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以學生為主導的逆向思維教學在骨科本科護理學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骨科實習的70例護理學生利用隨機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納入學生35例,試驗組在帶教過程中使用以學生為主導的逆向思維教學,對照組使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比較兩組護理學生的出科成績及對教學方法的評價。結果 ①試驗組護生的出科操作成績及理論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試驗組護生對帶教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的85.7%,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以學生為主導的逆向思維教學有利于提高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骨科護理帶教質量,臨床值得推廣。
關鍵詞:逆向思維教學;骨科;護理;教學
護理學生臨床實習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臨床護理教育,它是培養(yǎng)高質量護理人才的重要途徑。護理學生是否能夠學到更多的臨床知識和臨床技能,帶教老師的帶教模式至關重要,帶教方式將直接影響學生知識的獲得效率,它體現(xiàn)了教學醫(yī)院、帶教老師對臨床教學的重視,促進帶教方法的運用和改進,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與積極性,最終影響教學效果[1]。目前臨床常用的帶教模式有以目的為主的帶教方式,有以問題為主的帶教模式,目前,已在國內外許多醫(yī)學院校積極實踐\"逆向思維引導法\"是PBL模式的引申和變異,更適合短期實習護生的具體情況[2],PBL教學模式是1969年美國神經病學教授Barrows創(chuàng)立的更加適應于西方的教學模式[3]。本研究旨在觀察以學生為主導的逆向思維教學模式在骨科本科護理學生帶教中的應用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骨科實習的70例護理學生利用隨機數(shù)字法,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各納入學生35例,其中試驗組學生中男生4例,女生31例,對照組中男生3例,女生32例,兩組護理學生入科實習時的平均年齡、性別比例及入科成績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帶教老師在年齡、性別、資歷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帶教方法 對照組護理學生采用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帶教,帶教老師依據(jù)自己的工作經驗進行指導教學。試驗組學生采用逆向思維帶教:①知識引導階段(入科1~3d):帶教任務為半天純理集中教學,內容主要包括骨科護生帶教計劃、骨科常見3~5個疾病護理常規(guī)、示范骨科常用4~5個診療技術操作,復習與骨科有關的基礎護理知識及護理安全講座。學生對以上所學到的內容提出難點和疑問,即自學質疑,第3d對以上的內容進行理論及操作考核。帶教老師對考核情況進行評價,在摸清護生的理論、操作功底后,指導護生通過書籍、數(shù)據(jù)庫去收集疾病相關知識,補充理論的不足,帶著理論知識、帶著技能、帶著問題到臨床去尋找答案;②技能提高階段(入科4~10d):帶教老師把實習生分派給每位帶班老師,并詳細介紹學生的理論、操作考核情況,指導帶班老師有目的的實施一對一的臨床帶教,而帶班老師按照實習計劃把考核過的理論知識到臨床尋找對應解決方法,每位護生分管3例患者,在老師放手不放眼的帶教下完成臨床護理工作,并針對每位學生的學習能力,鼓勵學生將自己在自己操作過程中出現(xiàn)的疑點、難點問題進行點對點的交流與溝通,把問題結合臨床的疾病種類進行講解,使護生能夠對學到的知識能融會貫通。每組護生至少有一位組織一次護理查房,鼓勵護生大膽交流、積極參與,把收集到的資料與老師共享;③再提高階段入科(11~14d):因為臨床每位帶班老師的工作側重點不同,因此護生的帶教內容也不同,各帶班老師把每位護生臨床實習的情況反饋到帶教老師那里,帶教老師再從護生本生了解學習情況后,根據(jù)護生的學習能力安排一次補差教學,讓護生強化記憶一定要掌握的內容進行,同時及時總結自己學習的情況,對自己掌握不夠的內容,進行提問,補差,讓知識更全面。
2結果
2.1兩組護生出科成績比較 由表1可見,試驗組護生的出科操作成績及理論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生對帶教滿意度調查 由表2可見,試驗組護生對帶教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的85.7%,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逆向思維引導法,對科室的短期帶教尤其適用,能夠幫助師生共同準確把握實習目標,使短期的帶教有方向感,改變了以往教學的順應性、常規(guī)性,同樣在教學結束時均有達標感[4]。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有助于護生把注意力集中在與教學目標有關的內容上,提高學習效率幫助教師及早的掌握護生的知識水平、技能能力,另一方面帶教老師可以有目的的施教。隨著護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教學對象年齡層次、社會閱歷均有不同,只要能夠堅持\"親自實踐、互相交流、自學質疑、歸納總結\"的教學方法和途徑,就能夠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的新世紀醫(yī)學人[5]。
本研究結果顯示:①試驗組護生的出科操作成績及理論成績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護生,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②試驗組護生對帶教滿意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生的85.7%,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以學生為主導的逆向思維教學有利于提高實習護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骨科護理帶教質量,臨床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于美英,徐麗明.骨科臨床護理帶教的體會[J].中外健康文摘,2011,2(8):243-244.
[2]歐鳳榮,張帆,齊殿君,等.PBL教學法對醫(yī)學教育環(huán)境影響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8,18(10):1462-1464.
[3]楊芙蓉,謝美燕,蔣創(chuàng)華.逆向思維,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護理實訓教學-鋪備用床實訓教學體會[J].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14,32(21):65-66.
[4]傅翠梅,王晶.以學生為主導的逆向思維教學在骨科本科護生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2,9(23):118-119.
[5]周立臻,梁洪偉.逆向思維在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5,19(12):1115-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