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劍鋒(肇慶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廣東 肇慶 526060)
?
不同的拋光方法在牙體表面拋光處理中的應用
黃劍鋒
(肇慶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口腔科,廣東 肇慶 526060)
目的 探討不同的拋光方法在牙體表面拋光處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84顆正畸需要而拔除的離體牙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A、B、C 3組,每組28顆。3組均制備包埋樣本。A組包埋樣本給予齦上潔治法,B組包埋樣本給予齦上潔治法+拋光法,C組包埋樣本給予齦上潔治法+噴砂法。觀察3組包釉面粗糙度和電鏡掃描結果。結果B、C 2組釉面粗糙度值與A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釉面粗糙度值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A組牙釉質(zhì)表面粗糙不平,有明顯的劃痕、缺損;B組牙體表面較完整,劃痕深度較淺,有少量的點狀缺損;C組牙釉質(zhì)較平整、劃痕較淺,表面可見少量點狀淺凹痕。結論對正畸需要而拔除的離體牙采用齦上潔治法聯(lián)合拋光法及齦上潔治法聯(lián)合噴砂法處理,牙體表面光滑度更佳。
潔治; 拋光; 噴砂; 牙體表面; 拋光處理; 正畸
齦上潔治又稱超聲波潔牙,現(xiàn)已廣泛應用于牙齦炎、牙周炎的臨床治療中。但是,隨著齦上潔治的臨床普及與推廣,越來越多學者發(fā)現(xiàn)潔治時工作頭反復作用于牙體表面時,易對受試者牙釉質(zhì)造成損傷,從而致劃痕產(chǎn)生[1],增加牙面黏附菌斑、附著牙垢的概率,影響遠期療效。然而,在潔治治療后輔以牙體表面拋光或噴砂處理,則能使牙面重回光滑狀態(tài),以此改善療效[2]。為此,本研究探討不同的拋光方法在牙體表面拋光處理中的應用效果。
1.1 病例資料
選擇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于肇慶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門診診治的正畸需要而拔除的離體牙84顆,將其按數(shù)字表法分為3組:A組26例(28顆),男15例,女11例,年齡14~36(26.5±3.3)歲。其中中切牙16顆,雙尖牙12顆。B組25例(28顆),男13例,女12例,年齡16~38(26.3±3.4)歲。其中中切牙15顆,雙尖牙13顆。C組27例(28顆),男14例,女13例,年齡15~37(26.4±3.5)歲。其中中切牙16顆,雙尖牙12顆。3組均牙體完整,大小相似,釉質(zhì)發(fā)育正常,無齲損、牙石或色素沉著。3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包埋樣本制作方法:1)將3組離體牙截去牙根;2)以唇面為中心點,在低速鋸的作用下水平、垂直片切牙冠;3)將離體牙的牙冠切割下1塊樣本,并將樣本塊置入模具(規(guī)格:15 mm×15 mm)內(nèi),使用自凝塑料包埋,露出唇面釉質(zhì);4)使用不同規(guī)格的水砂紙打磨釉面,使其呈鏡面狀態(tài),備用。
拋光處理方法:A組包埋樣本給予齦上潔治法。使用法國Satelec公司生產(chǎn)的P5超聲波潔牙機完成齦上潔治。在中檔功率下使用P1工作頭的前端施加4~5 N壓力,以<15° 的角度接觸包埋樣本,并來回移動30 s。B組包埋樣本給予齦上潔治法+拋光法。齦上潔治法同A組。拋光法:將包埋樣本牙面涂抹拋光膏,在5 N壓力下使用慢速機頭的橡皮杯拋光牙面,研磨90 s。然后,停止。C組包埋樣本給予齦上潔治法+噴砂法。齦上潔治法同A組。噴砂法:使用瑞士EMS公司生產(chǎn)的AIR-FLOW型、handy2+型噴砂機將噴砂粉噴涂于包埋樣本牙面,噴嘴水流中等且與牙面呈30°~60° 夾角,噴砂處理30 s。然后,停止。
電鏡樣本制備方法:金剛砂高速車針切取試驗區(qū)域的樣本(規(guī)格:長寬高為5 mm×5 mm×3 mm),氣霧水沖洗20 s。然后,超聲波清洗10 min,恒溫干燥24 h,待檢。
1.3 觀察指標與釉面粗糙度評估方法
觀察3組釉面粗糙度和電鏡掃描結果。
釉面粗糙度評估方法:使用北京時代山峰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TR240型表面粗糙度儀測定樣本釉面粗糙度,每個樣本表面取3個檢測區(qū)域,每區(qū)域選擇3個測試段(長度0.25 mm),粗糙度為樣本長度內(nèi)輪廓偏距的算術平方值(Ra)[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B、C 2組釉面粗糙度值與A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釉面粗糙度值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釉面粗糙度值的比較
電鏡掃描顯示,A組可見牙釉質(zhì)表面粗糙不平,有明顯的劃痕、缺損(封四圖1A)。B組可見牙體表面較完整,劃痕深度較淺,有少量的點狀缺損(封四圖1B)。C組牙釉質(zhì)較平整,劃痕較淺,表面可見少量點狀淺凹痕(封四圖1C)。
隨著口腔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齦上潔治術已被廣泛應用于多種口腔疾病的臨床治療中,在清理牙垢、牙石、減輕色素等方面發(fā)揮積極的作用,并有利于牙周組織健康。有研究[4]指出,雖然潔治治療可在短期內(nèi)通過超聲波潔牙機的工作頭反復作用于牙體表面清除附著的牙垢、牙石及菌斑,以達到改善口腔環(huán)境、緩解炎癥反應、提高牙齒觀賞性的目的,但易造成牙體表面牙釉質(zhì)損傷,增加粗糙度,對患者的遠期療效不佳。對此,越來越多學者將如何改善潔治患者拋光效果作為重點研究對象,以幫助其獲得較理想的遠期治療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B、C 2組釉面粗糙度值與A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釉面粗糙度值與C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電鏡掃描也顯示B、C 2組樣本牙體表面劃痕及凹痕較A組樣本少,光滑度理想,其與張昊等[5]研究的結果基本一致。有研究[6]證實,拋光處理作為一種磨損修飾加工工藝,其處理效果與使用的磨料顆粒大小、硬度、性狀等關系密切,拋光方式的選擇是決定拋光效果的關鍵。目前臨床主要采用的拋光方案有噴砂、拋光膏及牙膏等,均具有取材便利、操作簡便、效果理想等優(yōu)勢,并獲得廣泛認可。高楊等[7]指出,給予超聲潔治后噴砂拋光的患者仍可在電鏡掃描中看見較明顯的淺凹損坑,存在黏附菌斑、牙石、牙垢風險,對患者的預后不利,而給予牙膏拋光的患者電鏡掃描顯示牙體表面較完整,拋光效果理想,幾乎無淺坑或明顯損傷、劃痕,因此建議臨床采用牙膏拋光的方式,以提高拋光效果。
有學者[8]指出,評估拋光材料的優(yōu)劣需從其對牙面的磨損修復效果及對牙面結構的再次損傷風險等方面著手,硬度較高的拋光材料雖然拋光效率高、處理速度快,但更易損傷受試者的牙面,應謹慎使用,因此建議醫(yī)師在選擇拋光材料時以圓形顆粒為主,避免不規(guī)則形狀的顆粒物對牙體表面造成劃損。拋光膏顆粒較粗,以粘土粉和浮石粉為摩擦劑的主要配伍成分,硬度較小,不易劃傷牙體表面,在重復的拋光操作時可增強牙面光滑度,拋光效果理想。房潔等[9]研究發(fā)現(xiàn),齦上潔治具有操作便利、無創(chuàng)、無需麻醉藥物、療程短、患者耐受良好及可提高療效、對口腔健康無不良影響等優(yōu)勢,且患者可放心使用。在潔治治療后行噴砂或拋光膏拋光處理牙面,患者無不適癥狀,患者依從性好。
[1] 張華,楊雪瑾,婁鐵塵.超聲潔治對牙釉質(zhì)表面及結構的影響觀察[J].中國醫(yī)刊,2013,48(7):38-39.
[2] 葉芳,廖小平.噴砂砂粒對牙骨質(zhì)表面粗糙度影響的實驗研究[J].南昌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51(6):30-32.
[3] 王艷,郝鵬杰,王雪芹.兩種包埋方法制作的金屬冠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比較[J].廣東牙病防治,2015,23(7):354-357.
[4] 王雷.超聲潔治術對牙周炎患者牙本質(zhì)敏感發(fā)生的影響[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4,30(3):542-544.
[5] 張昊,朱菲,王巖,等.脫敏拋光膏抗牙本質(zhì)敏感的掃描電鏡觀察和療效評價[J].中國骨質(zhì)疏松雜志,2013,19(6):552-556.
[6] 趙亦兵,和璐,孟煥新.甘氨酸顆粒噴砂拋光對牙周炎患者維護治療的療效觀察[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15,50(9):544-547.
[7] 高楊,張明,宮春梅.兩種不同處理方法對牙釉質(zhì)結構及正畸托槽粘接強度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5,19(38):6087-6091.
[8] 王丹鳳,莊少敏.3種拋光方法對樹脂表面粗糙度影響的比較[J].廣東牙病防治,2014,22(3):134-138.
[9] 房潔,王萬春,吳迎濤.脫敏拋光膏和氟化物凝膠對潔治后牙本質(zhì)敏感和菌斑控制的療效觀察[J].廣東牙病防治,2014,22(10):525-528.
(責任編輯:胡煒華)
2016-04-21
R781; R783
A
1009-8194(2016)09-0043-02
10.13764/j.cnki.lcsy.2016.09.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