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桂根,黃芝云,陳東元,徐光輝,肖智勇,易紅萍
(1.江西省宜春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2.江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江西 南昌330200;3.江西省宜春藍玉有機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6000)
?
江西適生藍莓品系篩選初報
龍桂根1,黃芝云1,陳東元2,徐光輝1,肖智勇1,易紅萍3
(1.江西省宜春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江西 宜春 336000;2.江西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 園藝研究所,江西 南昌330200;3.江西省宜春藍玉有機農(nóng)業(yè)開發(fā)有限公司,江西 宜春 336000)
為了篩選出適合在江西生長的藍莓品系,對引進的13個藍莓品種的保存率、物候期、果實特性、產(chǎn)量等性狀進行了測定。結果表明,燦爛、園藍、夏普藍、奧尼爾、薄霧等品種適宜在江西生長。在這5個藍莓品種中,夏普藍和園藍適合加工,燦爛、奧尼爾、薄霧用于鮮食、加工均可;園藍引種栽培4年后的產(chǎn)量最高,達712.62 kg/667 m2。
藍莓;引種;江西;適生性;品種篩選
藍莓(Vacciniumspp.),又名藍漿果,為杜鵲花科越橘亞科越橘屬植物,為常綠或落葉灌木型果樹,廣泛分布于北半球,是一種理想的保健食品,被聯(lián)合國糧農(nóng)組織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同時,藍莓也是最晚實現(xiàn)栽培化的果樹之一,栽培馴化歷史約110年,而商業(yè)化栽培僅有80多年,最早開始于美國等北美洲國家。我國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引種,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中國科學院南京植物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先后多次從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引進藍莓品種100余個,并逐步開展了商業(yè)化栽培研究[1-5]。
據(jù)了解,江西在20世紀90年代末曾有幾次藍莓引種,但尚未見成功的報道。鑒于此,宜春市林業(yè)科學研究所在總結藍莓種質資源特點及適栽區(qū)域的基礎上,基于江西的氣候、土壤環(huán)境的特點,開展了江西適生藍莓品系篩選及其豐產(chǎn)栽培技術研究工作,以期能給江西及類似區(qū)域提供合理的藍莓品種和技術支持。
1.1 材料
自2009年以來,試驗基地共引進北高叢藍莓藍豐(Bluecrop)、都克(Duke)、藍光(Blueray)、早藍(Earliblue);南高叢藍莓奧尼爾(O’Neal)、夏普藍(Sharpblue)、薄霧(Misty)、南大(South big);兔眼藍莓系列燦爛(Britewell)、梯芙藍(Tifblue)、頂峰(Climax)、杰兔(Premier)、園藍(Gardenblue)共13個藍莓品種。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qū)洪塘鎮(zhèn)伊塘村,地處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四季分明,熱量豐富,降水充沛,日照充足,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6.2~17.7 ℃,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4.6~5.3 ℃,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7.3~29.6 ℃;年平均降水量為1545.6~1736.3 mm;年平均日照時數(shù)1737.1 h;土壤為黃紅壤,pH值5.74。試驗地氣候、土壤、水文條件適合藍莓的生長。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處理 品系篩選試驗采用隨機區(qū)組設計,分3個地不同地塊,每個地塊每個藍莓品種種植667 m2,共種植2.6 hm2,種植密度為222株/667 m2。針對所有供試藍莓品種,在引種栽培后的第2、4年對生長狀況(保存率、主干地徑、冠幅)、物候期(開花、結果、果實成熟期、落葉)、果實特點(結果量、果實規(guī)格、果蒂痕、果粉、口感)等指標進行調查。
對不同品種藍莓果實各采收90株(3個不同地塊,每個地塊30株),采收后立即對所采收果實進行分析。
以燦爛品系為對象,采用簡單的對比方式安排培兜覆蓋、灌溉試驗,用花生殼、木屑等有機物對藍莓進行培兜覆蓋,以存活率、地徑、冠幅為調查指標,對噴灌、培兜效果進行分析。
1.3.2 種植方法 (1)整地:采用機械翻耕,翻耕深度≥30 cm,做畦畦面高20 cm,畦寬1.8 m,畦溝寬20 cm,并把畦溝里的表土挖至畦面,細平畦面,打碎較大的土塊。(2)挖穴:規(guī)格40 cm×40 cm×35 cm,株距150 cm。(3)土壤改良:由于種植地土壤pH值僅有5.74,而藍莓生長要求的土壤pH值適宜范圍為4.0~5.5,最適范圍為4.0~4.8,因此需要對土壤進行適當?shù)母牧?。根?jù)“當壤土的pH值在4.5以上時,每平方米降低0.1個pH值單位需施硫磺粉12.22 g”的土壤酸度調節(jié)原則,在每個種植穴施入草碳2 kg/穴和200目果樹硫磺粉12 g/穴,并用表土攪拌均勻。(4)定植:將容器苗直植入穴中后,澆定根水,再回填干細土;定植期為每年2~3月份。
2.1 不同藍莓品種的生長情況
2.1.1 不同藍莓品種的保存率 在所引種藍莓栽植后第4年,對各品種進行了保存率調查,結果見圖1,北高叢藍莓藍豐、都克、藍光、早藍的保存率分別為56%、45%、60%、38%;南高叢藍莓奧尼爾、夏普藍、薄霧的保存率分別為95%、90%、91%;兔眼藍莓燦爛、梯芙藍、頂峰、杰兔、園藍的保存率分別為96%、87%、94%、85%、96%。
圖1 各參試藍莓品種的保存率
結果表明:北高叢藍莓在江西區(qū)域的保存率最高為60%,最低的僅為38%,這進一步印證了北高叢藍莓不適合南方區(qū)域的結論;而南高叢藍莓、兔眼藍莓的保存率最高可達96%,最低的也有85%。各品種保存率的差異主要是由于各品種內(nèi)在遺傳性的差異;同時由于兔眼藍莓、南高叢藍莓對休眠期低溫要求不高,耐熱,土壤適應性強。在本次品系對比試驗中,兔眼藍莓園藍和燦爛的保存率最高,表現(xiàn)最好;南高叢藍莓的保存率總體上略低于兔眼藍莓的。
2.1.2 不同藍莓品種的主干地徑 對定植4年的各藍莓品種的主干地徑進行調查,結果見表1。由表1可知:北高叢藍莓藍豐、都克的主干地徑分別為 9.07、10.40 mm;南高叢藍莓奧尼爾、夏普藍的主干地徑分別為 13.12、11.30 mm;兔眼藍莓燦爛、園藍的主干地徑分別為18.21、14.44 mm。
方差分析結果表明,各個品種之間的主干地徑差異極顯著。多重比較結果顯示:燦爛的主干地徑最高,達到18.21 mm;其次是園藍、奧尼爾,主干地徑分別達到14.44、13.12 mm;表現(xiàn)較差的是都克,主干地徑僅為9.07 mm。從主干地徑來看,適合在江西宜春區(qū)域生長的藍莓品種為燦爛、園藍、奧尼爾。
2.1.3 不同藍莓品種的冠幅表現(xiàn) 對定植4年后不同藍莓品種的冠幅進行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北高叢藍莓藍豐、都克的冠幅分別為56.95、70.35 cm;南高叢藍莓奧尼爾、夏普藍的冠幅分別為89.38、88.00 cm;兔眼藍莓燦爛、園藍的冠幅分別為113.68、93.71 cm。方差分析結果表明,不同藍莓品種之間冠幅存在極顯著差異。多重比較結果表明:燦爛的冠幅表現(xiàn)最好,達到113.68 cm;其次是園藍、夏普藍、奧尼爾等品種,冠幅均在88 cm以上;表現(xiàn)最差的為藍豐。
表1 不同藍莓品種的主干地徑及冠幅
2.2 不同藍莓品種的物候期
根據(jù)觀察,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技術條件下,不同藍莓品種的物候期存在一定的差異。
藍莓在一個生長季節(jié)內(nèi)可有多次生長,以二次生長較為普遍,但在江西宜春1年內(nèi)有3次生長高峰,第1次是在3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第2次是在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3次是在8月底到10月上旬。在這3次生長高峰期,只有第1次、第3次才是有效的,第2次是在夏季炎熱天氣下生長,會對新葉造成傷害,導致落葉,對即將到來的花芽、葉芽分化沒有任何幫助。
在藍莓幼苗定植后第2年生長明顯加快,新枝萌發(fā)多并且生長旺盛;在當年生枝頂端多形成花芽,花芽從頂端向下進行分化,每一枝條可分化的花芽數(shù)與品種、枝條走向和枝條粗度有關,不同品種的藍莓,其垂直枝條的花芽數(shù)比平行枝條的多,但以平行枝條的花芽更有效。南高叢藍莓一般有4~7個花芽,兔眼藍莓一般有3~8個花芽,花芽在節(jié)上以單生為主。進入結實期(第4年后)各種類藍莓的花芽分化期不同,南高叢藍莓在6月中下旬開始花芽分化,兔眼藍莓在7月上中旬開始花芽分化。到9月底至10月初,藍莓的花芽形態(tài)分化已經(jīng)完成,之后在低溫條件下進行生理生殖分化。
藍莓的開花期、結果期和果實成熟期因品種和氣候的不同而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品種藍莓的初花期基本上都在3月上旬,但盛花期有點差異,奧尼爾、夏普藍、薄霧、南大等南高叢藍莓的盛花期從4月初開始,持續(xù)到4月中旬左右,果實始熟期從5月中旬開始,持續(xù)到6月中下旬結束,而南高叢藍莓在其他區(qū)域的始熟期均在5月底,這進一步說明南高叢藍莓是比較適合在江西發(fā)展的;兔眼藍莓的盛花期從3月中下旬開始,持續(xù)到5月上旬,其初花期比南高叢藍莓更早,但其結果期更遲,到5月底果實才開始慢慢成熟,持續(xù)到8月初,持續(xù)時間長,這會給采摘帶來一定的困難。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北高叢藍莓在江西宜春也可以開花結果,而且其果實成熟期比較早,基本上在5月中上旬就開始成熟,持續(xù)時間大致1個月。這是北高叢藍莓首次在南方區(qū)域開花結果。另外,根據(jù)觀察,不同藍莓品種的花苞、花瓣、萼片都有一定程度的差異。
表2 不同藍莓品種的開花期及結果期月/日
2.3 不同藍莓品種的果實特點
調查結果(表3~表4)顯示:不同藍莓品種的結果量、單果重、單位面積產(chǎn)量、口感、果蒂痕、果粉均存在差異,其中平均單果重、單株結果量差異顯著。具體而言,南大、早藍、奧尼爾、薄霧等4個品種的果實較大,平均單果重均在1.60 g/個左右,其中以南大的平均單果重最大,為1.62 g/個;其次是梯芙藍、燦爛、藍豐,平均單果重為1.50 g/個左右;而園藍、都克、夏普藍等品種的果實較小,平均單果重為1.30 g/個左右,其中以藍光的平均單果重最小,僅為1.22 g/個。兔眼系列的園藍、燦爛,盡管平均單果重分別僅為1.36、1.51 g/個,但由于比較適合宜春地區(qū)的氣候、土壤環(huán)境,其單株結果量多,單株產(chǎn)量可以分別達到3.21和2.90 kg,折合單位面積產(chǎn)量分別達到712.62、643.80 kg/667 m2,居前2位,因此它們是值得推廣的品種。另外,當以鮮食為種植目的時,要求口感好、果大;根據(jù)此要求,南高叢藍莓奧尼爾為最佳鮮食藍莓品種,其單果最大可以達到4.70 g/個,平均單果重達到1.60 g/個,單株產(chǎn)量為2.24 kg,單位面積產(chǎn)量為497.28 kg/667 m2。都克、藍豐、早藍等品種的單株產(chǎn)量較低,沒有推廣價值。
2.4 藍莓撫育管護試驗結果
根據(jù)江西宜春土壤、氣候的特點,對藍莓品種燦爛的撫育栽培管理技術噴灌、培兜進行了試驗,結果見表5。試驗結果表明,對藍莓進行噴灌,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僅在苗期能提高藍莓的存活率,不噴灌和噴灌的藍莓存活率分別為87%、93%,但差異不顯著。培兜與不培兜的藍莓林分,2年生平均地徑分別為15.96、14.93 mm,冠幅分別為90.88、89.59 cm,差異均不顯著,表明培兜覆蓋技術對藍莓生長是必需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藍莓的地徑和冠幅,但效果并不明顯。
表3 不同藍莓品種的果實特征
表4 不同藍莓品種的單株產(chǎn)量及單位面積產(chǎn)量
表5 培兜覆蓋對藍莓生長量的影響
3.1 小結
本試驗研究結果表明:(1)南高叢藍莓、北高叢藍莓的盛花持續(xù)時間為20~30 d,果實始熟期基本上在5月中下旬,持續(xù)1個月時間,均屬于較早成熟的藍莓品種;兔眼藍莓的初花期更早,但盛花持續(xù)時間長達2個月左右,果實到6月底才開始成熟,果實成熟期可以持續(xù)到8月初。(2)南高叢藍莓奧尼爾、夏普藍,以及兔眼藍莓燦爛、園藍為適合在江西區(qū)域大面積推廣種植的高產(chǎn)優(yōu)質品種。其中園藍、燦爛的產(chǎn)量較高,達到643 kg/667 m2以上,果實中等大小,果粉少,果蒂痕小而干,有香味,稍甜,為耐儲藏可以長途運輸?shù)念愋?既適合鮮食又適合加工;奧尼爾平均單果重達到1.6 g/個,單位面積產(chǎn)量達到497 kg/667 m2,香味濃,口感好,是個非常適合鮮食的品種,市場價值大。(3)對藍莓進行噴灌的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僅在苗期能提高藍莓的存活率;培兜覆蓋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藍莓的地徑和冠幅,但效果并不明顯。
3.2 討論
在本試驗中,供試的13個藍莓品種均能夠在江西宜春完成其開花結果生活史,說明在江西進行藍莓引種栽培是可行的。自2009年開展藍莓引種與示范工作以來,江西藍莓品種開發(fā)得到了極大的發(fā)展,藍莓引種也一直以培育、選育優(yōu)良品種,保證豐產(chǎn)、優(yōu)質為中心,并以綜合利用加工工藝作為發(fā)展方向。但在江西省藍莓的栽培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自主藍莓栽培品種缺乏,在引種過程中存在急功近利的現(xiàn)象,這樣將會對未來的藍莓栽培推廣帶來極大的隱患。
此外,江西省藍莓的加工業(yè)與國內(nèi)外相比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因此今后要加大對藍莓深加工研究的力度,在藍莓活性成分的提取和利用上狠下工夫。面對藍莓生產(chǎn)日益規(guī)?;彤a(chǎn)業(yè)化的發(fā)展趨勢,今后有必要研究制定高產(chǎn)、高效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藍莓栽培技術標準,規(guī)范江西全省的藍莓栽培技術,為江西藍莓長足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 聶飛,韋吉梅,方品武.藍莓引種試驗及篩選研究[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07(14):16-23.
[2] 裴嘉博,李亞東,張琛,等.6個高產(chǎn)藍莓品種在上海地區(qū)的引種初報[J].落葉果樹,2016,48(2):27-29.
[3] 顧姻,賀善安.藍漿果與蔓越橘[M].北京:中國農(nóng)業(yè)出版社,2001:3-9.
[4] 聶飛.藍莓引種及豐產(chǎn)栽培技術[J].落葉果樹,2003(6):19-21.
[5] 史海芝,劉惠民.國內(nèi)外藍莓研究現(xiàn)狀[J].江蘇林業(yè)科技,2009,4(36):48-51.
[6] 商永亮,劉紅偉,張淑華,等.土壤進行增酸對藍莓引種栽培的影響[J].中國林副特產(chǎn),2010,106(3):35-36.
[7] 張連喜,李亞東.智利的藍莓產(chǎn)銷概況及主要栽培技術[J].世界農(nóng)業(yè),2006(1):46-47.
[8] 李亞東,劉海廣,張志東,等.我國藍莓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J].中國果樹,2008(6):68-71.
[9] 於虹,顧姻,賀善安.我國南方地區(qū)越橘栽培現(xiàn)狀及發(fā)展展望[J].中國果樹,2009(3):68-70.
[10] 韓彩靜,王文亮,陳相艷,等.響應面法優(yōu)化超聲波提取藍莓多酚工藝[J].南方農(nóng)業(yè)學報,2014,45(2):285-290.
(責任編輯:黃榮華)
Preliminary Report on Selection of Adaptable Blueberry Varieties in Jiangxi
LONG Gui-gen1, HUANG Zhi-yun1, CHEN Dong-yuan2,XU Guang-hui1, XIAO Zhi-yong1, YI Hong-ping3
(1. Yichun Municipal Institute of Forestry Sciences in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 China; 2. Institute of Horticulture, Ji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chang 330200, China; 3. Yichun Lanyu Organic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mpany Limited in Jiangxi Province, Yichun 336000, China)
In order to screen out the adaptable blueberry varieties in Jiangxi, the author tested the preserving rate, phenophase, fruit characters and yield traits of 13 introduced blueberry varieties in Yichun city, Jiangxi Provinc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eties Brightwell, Gardenblue, Sharpblue, O’Neal and Misty grew better than other varieties. Among these five varieties, Gardenblue and Sharpblue were suitable for juice processing, while Brightwell, O’Neal and Misty were suitable for both juice processing and fresh eating. After being introduced and cultivated for 4 years, Gardenblue obtained the highest fruit yield (712.62 kg/667 m2) among 13 varieties.
Blueberry; Introduction of variety; Jiangxi; Adaptability; Variety selection
2016-05-20
江西省科技廳計劃項目(20122BBF60132);中央財政林業(yè)科技推廣項目(JXTG[2015]-11號)。
龍桂根,男,從事林木育種與園林綠化研究工作。
S663.9
A
1001-8581(2016)11-0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