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佳文
“中國人來了,他們渴望并購我們的游戲公司?!边@種“狼來了”式的獨白最近頻頻出現在西方媒體報道中。2016年以來,游戲產業(yè)已成為中國資本在海外收購所涉金額最多的領域之一。不僅是中國游戲公司,非游戲行業(yè)的中國資本也開始涉足海外游戲公司的收購,在海外刮起一陣旋風。不過,風光背后也有隱憂,中資企業(yè)需要面對這些游戲公司無法持續(xù)產出爆款游戲的問題。而西方游戲產業(yè)人士也恐懼,中方持續(xù)挖角西方游戲內容和技術人才,會威脅西方在創(chuàng)意游戲內容生產方面的主導地位。
擁有5.6億游戲玩家的中國早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游戲市場,但這個市場如今面臨著游戲內容嚴重供不應求的問題。這讓急欲挖一桶金的中國資本開始將目光轉向海外。
數據顯示,2016年,游戲產業(yè)已成為中國資本在海外收購所涉金額最多的領域之一。比較典型的事例包括,2016年初,中國網絡游戲發(fā)行商游族網絡以8000萬歐元(877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德國游戲制造商Bigpoint。2016年10月,巨人網絡宣布將以305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以色列游戲廠商Playtika。
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互聯網巨頭騰訊今年6月以86億美元收購了芬蘭移動游戲公司Supercell 84.3%的股權。此前,騰訊已經收購了《英雄聯盟》制造商Riot Games,并擁有《戰(zhàn)爭游戲》制造商Epic Games和《魔獸世界》制造商動視暴雪的部分股權。動視暴雪去年已經以6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糖果傳奇》制造商King Digital Entertainment。
杰格克斯首席執(zhí)行官羅德·庫森斯表示,大家都在瞄準東方市場
除了游戲廠商之外,非游戲行業(yè)的中國資本也開始涉足海外游戲公司的收購。今年9月,在國內主要從事傳統(tǒng)行業(yè)的中技控股對外宣布,擬以16.32億元人民幣收購宏投網絡51%的股份,后者持有英國游戲廠商杰格克斯的全部股份。
分析師認為,這只是中國資本參與海外游戲產業(yè)并購的開端。
技術和媒體投資咨詢公司Code Advisors合伙人艾凡·巴特表示,海外游戲公司對中國投資者具有吸引力,一個原因是以騰訊和巨人網絡為代表的中國游戲廠商希望通過注資或收購外國游戲品牌來打開海外游戲市場。
另一個原因是,被收購的游戲公司大多數擁有可觀的營收,能夠在最短時間內為中資企業(yè)實現盈利。而且,相比在中國A股上市的中國游戲公司,外國游戲公司的估值往往更低。以被巨人網絡收購的Playtika為例,該公司2014年、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營收分別為33.08億元、45.47億元和29.77億元,凈利潤更是高達6.51億元、10.67億元和7.33億元。專家認為,Playtika收入和凈利潤呈遞增趨勢是吸引巨人網絡收購的最大原因。
騰訊以86億美元的高價收購Supercell曾引發(fā)爭議,但考慮到Supercell的掙錢能力,騰訊寧愿“借錢”也堅持收購頗為順理成章。2015年,在《部落沖突》、《海島奇兵》和《卡通農場》三個爆款游戲助推下,Supercell營收23.26億美元,凈利潤9.64億美元,收入和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7%和63%。2016年,Supercell新作《皇室戰(zhàn)爭》再次在全球各大暢銷榜霸榜,月均收入1億美元左右,讓Supercell成為名副其實的“瘋狂賺錢機器”。此外,按照騰訊的收購價,Supercell當時的估值為102億美元,這與中國游戲公司的估值水平相比絕對算是一筆劃算的交易。
那么,為什么西方游戲公司愿意接受來自中國的收購?鮑爾德頓資本合伙人羅伯·馬菲特認為,許多中型的游戲開發(fā)商意識到,要進入快速增長的亞洲市場,他們需要與中國公司建立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
Supercell選擇騰訊,就是相信騰訊“可以讓公司取得重要的跳躍式發(fā)展”?!爸袊挠螒蛲婕沂侨蜃疃嗟?,”Supercell總裁伊卡·帕納寧說,“騰訊的平臺覆蓋用戶量超過10億,單獨非重復用戶超過3億。我們還可以通過騰訊的社交平臺探索更多的社交玩法”。
資本與技術互補,也西方游戲廠商選擇和中國資本聯手的重要原因。雖然游戲產業(yè)營收可觀,但該產業(yè)對資金的需求比較大?!皩Υ蠖鄶涤螒驈S商來說,僅有幾款產品不足以撐起公司的產業(yè)鏈,很容易在市場競爭中被淘汰。所以,很多游戲公司一年至少會研發(fā)10余款游戲,寄望于其中一個成為爆款,而這就對公司的資金提出了要求?!?馬菲特說。
杰格克斯首席執(zhí)行官羅德·庫森斯補充說,從零開始開發(fā)一款新游戲需要耗費500萬美元~1億美元不等的成本。“資本卻恰恰是中國公司現有資源中比較充足的部分,要知道中國可是世界上最大的游戲市場?!?/p>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ewzoo的統(tǒng)計,2016年,中國游戲市場估值達到了244億美元(1521億元人民幣),并且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數據公司App Annie最近的一份報告還顯示,在全世界的移動游戲玩家中,中國用戶在游戲上的平均消費遠高于美國、英國和韓國?!斑@足以證明,中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市場?!睅焐拐f。
進入中國市場,海外游戲公司也面臨著水土不服的問題。英國游戲公司杰格克斯主要以視覺效果豐富的PC端游戲聞名,但中國市場更偏愛移動端游戲,杰格克斯游戲工作室只能從PC端向移動端轉型。
“雖然智能手機的處理能力每年都在增強,但我們仍然需要重新設計游戲,并重新調整現有的移動資產,”庫森斯說,“游戲在智能手機端和在PC端的體驗是完全不一樣的?!?
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fā)數款用于移動端的短格式游戲,其中一款名為《艾德爾冒險》,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推出市場。庫森斯希望通過這款游戲找回RuneScape原來的玩家?!八麄冎性S多人可能年過三十,結了婚生了孩子,現在只有時間在手機上玩游戲?!彼f,“我們想‘喚醒他們,接著他們會向自己的孩子介紹游戲。移動端還將為我們提供新的用戶數據?!?/p>
不過,艾凡·巴特指出,杰格克斯和其他主要基于PC端的游戲公司前景不明朗?!澳壳?,我們沒看到多少成功的故事,”他警告說。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杰格克斯和它的中國老板忙著到處挖角手游開發(fā)人才。
雖然移動端游戲不是唯一的掙錢路子,但PC端游戲市場的增長速度遠落后于移動端游戲市場。Newzoo的數據顯示,2016年,移動端游戲占全球應用市場448億美元產值中的82%,市場規(guī)模約為369億美元,其中中國移動端游戲市場產值達到100億美元,遠超過美國、日本、韓國等國家。
除了西方游戲公司,中資企業(yè)也將觸角伸向日本和韓國。傳統(tǒng)上,由于語言、文化差異,中日韓游戲市場彼此分離,但如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異花授粉”的例子。比如,騰訊兩年前就以10億美元收購了由韓國Smilegate公司開發(fā)的游戲《穿越火線》。
廣泛參與海外游戲產業(yè)并購,中資企業(yè)的前景看似一片美好,但美好之下也有隱憂。首先,海外游戲廠商和中國資本的磨合本身就存在風險,比如,騰訊之前投資的不少海外公司都面臨再難出新精品游戲的情況。
中資企業(yè)還要擔心的是,手游公司的成績不穩(wěn)定,大起大落的公司居多,Zynga、Rovio和阮哈東都是前車之鑒。前兩者分別開發(fā)出爆款游戲《快樂農場》《憤怒的小鳥》后,都未能重復現象級產品的成功,市值最高下降80%。阮哈東憑借一人之力完成的《Flappy Bird》轟動一時,但他如法炮制的第二款游戲《Swing Copters》就沒有這么好的運氣。
中國資本在海外挖角游戲內容和技術人才,西方游戲界對此也保持高度警惕。視頻游戲咨詢公司Gamesbrief主管尼古拉斯·羅威爾認為,中資企業(yè)的崛起和中國游戲市場的擴大對西方在創(chuàng)意游戲內容方面的主導地位構成了威脅?!爸袊螒蚴袌鰧热莸男枨蠓浅M?,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生產創(chuàng)造性內容方面的成長,”他說,“西方以后可能會被遠遠拉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