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么比自然成長更重要
倪淑貞
秋日黃昏,我和姐姐相約去江邊散步,清風相伴,好不愜意。
不知什么時候,蒙蒙細雨悄然而至,我一手遮頭一手拽著姐姐往路邊的便利店躲雨。姐姐停下腳步,淡定地說:“沒事呢,偶爾淋淋雨也好?!薄盀槭裁??”我很訝異,淋雨容易感冒的觀念在我心中根深蒂固?!叭烁篱g萬物一樣,要沐浴陽光,也要接受雨露的滋潤,才健康!”姐姐微笑著牽著我的手繼續(xù)行走。雨霧霏霏,路邊的樹木更顯蒼翠,空氣似乎如牛奶般清新甜潤,浪漫美好的雨中行讓我想起了我的孩子們。
草木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孩子的成長理應遵循萬物生長的自然法則。玩耍是孩子的天性,可是自從踏入小學的校門,又有多少時間供他們玩耍,又有多少父母陪伴他們玩耍呢?一位媽媽曾與我聊起她孩子的日程表,每天學習活動滿滿當當,周末更是成了小飛人,英語、作文、舞蹈、鋼琴等課外學習填滿了整個假日。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唯恐輸在起跑線上,看到電視上同齡的孩子能把幾篇國學經(jīng)典倒背如流,就拉他(她)一起讀四書五經(jīng);看到有的孩子能用流利的英語對話,就急忙聯(lián)系英語培訓機構;看了鋼琴天才郎朗的故事,就迫不及待地給孩子報鋼琴班……看似充實的生活,真的是孩子們喜歡的嗎?
毋庸置疑,玩耍是孩子們最喜歡的活動。我曾經(jīng)帶領孩子們去一所高大上的學校參觀,吸引孩子目光的不是精彩的演講,不是華麗的表演,不是漂亮的建筑,而是設置在寬闊操場邊的一個小沙坑。當那長方形的沙坑呈現(xiàn)在眼前時,孩子們立即四散開去,歡呼著奔向那堆沙子。他們用手去捧,看著一粒粒沙子從指間滑落,笑容如花朵綻放。有些孩子還玩起了堆沙子的游戲,寶塔壘好又推倒,樂此不疲。有的孩子把小手埋在沙子里,然后傻乎乎地讓同伴去尋找,當小手在沙子間觸碰,笑聲如天籟流淌。
玩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嗎?這幾乎是所有父母擔心的問題。回想我們的童年,那是一個沒有玩具沒有管束更沒聽說過培訓機構的年代。玩泥巴、打水仗、踢毽子、跳房子、拋石子幾乎占據(jù)了我們全部的課余生活。可是玩耍似乎并沒有影響到我們的成長,七十年代出生的我們已然成了各行各業(yè)的中流砥柱??纯船F(xiàn)在的孩子,物質生活已不可同日而語,但玩耍卻離孩子漸行漸遠,學習至上成了大多數(shù)父母的教育理念,學習淪為部分孩子最不能承受的負荷。那么,經(jīng)過精心打造的孩子會成長得更快樂嗎?這是一個無法知道答案的問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在孩子喜歡玩耍的時光里,他們卻長時間坐在教室里學習各種知識。我們虧欠孩子玩耍的自由,虧欠他們一個自由快樂的童年。
中央電視臺農業(yè)頻道曾播放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農民來到山東萊陽,租下1500畝地,簽下20年合約。他先讓土地整整荒廢五年,讓地自由自在地“長”,以改善被農藥化肥摧殘的土質,然后在第二個五年開始播種,不管收成如何,堅持采用生態(tài)農業(yè)。第三個五年,他以“順天收”的自然之道培育出的玉米、草莓等產(chǎn)品高質、安全,價格高出同類產(chǎn)品十倍甚至幾十倍。自然成熟的果實獲得了最高的價值,如果把自然法則放入孩子的教育會怎樣呢?
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周末一起玩玩紙飛機,聽聽柳葉的哨聲,做做小泥人吧!催熟的瓜果尚且不甜,我們怎能去催熟孩子呢?沒有什么比自然成長更重要!
(作者單位:桃江縣桃花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