式,了解患者對導管使用注意事項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3.2置管后健康教育:根據PICC置管不同的時期分別做好日常生活的強調,做好置管側肢體活動的指導,讓健康教育得到有效的落實。內容包括:置管后24h內的注意事項,如第1d手臂制動30~60min,24h內置管手臂減少活動,第2d督導置管手臂的活動及熱敷要求、日常生活的禁忌、穿衣指導、沐浴指導、自我觀察的要點、帶管的一般維護要點、需返院處理情況、拔管指征及注意事項等。
3.4 PICC置管前后的護理服務質量得到了有效提升
3.4.1置管前的護理:護士通過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治療方案、血管條件、藥物性質等因素,在靜脈治療工具的選擇方面遵循了主動治療原則,選用合適的靜脈輸液工具,制訂置管前的操作流程、簽定患者知情同意書、術前準備、相關健康教育。
3.4.2置管后的護理:按制定護理操作流程及質量控制標準執(zhí)行,全面培訓和督導護士的維護技巧,完善預防并發(fā)癥的應對措施,如靜脈炎、堵管、感染等的處理。并建立了《PICC長期護理手冊》,使護士在PICC維護過程中便于掌握和記錄相關情況,以降低護理風險,提高專科內涵為目的。
3.5拓展延續(xù)護理服務內涵,延續(xù)護理是指將患者被動尋救醫(yī)療服務,轉變?yōu)橹鲃酉蚧颊咛峁椭?,將醫(yī)療護理服務從院內延伸到院外,避免PICC置管后護理的脫節(jié)。PICC居家護理服務內容包括:①換藥指導:做到每周換藥一次,通管一次,有特殊情況及時就診處理。②觀察指導:置管側的肢體有無發(fā)紅、發(fā)熱及觸痛等。③健康指導:患者活動、沐浴、睡眠、肢體運動等給予正確指導。
綜上所述,開展多種形式PICC置管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護士更加關注住院患者的病情及感受,患者的依從性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到了提高,延續(xù)護理服務得到了提升,降低PICC置管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保證患者的安全和護理的質量。
參考文獻:
[1]侯慶梅,李靜,楊麗華.癌癥患者PICC改良送管方式的效果觀察[J].護理管理雜志,2015,22(18):59-61.
[2]祁永芝,張浩,白獻紅,等.超聲引導結合改良賽丁格技術在腫瘤患兒PICC置管中的應用[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60(13):71-73.
[3]高東霞,張利巖,姚鼎銘,等.成年患者PICC導管插入長度與尖端位置的研究[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2,29(12):13-15.
編輯/安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