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郁
摘 要:籃球作為中學最受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能素質、反應能力、組織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拼搏精神。本文結合本人的教學經驗談談中學籃球教學的現狀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農村中學;籃球教學;理論現狀;發(fā)展對策
一、中學籃球教學理論
中學籃球教學是合理運用籃球開展體育運動的技術,從而協(xié)同開展“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為了在教學過程中達到籃球教學目的,得到滿意的教學效果,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因材施教。
中學籃球教學要結合中學生的特點。了解、運用、鞏固籃球運動技術的過程也是練習者對籃球技術原理、技術動作、動作方式、名稱、作用等知識的學習過程。質量高的學習過程對訓練者掌握與運用正確技術動作的意義是十分深刻的。
對籃球戰(zhàn)術實戰(zhàn)規(guī)律的認知依賴于訓練者對賽事中籃球攻守戰(zhàn)術配合規(guī)律的掌握水平。這種學習過程的實質是讓訓練者通過對運動實戰(zhàn)的分析,學習經驗,并在之前的經驗基礎上做出判斷、決策和反應。這非常有益于籃球基本戰(zhàn)術配合規(guī)律的教學,對了解、掌握和提高籃球戰(zhàn)術的運用能力也十分有益。
二、中學籃球教學現狀
一些人認為,學生去打籃球就是在玩,不如把時間用在文化課的學習上,而沒有意識到籃球運動對學生各方面發(fā)展的作用;不少學校對中學籃球教學、訓練的重視不夠,教學訓練經費不到位,場地、運動器材設施不能滿足上課和訓練的要求;還有一些體育教師把籃球課當成是為學生調節(jié)放松、幫助其學習文化課的輔助課程;教學不夠系統(tǒng)等。由于受到社會、家庭及其他因素影響,加之參與籃球運動會占用一定時間,導致一些學生參與籃球運動時的積極性也不高,從而使此項運動開展受到影響。簡而言之,現今中學籃球的教學現狀不佳,一些同學喜愛籃球卻對上籃球課沒興趣,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面對這樣的情形,實行新模式、新理念的籃球教學勢在必行。
三、中學籃球教學發(fā)展對策
中學籃球教學改革要緊緊圍繞籃球運動的本質特征來進行,籃球課堂教學不能偏離這一目標,這樣才能增強籃球教學在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指導意義。這是因為籃球運動的本質核心就是投球得分,投球的準確性是一個球隊獲取勝利的基礎。
1.籃球教學需突出對學生個性化的培養(yǎng)
身段嬌小卻行動矯捷的學生,應多訓練后衛(wèi)技術,而不應訓練中鋒技術動作;身形較大的同學則可以多訓練籃下技術,而不是中遠段距離的投籃。唯有如此,才能讓同學們都能夠根據自身特點,在籃球賽場上找準位置,訓練時才能夠積極地投入,教學效果才會更理想。
2.采用一些適合中學生的訓練方法
基本技術組合練習法是指籃球訓練中讓學生強化移動過程中的支配球和控球能力練習,對一些繁雜的動作采取由分解到整合、由無球到有球、從靜止到活動之間的多種形式的逐層分解訓練。與此同時,按照基本技能的訓練和運用練習要求,還要讓學生掌握大量動作要領等,使學生在綜合演練和實戰(zhàn)模擬過程中提高基本技能。
3.提高學生的籃球運動參與意識,提高運動趣味性
提高學生對籃球運動的視覺感受。在教授之初,體育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些籃球明星們參加賽事的精彩片段,使同學們體會到籃球是一項令人愉悅的運動,從而認真學好每一堂籃球課。也可以通過小競技賽事以提高學生學習籃球運動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在課堂教學進行到高潮階段,教師可以多安排小型的競技比賽,使同學們可以在相互競爭中逐步產生成就感、收獲感和喜悅感。與此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和喜好編排籃球運動節(jié)目和游戲,使學生可以自由地發(fā)揮想象,從而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的實踐能力有所提高,培養(yǎng)他們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
在籃球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個體差異,滿足學生對知識的多樣化需求,提高學生訓練的積極性,讓籃球運動真正成為受同學們喜愛的體育運動,使籃球教學成為推動學生提高運動技能的重要載體。
參考文獻:
[1]賴天德.中國學校體育改革評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薛 嵐,金賽英.我國籃球運動理論的若干基本問題[J].體育與科學, 19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