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討論護理干預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回顧性分析新疆庫爾勒市建設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2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6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患者的入院尾號分為對照組(僅對癥治療)與觀察組(護理干預),每組各34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與護理后第2個月的排便次數(shù)。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與護理2月的排便時間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患者。結論 針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對癥治療的同時,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提升臨床療效。
關鍵詞:老年功能性便秘;護理干預;療效
功能性便秘指的是原發(fā)性持續(xù)性便秘,臨床當中主要表現(xiàn)為大便干結、艱澀不暢、排便時間延長等相關癥狀。由于老年人本身的咀嚼能力下降、消化功能衰退以及肌肉張力降低,再加上部分老年人生活中存在部分不良習慣,導致老年人成為功能性便秘患者的高發(fā)群體。針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臨床治療的主要目標在于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與生活質(zhì)量[1]。本文探討了護理干預在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應用效。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新疆庫爾勒市建設街道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2年3月~2015年7月收治的68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jù)患者的入院尾號分為對照組(僅對癥治療)與觀察組(護理干預),每組各34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60~75歲,平均年齡(67.4±5.8)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12例;年齡61~74歲,平均年齡為(69.1±5.5)歲。
1.2方法 針對對照組僅給與對癥治療。針對觀察組患者則在對照組的基礎之上給予以下幾點護理干預措施。
1.2.1心理干預 護理人員收集并分析患者的臨床資料,以此來掌握患者的生活習慣與實際病情,以此來開展針對性的心理干預,通過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幫助患者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應當積極與患者家屬進行交流,爭取家屬的配合。
1.2.2飲食干預 ①患者每天應當保持正常的早餐;②每天早起空腹飲水300ml左右,分為2~3次進行;③患者每天飲水的總量應當在2000ml以上;④每天給予患者新鮮粗纖維素材(比如韭菜、青菜以及芹菜等)250~500g;⑤每天給予患者粗糧(谷物、糙米等)1~2種混合食用;⑥每天給予患者水果(橙子、香蕉以及蘋果等)1~2種;⑦日常飲食中盡可能避免油膩、油炸、生冷以及辛辣的食物。
1.2.3腹部按摩 護理人員應當根據(jù)患者對應的體質(zhì),分別在每日患者晨起與睡前進行20~30次的腹部按摩。采用仰臥位,兩腿進行自然屈曲,放松腹部位置。護理人員站在患者的右側位置,一只手或者兩只手放于患者的右下腹部位,采用大魚際肌和手掌跟著力,沿著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方向進行反復的按摩,遵循由小到大幅度、由輕到重手法的原則,一直到患者出現(xiàn)腸蠕動[2]。
1.2.4排便習慣干預 一方面,指導患者養(yǎng)成定時排便的習慣;另一方面,指導患者避免人為進行排便感控制,當存在較為明顯的便意感時,應當立即進行排便。定期排便練習:通常以早餐后最佳,由于這個階段的內(nèi)結腸推進效果非常活躍,容易進行排便,無論患者是否存在便意,都應當用力進行排便動作,反復進行幾次,持續(xù)時間通常要比日常排便時間長5min左右。患者在模擬排便的進程中,需要將雙手壓在腹部位置,進行咳嗽的動作,以此來提升腹壓,幫助排便。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在固定時期進行排便。
1.2.5運動干預 部分患者由于日常生活中長時間保持臥姿或者坐姿,機體缺少鍛煉,非常容易引發(fā)功能性便秘癥狀加劇。這就需要護理人員給予運動護理,指導患者進行適當?shù)倪\動,比如腹式呼吸、散步、太極拳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漸提升患者的身體素質(zhì)。
1.3療效評價標準 ①顯效:患者大便能夠成型,并且較為松軟,每周排便次數(shù)在5次以上;②有效:患者大便能夠基本成型,排便費力的現(xiàn)象相對較少,每周排便次數(shù)3~5次左右;③無效:患者大便干結,仍然存在排便困難的現(xiàn)象,每周排便次數(shù)在3次以下[3]。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與此同時,統(tǒng)計并記錄兩組患者護理后第2個月的排便時間。
2 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 對照組當中顯效11例,有效14例,無效9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3.53%(25/34);觀察組當中顯效16例,有效14例,無效4例,治療總有效率為88.24%(30/34)。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兩組患者排便時間對比 護理后第2個月,對照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時間為(14.2±3.6)min,觀察組患者平均每次排便時間為(11.5±2.8)min,觀察組患者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 討論
功能性便秘又可以稱作單純性便秘或者習慣性便秘,主要是因為腸功能紊亂所引發(fā),指的是非腸道疾病或者全身性疾病所引發(fā)的一種原發(fā)性持續(xù)性便秘癥狀[4]。老年人群體因為本身的體質(zhì)較弱、咀嚼困難、腸蠕動減慢以及生理機能退化等,非常容易引發(fā)消化系統(tǒng)生理功能衰退的情況,牙齒的不斷脫落,口腔中唾腺分泌不斷較少,導致粗纖維素食物的攝入受到影響,部分老年人不喜歡食用水果、蔬菜等,都會引發(fā)便秘癥狀。針對上述因素,在針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應當充分考慮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方案,通過心理干預、飲食干預、腹部按摩干預、排便習慣干預以及運動干預等綜合性的護理干預,以此來讓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習慣與良好的排便習慣。
本研究證明,針對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在對癥治療的同時輔以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
參考文獻:
[1]王蜀玉.120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非藥物護理干預[J].結直腸肛門外科,2012,08(01):61-62.
[2]勵躍平,李天雅,方穎,等.護理干預改善住院老年患者功能性便秘的效果觀察[J].上海護理,2012,10(03):38-40.
[3]蘇美銀,卓葉雯,李燕英.系統(tǒng)護理干預對慢性功能性便秘老年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J].福建醫(yī)藥雜志,2012,15(04):155-156.
[4]趙君健,方健,彭洪,等.中醫(yī)護理對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便秘知識知曉率及護理滿意率的影響[J].西部中醫(yī)藥,2013,11(12):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