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海燕
“苦不怕/累不怕/跟著共產(chǎn)黨打天下/天安門城樓17架飛機往復通過/我們有了自己的空中屏障/‘雷公一聲吼/人民空軍拔地而起 直入云霄……”這是2016年11月10日,中國空軍網(wǎng)刊發(fā)的一首《航空救國》——寫給即將度過67歲生日的中國人民空軍。
四天之后,據(jù)新華社11月14日電,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日前簽署命令,追授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一級飛行員張超“逐夢海天的強軍先鋒”榮譽稱號。命令指出,張超同志是實現(xiàn)中國夢強軍夢征程上涌現(xiàn)的先進典型,是忠誠踐行強軍目標的時代楷模,是“四有”新一代革命軍人的杰出代表。
張超是為中國航母艦載機事業(yè)獻身的第一位烈士。
4月27日,在連續(xù)完成兩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飛行后,張超駕駛戰(zhàn)機執(zhí)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著陸后,已經(jīng)接地滑跑的飛機突報“電傳故障”,機頭急速大幅上仰,瞬間離地。在飛機超過80度仰角情況下,張超被迫跳傘,墜地后受重傷,經(jīng)搶救無效英勇犧牲。
現(xiàn)場視頻和飛參數(shù)據(jù)顯示,從12時59分11.6秒發(fā)現(xiàn)故障到59分16秒跳傘,短短4.4秒時間里,張超竭盡全力推操縱桿,制止機頭上揚。
“生死邊緣,張超仍在試圖挽救飛機?!焙\娔撑炤d航空兵部隊隊長戴明盟說。
《光明日報》的短評里寫道:“在生死抉擇瞬間,首先想到的是挽救戰(zhàn)機;在生命最后時刻,最難割舍的是上艦飛行。張超用年輕的生命,詮釋了對獻身航母艦載事業(yè)終生不悔的人生追求?!?/p>
11月15日,在飛行訓練中不幸犧牲的殲—10女飛行員余旭,被批準為革命烈士。
11月18日,余旭犧牲的第七天,鍵入她的名字進入百科詞條,是黑白的世界?!叭松?jīng)歷”一欄的最后一條定格在2016年11月12日:八一飛行表演隊在河北唐山玉田縣進行飛行訓練中發(fā)生一等事故,余旭跳傘失敗,壯烈犧牲。
余旭是第八批女飛行學員,也是中國培養(yǎng)的首批殲擊機女飛行員,首位駕殲-10飛機飛上藍天的女飛行員。公開資料顯示,余旭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犧牲的第五位女飛行員、第六名女空軍英烈。
1952年3月8日,余旭的前輩們,中國第一批女飛行員首次駕駛飛機飛越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的檢閱;57年后,2009年10月1日,余旭駕機參加中國人民共和國國慶60周年閱兵,擔任教—8梯隊三中隊右二僚機。
這是女飛行員歷史上僅有的兩次駕機飛過天安門,這是她們無上的榮耀與華章。
而今,天空早已成為各國展示力量的戰(zhàn)場和舞臺,作為空中雄鷹的各類戰(zhàn)機更是各國空軍掌握制空權(quán)的利器。然而,戰(zhàn)機在展示雄姿與天空爭霸的同時,也面臨著非常高的風險,“雄鷹折翼”屢見不鮮。
人民日報刊文《在我們身邊這樣的犧牲一直都在》,追憶了更多命隕航空的人民英雄。
2015年8月,海軍航空學院飛行教員姜濤和飛行學員魯朋飛,在一次飛行訓練中,面對突發(fā)重大險情,果斷駕機成功避開人口密集區(qū)域后,終因高度過低處置時間短促,無法跳傘,壯烈犧牲。
我們無法忘記,10年之前,2006年11月14日,蘭州空軍某部河南籍飛行員李劍英用16秒書寫了年度“感動中國”。他在駕駛“殲7g”型號殲擊機下降途中,不幸撞鳥,在生死攸關(guān)的16秒里,他看到飛機下方密集的村莊和人群,毅然決定改跳傘為迫降,先后三次放棄跳傘求生機會,為了保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而不幸殉難。空軍黨委為李劍英追記一等功,并追授“空軍功勛飛行人員”金質(zhì)榮譽獎章,這是空軍黨委對一名飛行員的最高褒獎!
……
余旭不知道,就在她犧牲的當天,11月12日上午,為紀念人民空軍成立67周年,空軍在航空博物館舉行向英雄紀念墻敬獻花籃儀式,祭拜為人民空軍建設(shè)事業(yè)英勇獻身的烈士。中央軍委委員、空軍司令員馬曉天、空軍政治委員于忠福參加儀式。
航空博物館內(nèi)的英雄紀念墻,由英模墻和英烈墻組成,先后鐫刻了為人民空軍建設(shè)發(fā)展作出卓著功績的兩百多名英模人物,以及英勇犧牲的飛行員和空勤人員烈士1700多名。
這其中,就有余旭的前輩陳志英、潘雋如、徐保安、馬杰、趙月。未來,烈士余旭的名字也將鐫刻于此。
“也許,在很多人眼里,那只是墻,但在我們眼里,它更像是一種信仰!”一名工作在英雄墻下的空軍中尉如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