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俏
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失敗的相關(guān)因素研究
何俊俏
目的探討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PPV)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失敗的相關(guān)因素。方法根據(jù)常規(guī)治療和NPPV治療后的結(jié)局將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分為治療成功組和治療失敗組,各40例。探究NPPV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結(jié)果失敗組心率(HR)、呼吸頻率(RR)均高于成功組(均<0.05)。血氣分析顯示,NPPV 2 h后兩組動脈血pH值和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值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回歸分析顯示,年齡、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APACHEⅠⅠ)評分、血pH值、PaCO2值為影響NPPV治療的獨立危險因素。結(jié)論患者年齡、HR、RR、收縮壓、APACHEⅠⅠ評分、動脈血pH值及PaCO2均影響治療結(jié)果;年齡、APACHEⅠⅠ評分、血pH值、PaCO2值均為影響NPPV治療的獨立危險因素。
肺疾病,阻塞性,慢性;呼吸衰竭;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危險因素
慢性阻塞性肺疾?。–OPD)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近年來,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NPPV)成為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主要治療方式,并得到了普遍推廣[1]。NPPV是指不經(jīng)人工氣道(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進行的通氣,通過鼻面罩將呼吸機與患者相連,由呼吸機提供正壓支持而完成通氣輔助的人工通氣方式。與有創(chuàng)通氣相比,NPPV能減少如氣道損傷、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等各種相關(guān)并發(fā)癥,并能縮短住院時間、降低病死率。但由于患者的年齡、基礎(chǔ)病史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對NPPV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會導致治療失敗。有學者認為,NPPV僅可用于輕度呼吸衰竭患者[2]。本研究通過比對NPPV治療成功與否患者的臨床表現(xiàn),探討NPPV治療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失敗的相關(guān)因素,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2年2月至2015年12月在浙江省金華市人民醫(yī)院行NPPV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患者80例,均符合COPD診斷標準及ⅠⅠ型呼吸衰竭診斷標準,且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0 mmHg(1 mmHg≈0.133 kPa);排除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嚴重心肺功能損害者及中樞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紊亂者。其中男49例,女31例;年齡42~74歲,平均(62.46± 10.69)歲。治療成功和治療失敗各40例。
1.2 方法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和NPPV治療。常規(guī)治療包括靜脈滴注抗生素、氨茶堿、吸入激動劑、糖皮質(zhì)激素及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治療。NPPV治療模式為正壓支持通氣(PSV)+呼氣末正壓(PEEP)。初始PEEP 2~4 cmH2O(1 cmH2O≈98 Pa),后逐漸增至4~6 cmH2O,通氣時間2 h/次,3~4次/d。初始PSV8~10 cmH2O,后逐漸增加至患者呼吸情況明顯改善,上限30 cmH2O,通氣時間2 h/次,4~6次/d。后逐漸減少PSV壓力及通氣時間,直至撤機。于NPPV前、NPPV后2、4、24、72 h對患者進行動脈血氣分析。通氣過程中密切監(jiān)測患者神志、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呼出氣潮氣量(ETV)及呼吸頻率(RR)變化。2
表1 兩組一般情況比較
1.3 觀察指標患者年齡、性別、對面罩耐受性、早期通氣依從性、護理時間,患者基礎(chǔ)疾病嚴重程度采用急性生理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APACHEⅠⅠ),動脈血氣分析包括pH值、PaCO2,生命體征監(jiān)測指標包括RR、心率(HR)、收縮壓(SBP)及ETV。
NPPV失敗組診斷標準:面罩通氣2h后動脈血氣分析表現(xiàn)為酸中毒改善不明顯甚至加重,PaCO2下降趨勢不明顯甚至明顯上升,需行氣管插管或最終放棄、死亡。
1.4 統(tǒng)計方法應(yīng)用SPSS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對影響因素進行多因素非條件分析。<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NPPV成功組年齡小于NPPV失敗組(<0.05);RR、HR均低于失敗組(均<0.05);SBP高于失敗組(<0.05)。見表1。兩組性別、COPD病程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
2.2 兩組通氣時間、APACHEⅠⅠ評分及治療前后pH值、PaCO2比較兩組NPPV2h后血pH值、PaCO2,APACHEⅠⅠ評分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兩組通氣時間,NPPV治療前血pH值、PaCO2值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見表2。
2.3 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分析年齡、APACHEⅠⅠ評分、血pH值、PaCO2值均為影響NPPV治療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均<0.05)。見表3。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是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病癥,需立即進行搶救。常規(guī)治療有創(chuàng)正壓通氣費用較高且易引發(fā)多種病癥[3]。趙衛(wèi)國等[4]認為,NPPV無需經(jīng)人工氣道(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進行通氣,而是通過鼻面罩將呼吸機直接與患者相連,可有效避免因有創(chuàng)通氣而導致的呼吸道損傷、呼吸機相關(guān)性肺炎等多種癥狀[5]。但NPPV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急性加重受多種因素影響易導致失敗。
表3 NPPV治療失敗的獨立危險因素Logistic分析
[1]陳學東,孫軍,魏俊,等.BiPAP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中重度Ⅱ型呼吸衰竭失敗的危險因素分析[J].河北醫(yī)學,2013,19(2): 201-203.
[2]宋海燕,徐勁松,夏國際,等.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早期失敗的預警因素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 2011,16(10):1529-1531.
[3]馮濤.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失敗的相關(guān)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2): 5031-5033.
[4]趙衛(wèi)國,保鵬濤,李紅梅.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48例療效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0,15(9): 1267.
[5]李言喻,劉文龍,黃蘭,等.有創(chuàng)機械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危險因素分析[J].廣州醫(yī)學院學報,2010,38 (6):49-52.
[6]羅祖金,詹慶元,童朝輝,等.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ⅠⅠ型呼吸衰竭失敗預測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內(nèi)科雜志,2011,31(4):278-281.
[7]郭偉,張新日.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失敗相關(guān)因素分析[J].山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2,43 (1):38-41.
[8]陳海華,趙剡,許喜詠,等.急診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失敗因素分析[J].武漢大學報醫(yī)學版,2010,31(3): 380-384.
[9]任凱峰.影響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療效的因素探討[J].實用預防醫(yī)學,2009,16(6):1903-1904.
[10]何煒,揭志軍,冷蓓崢,等.COPD急性加重并呼吸衰竭患者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失敗原因分析[J].臨床誤診誤治,2012,25(8): 12-16.
10.3969/j.issn.1671-0800.2016.11.020
R563;
A
1671-0800(2016)11-1446-03
2016-04-25
(本文編輯:孫海兒)
321000浙江省金華,金華市人民醫(yī)院
何俊俏,Email:13543275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