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梅,劉凌云,陳小華,黎艷芳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南院肝膽外科,廣東廣州510120
肝膽外科實施壓瘡程序化護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
王若梅,劉凌云,陳小華,黎艷芳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yī)院南院肝膽外科,廣東廣州510120
目的探討在肝膽外科壓瘡患者中實施程序化護理后的應用效果。方法在2014年3至今對該院肝膽外科中800例患者實施壓瘡程序化護理,同期選取肝膽外科中2011年3月—2013年3月未實施壓瘡程序化護理的800例患者,分析壓瘡程序化護理管理的方法,并對比實施前后護理管理效果與壓瘡發(fā)生情況。結果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在壓瘡漏報率、治愈率與發(fā)生率上均高于實施后,且實施前89.25%的患者滿意度也顯著低于實施后98.88%的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比實施前后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發(fā)現(xiàn),實施后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與壓瘡風險意識均優(yōu)于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差異明顯(P<0.05)。結論對肝膽外科患者積極實施壓瘡程序化護理,有效減少臨床壓瘡情況的發(fā)生率,提高治療效果與患者滿意度。極大程度的推動了醫(yī)療事業(yè),值得各科借鑒實施。
壓瘡;程序化護理管理;肝膽外科;方法;效果
隨著我國經(jīng)濟水平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對醫(yī)療水平與服務質(zhì)量也產(chǎn)生了更高的要求。肝膽功能的正常運轉直接關系到人體的日常作息,一般肝膽疾病尚無完全根治的方案,且手術治療也為大型手術,患者臥床時間較長,局部身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huán)受限,進而造成皮膚破潰等現(xiàn)象,一旦發(fā)生壓瘡,不僅干擾患者疾病恢復,同時也對護患關系造成影響,引發(fā)醫(yī)療糾紛等不良事件[1]。從肝膽外科患者的臨床治療現(xiàn)狀來看,患者的治療效果除了與主治醫(yī)生有直接關系之外,與護理人員的服務工作也是密不可分的,是患者能否恢復健康的重中之重[2]。因此,對壓瘡患者不但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療措施,對其實施針對性、程序化護理措施也是十分關鍵的環(huán)節(jié)之一。筆者將近5年來壓瘡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后的臨床效果進行對比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在2014年3月開始對我院肝膽外科中800例患者實施壓瘡程序化護理,另外選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未實施壓瘡程序化護理的800例患者做對照觀察,實施前800名患者中男性495例,女性305例,年齡26~81歲,平均年齡(57.5±10.3)歲;實施后800例患者中男性512例,女性288例,年齡29~83歲,平均年齡(59.5±8.4)歲,實施前后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另外選取本科室中24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質(zhì)量考核,其中女護士22名,男護士2名;年齡21~39歲,平均年齡(31.5±6.2)歲,主管護士6名,護師7名,護士11名。
1.2 方法
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肝膽外科中實施常規(guī)壓瘡護理措施;從2014年3月開始采取壓瘡程序化護理管理措施,主要包括護理管理評估、護理計劃、護理管理實施以及效果評價等方面,具體方法為:①建立壓瘡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帶領成立壓瘡護理小組,對肝膽外科中有壓瘡風險的患者集中做重點觀察,分析患者病情,并跟蹤記錄,對病情發(fā)生變化的患者及時上報,給出相應的指導意見。②危險性與壓瘡評估:采用braden壓瘡測量表評估患者發(fā)生壓瘡的危險性,由感覺知覺、潮濕、活動、移位、營養(yǎng)以及摩擦力和剪切力6個被認為是壓瘡發(fā)生的最主要危險因素組成,護理人員對新入院的患者進行首次評估,再根據(jù)其危險程度給予動態(tài)評估,評分較低,危險性越高的患者每日重復評估1次[3];壓瘡評估:對患者壓瘡的位置、范圍、性狀、數(shù)量以及傷口周圍是否存在疼痛感染現(xiàn)象,護士長根據(jù)調(diào)查情況及夜班護理報告對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評估,制定相應的處理措施。③實施計劃:對患者進行間歇式體位調(diào)整,緩解患者身體局部的壓力,每2 h協(xié)助其翻身變換體位1次,翻身時不可用力過猛,用枕頭對患者體位進行支撐,保證避開患者的骨突處,分散受壓部位的壓力?;颊咂脚P或側臥時,床頭抬高角度控制在30°以內(nèi);對局部皮膚進行按摩和熱敷,每日早晚溫水清洗皮膚,活動肌肉關節(jié),有助于患者血液循環(huán);對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時清理床單位,協(xié)助患者更換衣物,確保皮膚清潔干燥;使用支撐物、如泡沫床墊、氣圈等緩解患者受壓部位壓力,人體軟組織受壓發(fā)紅是人體自主產(chǎn)生的保護行為,若壓力消除后30 min仍存在發(fā)紅現(xiàn)象,說明軟組織已受傷,此時不可按摩會加深壓瘡現(xiàn)象;定期測量患者的血清蛋白,再根據(jù)患者病情狀態(tài),適當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并合理提供高熱量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則;心理護理:壓瘡護理的重點是預防,需要護理人員進行有效評估及相應的處理措施,患者的積極配合也十分重要。壓瘡護理小組人員負責向病區(qū)患者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告知其避免長時間局部皮膚受壓、潮濕引起壓瘡現(xiàn)象,以及壓瘡后出現(xiàn)不良影響,使患者對自身疾病與壓瘡之間的關系有基本的認知,掌握預防措施。護理人員利用親切耐心的問候性話語,與患者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消除其負面情緒,增加其治療依從性,能主動配合臨床醫(yī)生與護士工作。④落實崗位制度:臨床護理人員在壓瘡易患患者床邊填寫警示標志,進行一級評估,全面落實護理措施中的每一環(huán)節(jié),并詳細記錄;主管護師對患者皮膚進行全面檢查,對護理工作提出意見,進行二級評估;由護士長做全面檢查指導工作,開展討論會,總結護理工作中的不足與改進之處,發(fā)生意外情況及時上報領導,做三級評估。⑤評估考核臨床護理質(zhì)量:護理交接班的護理技術與護士對肝膽外科基礎護理的理論知識及掌握程度進行評估。每隔30d對壓瘡護理質(zhì)量進行評分考核,在根據(jù)評估情況進行分析,找出護理中出現(xiàn)的問題,予以解決,最后根據(jù)護理效果、護理過程中護理問題的解決程度和調(diào)整改進力度進行評價。
1.3 觀察指標
觀察壓瘡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后科室內(nèi)壓瘡發(fā)生率、治愈率以及漏報率進行對比。另外采用院內(nèi)自制的滿意度調(diào)查表進行觀察,調(diào)查表中滿分指標包括滿意:意指患者對于護士提供的治療與護理服務感到滿意,基本身心需求得到滿足;一般:患者提出可改進措施;不滿意:患者主訴護理過程存在一定不足之處[4]。最后對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與壓瘡風險意識進行考核,滿分均為100分。
1.4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
2.1 壓瘡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后壓瘡發(fā)生情況
壓瘡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在壓瘡漏報率、治愈率與發(fā)生率上均不及壓瘡實施后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對比壓瘡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后壓瘡發(fā)生情況[n=800,n(%)]
2.2 患者滿意度
實施前89.25%的患者滿意度顯著低于實施后98.88%的滿意度,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實施前后患者滿意度[n=800,n(%)]
2.3 護理人員工作質(zhì)量評估
程序化護理模式實施前護理人員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與壓瘡風險意識均落后于實施后護理人員,相比之下,實施后護理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均有顯著提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實施前后護理人員工作質(zhì)量評估[n=800,分,(s)]
表3 實施前后護理人員工作質(zhì)量評估[n=800,分,(s)]
項目理論知識壓瘡風險意識操作技能實施前實施后t值P值8 5 . 2 ± 7 . 3 9 2 . 8 ± 6 . 2 2 2 . 4 4 4<0 . 0 5 8 6 . 5 ± 9 . 2 9 3 . 4 ± 6 . 5 1 7 . 3 2 5<0 . 0 5 8 7 . 3 ± 6 . 4 9 3 . 5 ± 5 . 2 2 1 . 2 6 6<0 . 0 5
肝膽外科患者在接受治療時,以長期臥床休息為主,極易誘發(fā)壓瘡的可能。壓瘡又稱為壓力性潰瘍,因長時間局部受壓,造成該部位的血液不循環(huán)或循環(huán)障礙,使得患者該皮膚組織失去其正常功能,皮膚發(fā)生潰爛、壞死,常出現(xiàn)在昏迷或或癱患者身上,是長期臥床患者的頭號殺手[5]。肝膽外科治療中,壓瘡的發(fā)生對患者病情恢復和治療預后有極大影響,給臨床護理工作也帶來巨大挑戰(zhàn),因此,在患者治療的同時,實施高質(zhì)量的護理措施極為重要[6]。該文所研究的壓瘡程序化護理管理,首先要提高護理人員的護理意識,加強對肝膽外科患者的綜合護理,通過護理評估、制定計劃到程序化護理管理的實施,有關學者研究表明,程序化護理管理模式結合正確合理的護理措施可顯著降低患者壓瘡的發(fā)生率,不僅提高護理人員學習有關壓瘡知識的積極性,同時也推動了院內(nèi)做壓瘡科研的動力[7]。
該研究在肝膽外科中采取壓瘡程序化護理的管理方法,將壓瘡程序化護理與傳統(tǒng)護理管理模式相比,實施程序化護理后肝膽外科患者護理效果得到顯著改善,一方面,在壓瘡漏報率、壓瘡治愈率上,實施后均顯著降低,壓瘡發(fā)生率也從3.88%降至0.00%,另一方面,肝膽外科患者對護理模式的滿意度也從89.25%上升至98.88%,護患糾紛事件發(fā)生率降低,護理人員的壓瘡風險意識、業(yè)務水平等相比程序化護理實施前均有顯著提高。
綜上所述,加強外科患者的壓瘡管理是預防并降低肝膽外科患者發(fā)生壓瘡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采用程序化管理的方式可加強醫(yī)護人員對患者壓瘡的管理,主動預防壓瘡,降低肝膽外科患者壓瘡發(fā)生的概率,有利于提高肝膽外科的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病情恢復,減少住院時間,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及意義。
[1]周舸,胡迪,黃麗紅,等.8例急性大面積肺栓塞的急救和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1):976-977.
[2]顏喜梅.老年急性肺栓塞患者的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2, 27(19):1817-1818.
[3]黎金玲,胡敏,孫春燕,等.肺癌合并肺栓塞患者溶栓抗凝的觀察與護理[J].上海護理,2013,13(4):39-41.
[4]李秀珍.急性肺栓塞的預防及護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 2011,26(5):476-477.
[5]蔡國英.肝膽外科壓瘡程序化護理的實施及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3,29(11):43-44.
[6]胡彥宇.肝膽外科實施壓瘡程序化護理管理的方法及效果分析[J].內(nèi)蒙古中醫(yī)藥,2014,33(8):69-70.
[7]彭全英.壓瘡程序化護理管理在老年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0):2447-2449.
Method and Effect of Nursing Management of Pressure Ulcer i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WANG Ruo-mei,LIU Ling-yun,CHEN Xiao-hua,LI Yan-fang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Sun Yixian Memorial Hospital,Zhongsha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 Province, 510120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rogrammed nursing care in patients with pressure ulcer i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Methods In 2014 3 so far in our hospital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bedsore procedure nursing 800 patients,800 patients were selec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from March 2011 to March 2013 did not implement the procedure nursing of pressure ulcers,pressure ulcers analysis method of procedural nursing management,the occurrence and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effect of pressure sore.Results The procedure nursing 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ssure sore in missing rate,cure rate and the incidence rate was higher than that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irst 89.25%patients satisf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satisfaction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98.88%,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flat business compared to the water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taff found that after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staff the theory of knowledge,skills and awareness of pressure ulcer risk procedure nursing were better than before,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 The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pressure sore i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linical pressure ulcers,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Greatly promote the medical career and is worthy of reference for implementation of subjects.
Pressure sore;Programmed nursing management;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Method;Effect
R24
A
1672-5654(2016)12(a)-0043-03
10.16659/j.cnki.1672-5654.2016.34.043
2016-09-04)
王若梅(1971.4-),女,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肝膽外科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