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瓊:上個月我特別幸運,在荷蘭鹿特丹享受了一次精彩的歌劇之旅。能夠近距離接觸到如此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歌劇劇目,實在太令人高興了。
小薇:哦?你有什么可以和我們分享的么?
小瓊:首先,荷蘭語中被稱為“Rotterdam Operadagen”的“鹿特丹歌劇節(jié)”精選了多種多樣的演出,與相關研討會一同構成活動主體。我在其中偶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優(yōu)秀的劇目——來自南非的名為《慰藉》的作品。通常情況下,我們都認為歌劇只是一門藝術,而沒有認真思考過其實歌劇也可以成為教育工具,或者使社會做出改變。
小薇:我也在網上搜索了這個劇目。這部音樂戲劇作品采用了亨德爾的作品以及現(xiàn)代女作曲家凱茜·米利肯的音樂。
小瓊:作品的內容十分有趣。它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24小時中的故事,故事的各種細節(jié)是根據一群12到19歲的中學生的口述歷史改編的。這群學生來自南非約翰內斯堡和開普敦附近的貧民區(qū)。參演的是專業(yè)歌劇演員和學生們,而劇情涵蓋了青澀的愛、青春期迷失以及一樁謀殺案。一個名為Umculo(南非祖魯語中意為“藝術音樂與和解”)的富有遠見的非營利組織制作了該劇目,除了關注于貧民區(qū)的發(fā)展外,更展示了一些我們很少去思考的東西:例如在不知不覺中,西方歌劇已經影響到了世界上許多鮮為人知的角落。
小薇:除此之外,你覺得鹿特丹歌劇節(jié)還有什么別的獨特之處呢?
小瓊:你應該聽說過去年6月在荷蘭藝術節(jié)上全球首演的歌劇新作《天空之鏡》。該作品由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參與,荷蘭作曲家阿諾德·諾德格拉夫作曲,阿德里安-霍恩斯比作詞。這是一場混合了現(xiàn)場表演、舞臺裝置以及影片藝術等多種形式在內的多媒體歌劇。故事講述了在中國廣東省的一個村莊里,一個巨大建筑穹頂下,一位西方建筑師與一名中國昆曲演員墜入愛河后,夢想與現(xiàn)實碰撞的故事。
小薇:這部作品為了這次歌劇節(jié)進行了重新制作么?
小瓊:不完全是,擺出來的只是一個藝術裝置。藝術館里安裝了一個代表著巨大穹頂?shù)膹椓W紗裝置,現(xiàn)場演出中選取的影像片段通過多媒體技術投射在網紗上。穹頂頂部正中的小孔將該裝置變成一個巨大的暗箱。偶爾也會有抽象的投影顯現(xiàn)在穹頂上?!短炜罩R》的音樂令人如癡如醉,而這一多媒體裝置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事實上,直到我在鹿特丹停留的最后一天,才聽說有這樣一個大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