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璐?オ?
“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積極向上,表達真情實感。”教師作為學生習作的指導者、組織者和推進者,更應從學生生活認知感悟出發(fā),注重以生活素材為基礎,鼓勵學生多仿寫發(fā)展、互評借鑒,讓學生有不一樣的感知體驗,讓寫作思維靈感更加富有深度和力度,使得作文教學變得輕松、生動、活潑。
一、體驗生活,發(fā)現不同“艷麗”
生活是作文的基礎素材,也是學生發(fā)現真、善、美和假、惡、丑的重要前提。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體驗,讓生活在得到關注的過程中展現精彩生命力,更能使得文章素材富有真情實感和與眾不同。體驗生活,讓學生由單純接受課程知識向主動表達運用轉化,讓學生的認知視角更加開闊和深厚。
1.走出教室,走入自然
多帶領學生走進大自然,觀察世間的一草一木一花,讓他們用好奇的雙眼發(fā)現美麗,捕捉富有特色的景物。如,在寫作《那朵美麗的花朵》時,針對學生對自己心中的花各有不同,我?guī)ьI他們到學校的花圃中去觀察一朵朵美麗的花,選出自己最心儀的花兒。同學們便根據觀察的花形、嗅到的花香,發(fā)現的花蕾一一做了描述,有的同學還寫出了可愛的蜜蜂在花叢中跳舞,呈現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還有的同學從花的美麗聯(lián)想到環(huán)衛(wèi)工為這個城市的默默付出,由淺入深,由表及里。
2.多元化的社會實踐
從課堂到社會,學生個性的不同,學生體驗生活發(fā)出的感覺認知定會各異。每屆初一新生我校都會組織到沙家浜進行為期兩天的社會實踐,讓學生體驗生活,也為更好地投入新的學習活動做準備?;匦:笠髮W生寫感悟,我出了這個作文題目,“生活,我對你”,有的同學寫,生活,是自己今生不可少的導師,讓我們學會堅強,學會在哭泣中反思自己。有的則這樣寫,生活給了自己豐富的經歷,讓我們在主動應對各種問題挑戰(zhàn)的過程中積淀更多成長的養(yǎng)料。有的寫,生活,讓我的人生更加有滋有味,更能夠使得我在品嘗酸甜苦辣的基礎上找到味蕾的初衷,給了我更多積累的機會。
由此可見,學生對生活的體驗各不相同,發(fā)出的心聲也就各不相同。我們還適時組織參觀蔣巷生態(tài)園,游尚湖,走支塘老街等社會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的學習生活,積淀學生的寫作素材,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對生活的體驗感知也就各有千秋。
二、仿寫創(chuàng)意,積淀豐富“養(yǎng)料”
1.以教材為范,多摹寫
學生最初獲得的知識來源于教材文本,來源于他們的模仿與摹寫。建議學生多仿寫,讓他們在日積月累的過程中找到不一樣的思維靈感,為他們積淀豐富語言文化知識奠定堅實的基礎。
仿寫的過程,讓學生在主動修正完善中找到表達的素材。如,在學習“象征(托物言志)”表現手法后,我建議參閱我們學過的《海燕》《白楊禮贊》等文章中的寫作技巧,要求學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生動化的寫作對象。針對教材中的相關案例,多引導學生嘗試模擬寫作,讓他們從中獲得更多的感知體驗。松的挺拔堅毅,竹的高風亮節(jié),梅的錚錚傲骨都出現在了同學們的討論聲中,一陣歡騰好過片刻沉默,通過摹寫來引導學生發(fā)現更多生成點,能使得他們察覺其中的深刻內涵和意義。
2.以拓展為要,多創(chuàng)意
讓學生走出自我的封閉空間,引導他們針對自己的想象思維主動拓展延伸,能使得表達創(chuàng)意在更富有開放性的過程中產生耀眼火花。通過搭建創(chuàng)意的舞臺,引導學生主動構思,能使得學生作文表達更上一層樓,運用技巧更加靈活自如。如,在一篇題目為《我心中的動物“偶像”》習作指導中,有的同學以螞蟻為描述對象,寫出了不怕困難,再難趟的河,他們總會牢牢抱成團,齊心協(xié)力渡過去。有的同學則以麻雀為描寫對象,總是喜歡寄居在屋檐下,哪里有空洞,哪里就是他的家,在趁人不備的時候,尋找被人丟棄的“殘羹冷炙”,卻當作“美味”享用。有的同學以貓為描述對象,總是不停地尋找老鼠,哪里有動靜立刻第一時間到達現場,不辭勞苦地發(fā)揮自己的特長,等等。
借助這樣的仿寫創(chuàng)意,能使得學生在不斷發(fā)現教材文本有價值信息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感悟體驗,讓他們的認知思維更加開闊。引導學生主動歸納總結相關的寫作技巧,讓他們在主動找到相應的表達素材中不斷揣摩構思,讓他們有更多發(fā)展創(chuàng)新的機會。多給學生搭建平臺,讓他們在不斷歸納總結中獲得感悟體驗。
三、互賞互改,升華特色“亮點”
一杯香醇的豆?jié){離不開“磨”,同樣,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離不開相互指導和學習借鑒,需要學生在互相取長補短的過程中不斷總結。運用面批的方式,找出學生在寫作中的共性,讓他們在主動查漏補缺的過程中發(fā)揮特色,定有更多的收獲。
1.互賞互評,學習完善
多互賞互評,能使得學生有更多學習嘗試的機會,讓他們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中找到切入點。如,在批改《我的夢想》時,我建議學生結合各自的感知不同,鼓勵他們就自己的夢想運用一句話予以表達,讓他們能夠在主動歸納中發(fā)現各自的不同。關注學生在表達中的特色亮點,要求學生能夠結合各自的表達特點主動說出精彩點,讓他們在相互比較的過程中學習借鑒。多運用小組對換互賞互評的形式,引導學生就各自發(fā)現的問題進行探知,讓他們在找出各自的疑難問題中主動修補完善。
2.互評互改,歸納反思
學生相互批改,能使得他們在不斷發(fā)現文章精彩點的基礎上獲得更多的拓寬延伸視野,讓他們的感知更加深厚??山M織一對一面改,讓學生能有更多私密空間吐真言;可運用一對二面改,讓兩位同學有相互指點的學習機會。教師在組織指導中,針對學生的不同感知,多給他們創(chuàng)設和諧的環(huán)境,讓他們主動找出問題,剖析原因,提高自身語言表達綜合運用能力。如,在組織《最美》時,我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搜集在批改中發(fā)現的精彩語句,讓他們每人朗讀不少于3句,幫助他們歸納其中的精彩點。同時,要求學生找出發(fā)現的共性問題,讓學生就其中的問題提出自我修改方法,讓他們在相互完善的過程中搜集整理相應的資料。
有同學在反思中寫,我只想到環(huán)境的美,可是某同學卻能想到寫親情,還寫得那么真摯感人。還有學生寫,老房子拆遷,只留記憶,我怎么就沒想到呢!他人身上的亮點,有時就像星星之火一樣可以為自己燎原,使內心不斷升華。
總而言之,想讓學生的作文在富有真情實感和豐富多彩中獲得不一樣的表現,讓學生在表達中主動運用好現有的資源,不妨多帶領他們走進自然,帶領他們在自由溝通交流中發(fā)現學習借鑒點,更利于他們在實踐運用中深化理解感知。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任陽中學(215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