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析肺部細菌性感染運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將58例肺部細菌性感染患者分為兩組,其中給予對照組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而觀察組則運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治療效果較高,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兩組的癥狀改善時間和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上給予肺部細菌性感染患者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可以獲得滿意療效。
關鍵詞:肺部細菌性感染;β-內酰胺類抗生素;臨床療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ung bacterial infect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using beta lactam class antibiotic therapy.Methods 58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bacterial infect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hich give control group routine anti-infection treatment,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beta lactam antibiotics.Results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bservation group is higher,th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P<0.05);At the same time,two groups of symptoms improv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comparativ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pulmonary bacterial infection patients'beta lactam antibiotics,can obtain satisfactory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Pulmonary bacterial infection;Beta lactam antibiotics;Clinical effects
肺部感染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下呼吸道感染疾病,臨床上將病原體作為基本依據(jù),將其分為多種類型,包括真菌性、細菌性、寄生蟲性以及病毒性,其中比較常見的是細菌性感染,占有較高的比例,約為40%~50%左右,患者發(fā)病后,如果治療不當,不僅會加重病情,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導致患者死亡[1]。本文探討了肺部細菌性感染運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的臨床效果,如下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6月~2015年8月收治的58例細菌性肺部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29例。對照組中男性16例、女性13例,年齡39~53歲,平均年齡為(46.5±8.1)歲;觀察組中12例為女性、17例為男性,年齡40~55歲,平均年齡為(46.7±8.2)歲。兩組的年齡、性別構成等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抗感染治療,即對患者的各項臨床指標進行觀察,選擇合適的抗感染治療,即病灶清除,口服阿莫西林膠囊(生產廠家:昆明貝克諾頓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53021880,規(guī)格0.5 g),0.5 g/次,每次服藥的間隔時間一般為6~8 h,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控制好劑量,通常一日劑量不能>4 g。
1.2.2觀察組 觀察組則運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通常情況下,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具有三種靜脈給藥方法,分別是靜脈快速推注、靜脈間隙滴注以及靜脈持續(xù)滴注,在室內溫度下,一些β-內酰胺類抗生素缺乏穩(wěn)定性,在給藥時不能選擇靜脈持續(xù)滴注方式,所以靜脈緩慢滴注和靜脈快速滴注是常用的β-內酰胺類抗生素給藥方法。
1.3療效判定標準 評價療效:①顯效?;颊叩目人?、發(fā)熱、咳痰以及畏寒等臨床癥狀在治療后基本消失,且經肺部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病灶吸收>80%;②有效。患者的咳嗽、發(fā)熱、咳痰以及畏寒等臨床癥狀在治療后明顯改善,且經肺部X線片檢查,結果顯示病灶吸收50%~80%;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的咳嗽、發(fā)熱、咳痰以及畏寒等臨床癥狀無任何變化,且經肺部X線檢查,結果顯示病灶吸收<50%[2]。
1.4觀察指標 分別觀察兩組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住院時間以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咳痰、咳嗽、發(fā)熱、畏寒等),并做好相應記錄。
1.5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5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其中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等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x±s)來進行表示,采用t對組間對比進行檢驗,而治療效果和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等計數(shù)資料則運用百分率(%)來進行表示,采用χ2檢驗組間對比,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
2.1兩組臨床總體療效對比 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如表1。
2.2兩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對比 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和住院時間均較短,組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如表2。
3 討論
肺部感染是發(fā)病率較高的一種疾病,主要指的是發(fā)生于肺間質、遠端氣道以及肺泡的一種感染性炎癥,臨床表現(xiàn)以咳嗽、發(fā)熱、胸痛、畏寒以及咳痰等癥狀為主。當前臨床上在治療細菌性肺部感染時,抗生素作為一種首選藥物,因為具有起效快、療效好等特點,被廣泛運用在臨床上。通常情況下,采集標本到培養(yǎng)細菌需要一段時間,并且在準確性和敏感性方面容易出現(xiàn)誤差,當前細菌性肺部感染的抗菌治療以經驗性為主,其中比較常見的藥物就是β-內酰胺類抗生素[3]。β-內酰胺類抗生素作為一種廣譜抗菌素,具有抗菌效果好、較強的殺菌效果以及病原菌覆蓋范圍廣等諸多優(yōu)點,采用靜脈給藥的方法,可以將細菌細胞壁破壞,菌體在高滲壓的情況下不斷滲入水分,并且激活自溶酶,使菌體發(fā)生溶解、破裂以及腫脹,從而導致細菌死亡[4]?,F(xiàn)代藥理學研究表明,β-內酰胺類抗生素具有較好的抗菌、消炎、止痛效果,可以對半胱氨酰白三烯結合受體產生的效應進行有效抑制,并且不會將受體激活,能夠使炎癥反應得到有效抑制,使肺部損傷,使臨床癥狀和體征得到改善,從而達到治療目的[5]。
在本次研究中,相比較對照組而言,觀察組的住院時間和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均較短,且治療總有效率高,提示肺部細菌性感染運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治療可以使治療時間縮短,提高療效[6]。
綜上所述,臨床上運用β-內酰胺類抗生素對肺部細菌性感染進行治療,不僅不容易出現(xiàn)不良反應,還可以獲得令人滿意的療效。
參考文獻:
[1]朱秀華.β-內酰胺類抗生素合用孟魯司特鈉片治療細菌性肺部感染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3,18(12):46-47.
[2]靳露佳.β-內酰胺類抗生素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片治療燒傷后肺部感染的臨床療效[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21(4):33-34.
[3]劉華珍,羅群,王小平.β-內酰胺類抗生素用于肺部細菌性感染治療的臨床效果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5,11(9):2238.
[4]廖香蘭.孟曉暉.臨床藥師對1例放射性肺損傷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藥物治療實踐[J].中國醫(yī)藥導刊,2012,2(1):177.
[5]van derPOll T,Keogh CV,Guirao X,et al.Interleukin-6 gene-deficient mice show impaired defense against pneum ococcal pneumonia[J].Infect Dis,2013,176(2):439-444.
[6]靳露佳.β-內酰胺類抗生素聯(lián)合孟魯司特鈉片治療燒傷后肺部感染的臨床療效[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4,4(3):33.
編輯/金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