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楊淑
【摘 要】幼兒舞蹈啟蒙教學的對象一般是四歲半至六歲的學齡前兒童,這是幼兒身體和心智開發(fā)培育的重要時期。教學實踐證明,適當?shù)奈璧赣柧?,對于促進兒童的身體協(xié)調(diào)性和形體健康,智力啟蒙和自強、自律、自信的培養(yǎng),精神氣質(zhì)的塑造,都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關(guān)鍵詞】幼兒舞蹈教學;開發(fā)智力;身心協(xié)調(diào)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也是舞蹈事業(yè)發(fā)展的希望所在。幼兒舞蹈的啟蒙教育是基礎性的前期教育,因而,啟蒙引導的程度如何,將影響藝術(shù)幼苗的茁壯成長和幼兒舞蹈事業(yè)未來的提高與發(fā)展。因此,幼兒舞蹈的啟蒙教育十分重要。教育的成敗,關(guān)鍵在于教學的成敗。
一、注意培養(yǎng)幼兒愛美愛舞之心
法國的心里學家瓦龍把3歲到6歲的幼兒時期統(tǒng)稱為“主觀或個性時期”,這個時期的幼兒已有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喜歡看到原來一無所有的地方突然出現(xiàn)某種東西,喜歡以強烈的色彩和瞬間顯現(xiàn)的狀物來刺激自己的感官,更喜歡摹仿自己在某時某地所看到的景物。他們心靈純美,求知欲強,好奇好問好動,興趣廣泛。但是,也單純、也幼稚、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不易集中。男孩和女孩在感知力、辨別力、摹仿力、創(chuàng)造力和肌肉伸縮力方面有著諸多的不同。并且,即使是同樣性別的孩子,由于個性差異,亦會出現(xiàn)不同的外部形象與性格特征。
因此,幼兒舞蹈啟蒙教學,首先要了解和掌握幼兒的這些心理特點,循序漸進,逐步引導,在幼兒的舞蹈活動中,要通過幼兒喜愛的自然美,如:初升的太陽,夜晚的星月,河里的小魚小蝦,大海的浪花風帆,藍天的飛鴿等,開啟幼兒的美感,并通過舞蹈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舞蹈欣賞力,使幼兒了解舞蹈之美,從而引發(fā)幼兒的愛舞之心,對舞蹈產(chǎn)生興趣。
二、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學舞蹈的興趣
幼兒,思維活躍,求知欲高,可塑性強,但恒心不足,因此,在幼兒舞蹈啟蒙教學中,要揚法度知欲高、可塑性強之長,避恒心不足之短。利用幼兒的心理特點配以心理疏導,培養(yǎng)幼兒濃厚興趣。
1.首先要讓幼兒喜歡你——舞蹈老師
要想讓幼兒喜歡上老師,老師必須要愛幼兒,要有一顆童心,善于傾聽幼兒的心聲,和他們交朋友,用孩子般純凈而富有情趣的語言和形體動作,喚起他們的興奮感,把他們吸引到奇妙的舞蹈世界里來。
2.其次,要用童趣激活舞蹈
3至6歲的幼兒,活潑好動,容易見異思遷,注意力很難集中,因此,在舞蹈教學中要把握幼兒的這一心理特點,充分利用幼兒感興趣的自然形象,激活幼兒對舞蹈的興趣。如在教學中,我設計了一個“看誰學得像”的舞蹈活動,提出一系列的問題,讓幼兒們開動腦筋,并用形體動作回答:風兒吹來的時候,柳枝是怎樣飄動的?花草是怎樣搖擺的?河面是怎樣泛波的?風箏是怎樣飛舞的?幼兒個個爭先表演作答。我不斷抓住機會,在他們動作的基礎上再夸張變形為舞蹈組合動作,再讓他們摹仿,使他們在輕松愉快的童趣游戲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了舞蹈,并立刻對舞蹈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又如,教舞段《小牧民》、《擠奶舞》時,我先搜集適合幼兒特點的民族音樂,按訓練課程剪輯成帶,先放音樂,再用講故事的形式,講棕蒙族小朋友騎馬在草原上飛奔以及幫助大人給奶牛擠奶的情景,再放音樂,在輕快活潑而富有鮮明的民族風格的樂曲中,讓孩子們近要求做好準備姿式,依順序練習。
3.要用舞趣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
舞蹈是一項極富表現(xiàn)力的造型藝術(shù),沒有表現(xiàn)力的舞蹈,則不是舞蹈。3至6歲的幼兒,有著潛在榮譽感和表現(xiàn)欲。因而,通過幼兒對舞蹈的興趣,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提高幼兒的舞蹈表現(xiàn)力,是舞蹈啟蒙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幼兒舞蹈教學中,我十分注重這一環(huán)節(jié)的訓練。如在舞蹈活動時,我設計了“大雁飛”的游戲,讓所有的幼兒排成蛇陣,然后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分開雙腿作“橫一字”的游戲,雙手展開做大雁飛翔的動作。逐個向前伏下,然后依次起身。接著,我又提示孩子們進入下一個游戲:“小兔子找耳朵”。這個動作實際上是趴在地上,雙手前撐,胸腰后彎,雙腿曲勾、腳尖靠前的腰部動作,要求腳尖碰到頭的人才算找到了“耳朵”。我走到每個孩子面前問:“小兔子耳朵在哪里?”讓他們的逐一回答,他們都會迅速地做好動作,并回答:“小兔的耳朵在這里!”有些幼兒軟度和開度都不太好,急得直冒汗,我便及時鼓勵,讓他們回家練習。于是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回家在床上讓家長幫著練習,幾周下來,他們的軟度、開度都有了令人驚喜的提高。通過這些訓練,幼兒們對舞蹈的興趣日益濃厚,表現(xiàn)欲日益強烈,舞蹈的表現(xiàn)力不斷提高。
4.要把表現(xiàn)欲轉(zhuǎn)換成責任感
當幼兒對舞蹈產(chǎn)生了興趣,有了很強的表現(xiàn)欲時,要引導他們從感性基礎上升到理性認識,把表現(xiàn)欲轉(zhuǎn)換為責任感。讓他們懂得:要跳好舞,就必須練好基本功;要有吃苦精神,想象解放軍叔叔那樣不怕苦、不怕累、勇敢堅強。同時,在選擇教材上,要以新鮮、童趣而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作排列組合與舞段,克服單一、枯燥的訓練方法,避免相同、相近、相似的排列組合,要促使孩子對舞蹈求知求難,為進入下階段的“自覺吃苦”訓練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礎。
三、注重開展科學的舞蹈訓練
幼兒的舞蹈啟蒙教學在教學的方法上,要根據(jù)幼兒的生理與心理特點,運用適合于他們的教材,更好把握好尺度,進行科學的訓練,防止用對成人訓練的“老一套”去要求孩子,以至造成幼兒過重的心理負擔和肌肉骨骼的畸形發(fā)展。
1.先練后講:“滲透式”
先練后講,先學后導,在嘗試中學,這是以“滲透式”為主要特征的學試教學法。以往的教學是“先講后學”,“先講后練”的“填鴨式”、“滿堂灌”,這種教學方法我試過效果不好。首先幼兒根本不會有耐心聽你講動作,即使你講得口干舌燥,帶著他們數(shù)拍子,分解動作,他們?nèi)允恰耙活^霧水”搞不清,反倒把原來的靈氣給“解”沒了。我根據(jù)幼兒多動好學、摹仿力強的特點,采用“跟我一起跳”的方法:在音樂中做動作,孩子們邊看邊學跟著跳,等興致高了動作也有模有樣了,再回頭來一邊講,分解動作,一邊糾正。這樣不僅學習動作速度快,而且有利于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和提高整體的動作水平。
2.多動少講:“打啞語”
3至6歲的幼兒自控力差,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也有限(20分鐘)。一個高度興奮的孩子發(fā)出的尖叫聲會感染和引發(fā)幾十個孩子的“共鳴”,分貝之高,震耳欲聾,難以遏止。若采用“高壓政策”在孩子興奮的“制高點”上與其對峙,非常被動,只能使他們更加亢奮,給自己難堪。降低自己在孩子面前的威信。我試著“以無聲制有聲”。于是,我設計了一組課堂常用語手式,如:“集合·整體”:左手舉拳,雙手平拉;“準備·開始”:右手心壓左手背,雙手外翻手心朝上分開等等。試用后,我感到啞語手勢指揮比當堂呵斥、粗劣壓制的辦法好,孩子們適應之后,受益無窮。它不僅減輕了教師的嗓音負擔,而且使孩子的注意力易于集中。
總之,舞蹈啟蒙教學的質(zhì)量取決于孩子們的興趣程度,而他們的興趣高低,于是衡量教學質(zhì)量的“試金石”。因此,有趣的教學方法加有趣的教學內(nèi)容加有趣的學習風格三者在舞蹈啟蒙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創(chuàng)造節(jié)目,不是達標考級、比賽獲獎,而是培育新苗,創(chuàng)造美好的心靈。幼兒健康成長乃是我們真正的成功、最好的作品!這便是我們開展幼兒舞蹈啟蒙教學的根本所在。同時,也只有以這樣的指導思想去進行幼兒的舞蹈啟蒙教學,舞蹈才不再是令初學幼兒們生畏怯步,而成為他們向往、迷戀的、溫馨可愛、五彩繽紛的芳草地。只要我們以真誠的微笑和翩翩的舞姿去引導幼兒,一定能把幼兒們引入舞蹈的百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