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綜合分析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7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36例。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方法。結果 觀察組總滿意率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
關鍵詞:心理干預;肝硬化護理;應用效果
肝硬化在臨床慢性疾病的發(fā)展中占有較大發(fā)生率,因為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呈現(xiàn)反復發(fā)作趨勢,因此對肝硬化患者的身體與心理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1]。在基本治療的同時,加強對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干預非常有必要,能夠有效提高肝硬化患者的預后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2015年4月~2016年2月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72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入院順序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均為36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曉情況下參與本次實驗研究,所有患者均經(jīng)過實驗室檢查以及內(nèi)鏡檢查等確診為肝硬化者。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干預方法,對照組中有20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該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8.38±3.58)歲,平均體質(zhì)量為(70.25±16.04)kg,平均文化水平為初中上下,平均病程時間為(3.02±1.14)年;疾病類型:25例酒精性肝硬化、11例病毒性肝硬化。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心理護理干預方法,觀察組中有21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該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9.11±4.02)歲,平均體質(zhì)量為(71.18±15.65)kg,平均文化水平為初中上下,平均病程時間為(3.11±1.18)年;疾病類型:26例酒精性肝硬化、10例病毒性肝硬化。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應用常規(guī)護理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飲食護理;②病情觀察;③運動以及合理用藥護理;④基礎護理。在飲食護理階段,護理工作人員應該為肝硬化患者制定高熱量以及易消化的食譜,及時為患者補充蛋白質(zhì)和脂肪,限制動物脂肪的攝??;在病情觀察階段,護理工作者應該嚴密觀察患者的嘔吐物與大便顏色、形狀等,倘若患者出現(xiàn)嗜睡以及昏迷等癥狀時需要立即報告給醫(yī)生;在運動以及合理用藥護理階段,需要知道患者適當進行有氧運動,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在基礎護理階段中,護理工作人員應該加強對患者的消毒殺菌處理,預防并發(fā)癥的產(chǎn)生。
1.2.2觀察組 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強心理干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①溝通干預;②心理支持;③心理干預。在溝通干預階段中,護理工作人員應該以最大的熱情來做好患者的入院工作,建立好護患關系,主動與患者交流感興趣的話題,提供人性化以及溫馨的住院環(huán)境,使得患者能夠盡快進入到患者這個角色中來,緩解患者的不安情緒。在心理支持階段中,對患者入院之后的基本情況進行具體掌握,對日常的進步進行適度表揚,充分調(diào)動患者的積極性。在心理干預階段,根據(jù)患者的基本資料進行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對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行全面的評估與干預,等到患者的情緒穩(wěn)定之后,再針對患者所提出的問題進行逐一解答,讓患者能夠充分配合醫(yī)護工作者的工作;與此同時在護理患者的過程中,以最大限度的耐心與親和力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消除患者的焦慮與抑郁情緒。
1.3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抑郁情緒(SDS量表進行評分)和焦慮情緒(SAS量表進行評分)改善情況以及總滿意率。
SAS評分標準: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70分為重度焦慮。SDS評分標準: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為中度抑郁,72分為重度抑郁??倽M意率=(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差異、組內(nèi)差異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總滿意率比較 對照組患者中非常滿意20例,基本滿意7例,不滿意9例,總滿意率為75.00%;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31例,基本滿意4例,不滿意1例,總滿意率為97.22%;觀察組總滿意率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
2.2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比較 護理前,觀察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分別為(51.6±7.8)、(52.3±7.9),對照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分別為(51.8±7.7)、(52.2±7.8),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分別為(41.3±6.8)、(40.1±5.5),對照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分別為(47.7±6.3)、(46.8±6.6),觀察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肝硬化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外科疾病之一,在臨床上的主要表現(xiàn)為:①內(nèi)分泌高壓;②門靜脈高壓;③肝功能障礙[2-3]。肝硬化疾病的存在不僅僅影響到了患者的正常工作與日常的生活,還影響到了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經(jīng)濟狀況,給患者帶來沉重的心理負擔。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滿意率遠遠高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觀察組與對照組兩組患者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觀察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較為理想,顯著降低肝硬化患者的抑郁情緒和焦慮情緒評分,緩解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壓力,提高肝硬化患者的總滿意率。
參考文獻:
[1]賈文燕.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2011,07(3):198-199.
[2]蔡麗濤.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1(10):108-109.
[3]王玉婷.心理干預在肝硬化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10(11):120-121.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