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對時下經常使用的DR與CT檢查方法進行比較研究,以探索兩種檢查方式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X院所熟知的患有胸部創(chuàng)傷的137例患者為研究樣本,對樣本患者群體分別進行DR與CT的影像檢查,并將臨床診斷結果與兩種影像診斷手段進行比較,確定診斷的準確率。結果 使用DR進行檢查后發(fā)現患有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121例,確診率為73.32%;使用CT進行檢查確診患者137例,比率為100%。結論 經對研究數據表明,兩種胸部創(chuàng)傷診斷在臨床醫(yī)學檢驗中均具有較高應用價值。
關鍵詞:DR與CT檢查;胸部創(chuàng)傷;臨床診斷
Abstract:Objective A comparative study of DR and CT examination methods used nowaday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the two methods.Methods Known by 2013 from Jan uary in December x school with 137 patients with thoracic trauma as the research sample, the sample patient groups were DR and CT imaging, and comparing with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diagnosis with two kinds of imaging diagnosis and determine the diagnostic accurate rate.. Results DR for inspection diagnosis rate was 73.32%; Using CT for 137 patients with confirmed, ratio of 100%. Conclusion Through the research data show that the two chest trauma diagnosis in clinical medical test has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DR and CT Examination; Chest Trauma; Clinical diagnosis
醫(yī)療機構作為保障民生、民策根本問題的重要社會機構,其為滿足我國居民的需求與需要提供了重要保證。在我國政府給予積極重視的今天,國內現有醫(yī)院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保健機構設置、社會保障體制確立等方面逐漸健全,加之國內外醫(yī)學技術進步與醫(yī)學界研究的穩(wěn)步推進,使大量并發(fā)癥、復發(fā)癥、慢性病等疑難問題得以解決。
胸部創(chuàng)傷作為一種胸外部急性病癥,其通常會在胸口受到撞擊、壓迫等情況時出現,創(chuàng)傷的嚴重程度會隨著上述引發(fā)力度和壓力的變化產生變動。在對胸部創(chuàng)傷進行臨床醫(yī)學檢查過程中,就會隨著引發(fā)情況復雜性使診斷的準確性受到較大的影響,從而影響對患者的及時與有效治療。并且,胸部創(chuàng)傷通常還會引發(fā)并發(fā)癥、致使心脈與器官受損,為此一旦出現胸部創(chuàng)傷癥狀應立即確診對其開展有效治療,從而就對該癥狀的診斷提出較高要求。因此,開發(fā)更具有準確性與時效性的胸部創(chuàng)傷方法就變得十分關鍵與必要。在當代臨床醫(yī)學中針對胸部創(chuàng)傷診斷的方式主要有兩種(DR影像檢查、CT影像檢查),本文作者將采用論著文體,開展實驗數據研究,對兩種影像檢查方法的臨床價值與應用進行對比以探索有效使用途徑。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在本文中,作者主要選取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期間我院收治的已經確診為患有不同程度胸部創(chuàng)傷的患者共計137例為研究樣本,其中男性患者人數為102例,女性患者人數為35例,患者的年齡區(qū)間為12~68歲,平均年齡為50歲。上述患者胸部創(chuàng)傷產生的原因各具不同,其中存在有高處墜落、汽車車禍、人群擠壓、煤氣灶爆炸、外部器械沖擊等原因。在本實驗中所選取患者的基本癥狀表現主要為胸部發(fā)悶、疼痛,并且表現出呼吸急促、困難等癥狀。在整個樣本中,不同個體所出現上述癥狀的程度擁有區(qū)別,其中上述癥狀正在不斷呈加重態(tài)勢的患者數量為76例,占總樣本數量比率為55.47%;其中患者入院時癥狀輕微,但后期治療過程中出現上述癥狀的患者數量為32例,占比為23.36%;其中除出現上述情況外,還出現了劇烈咳嗽、唾液帶血、情緒急躁、呼吸艱難等癥狀患者為25例,占比18.24%;其中出現了休克、昏厥等已經嚴重危及生命安全患者數量為4例,占比為2.91%。為了對影像檢查方法選擇的研究,對上述反映不同嚴重程度數據的數量及比率之間進行了t檢驗,其得出的P值大于0.05,從而表明上述數據之間不具有較強關聯(lián),可作為影響兩種檢查方法的自變量。
1.2方法 在本實驗中所采用的影像檢查設備根據所使用方法的不同進行了如下列舉:針對DR影像檢查儀器設備而言,X院主要選取了直接由西門子廠家所購置的AMM影像檢查設備,其主要可適用于對潛在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進行站立正面位片的檢查,也可對無法站立僅保持側臥體位的患者進行胸部檢查,并且該設備還擁有點片影像拍攝功能,可作為主體設備的透視輔助手段;針對CT檢查所使用的影像檢查儀器設備而言,X院中所選取的為由日立廠家直接購置的Pronto SE螺旋CT檢測儀,該設備科直接應用于對患者胸部的掃描,并且還能夠根據檢查醫(yī)生所需要觀察的部位以及患者個人體征的差異進行層厚與層距的調整,在進行胸部掃描檢查中主要是將層厚與層距的檢查參數設置為十毫米,而對感興趣區(qū)的行間距設置為了3~5mm。
在經過對檢查儀器與設備進行選擇、調試、設置的基礎上,對上述樣本中的137例患者分別進行DR與CT的檢查,并對其經過檢查后所診斷出的存在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數量進行統(tǒng)計、存在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患病程度進行統(tǒng)計。最終對上述數據進行數據的收集、匯總與分析。在此基礎上,對最終獲取的數據再次驗證其可靠性與穩(wěn)健性,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分析軟件對上述患有不同程度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的數量及比率與確診數量及比率分別進行χ2檢驗,如果經軟件跑出數據的P值小于0.05,則表明數據的獲取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最終獲取的結論有效。
2 結果
通過將實驗獲取的確診數量與比率同真實患有胸口創(chuàng)傷病癥患者進行比較之后發(fā)現:對整個研究樣本而言,使用DR進行檢查后發(fā)現患有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121例,確診率為73.32%;使用CT進行檢查確診患者137例,比率為100%。并使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兩組數據進行χ2檢驗,得到P值小于0.05,說明了上述研究結果具有可靠性。通過上述結果可表明,使用CT進行檢查所擁有的確診率明顯高于使用DR檢查儀器診斷的確診率。另外,再經過對患有不同程度胸部創(chuàng)傷的診斷真實率進行統(tǒng)計之后,發(fā)現兩種不同診斷方法下,程度嚴重與否與診斷真實性之間具有較強關聯(lián)性,并且DR檢查會隨著癥狀加重呈現檢查真實性增強的趨勢,見表1。
3 討論
經對研究數據表明,兩種胸部創(chuàng)傷診斷在臨床醫(yī)學檢驗中均具有較高應用價值。其中CT檢驗的確診率更高、圖像檢驗清晰度較好等優(yōu)勢。并且,由于胸部創(chuàng)傷患者通常會隨著身體移動造成病情加重,采用CT檢查將能夠避免對患者的移動,病情危重患者,對已經全身存在多發(fā)性損傷、昏迷、休克等患者更是上上之選。通過使用CT檢查方法,可既能夠確?;颊呱踩?,而且能夠較可靠的獲取患者病情的真實數據。而DR檢驗相對CT檢驗的準確率不足,但在臨床應用中具有取像快、價格優(yōu)惠等優(yōu)勢。因此,在臨床醫(yī)學診斷中可將CT檢驗作為首次確診給予使用,以快速確定患者癥狀發(fā)生原因及病情,而后在患者復診或再次檢驗時采用DR檢查方法。除此之外,也可以同時采用DR檢查與CT檢查兩種方法。通過有效的聯(lián)合使用上述研究所使用的兩種方法,將能夠使醫(yī)學影像檢驗兼具準確性和快速性的特點,為胸部創(chuàng)傷診斷率提升和患者治愈率的提高提供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慶彥.CT、DR超聲檢查應用于腸梗阻診斷的價值評述[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5,34.
[2]郭芬.數字X線攝影(DR)在靜脈腎盂造影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96.
[3]姜啟樹.傳統(tǒng)床旁胸片與DR數字成像應用的比較觀察[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4.
[4]彭劍峰,洪勇,江斌,等.胸片DR后處理診斷特發(fā)性肺間質纖維化33例[J].九江醫(yī)學,2008,04.
[5]趙書臣,應立剛,王慶軍,等.移動DR對危重患者行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術的應用價值[J].醫(yī)療衛(wèi)生裝備,2014,06.
[6]歐陽寶華.原發(fā)性自發(fā)性氣胸的DR診斷分析[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15,21.
[7]吳雷,黃躍,李國暉.DR靜脈腎盂造影護理體會284例[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1.
[8]田樹平,張燕群,葉宏軍,等.DR成像技術在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患者臨床診治過程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3,07.
[9]王寶生,劉順帆.數字化X線攝影(DR)的臨床應用價值[J].現代醫(yī)用影像學,2014,06.
[10]丁雙雙,劉軍平,卞國清,等.手舟狀骨X線DR投照體位探討[J].放射學實踐,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