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下脛腓鎖定鈦纜與螺釘的生物力學比較

      2016-12-12 05:05:02姚樹智劉松春苗旭漫
      中國實驗診斷學 2016年11期
      關鍵詞:固定裝置微動腓骨

      姚樹智,劉松春,左 浩,劉 磊,白 洋,苗旭漫

      (解放軍208醫(yī)院骨科中心,吉林 長春130062)

      ?

      下脛腓鎖定鈦纜與螺釘的生物力學比較

      姚樹智,劉松春,左 浩,劉 磊,白 洋,苗旭漫*

      (解放軍208醫(yī)院骨科中心,吉林 長春130062)

      在臨床上,較嚴重的踝關節(jié)骨折經常合并下脛腓聯(lián)合的損傷。為達到早期功能鍛煉的目的,手術治療仍是這類病人的有效治療手段。固定下脛腓聯(lián)合目前最常用的是全螺紋螺釘固定,屬于堅強固定,無法保證下脛腓聯(lián)合在各方向的微動,在負重前還需要手術取出固定下脛腓聯(lián)合的螺釘,增加一次手術的風險,又加重患者經濟負擔。在充分分析各種固定方法的優(yōu)缺點的基礎上,筆者設計出下脛腓鎖定鈦纜固定裝置(專利號ZL201220440579.X),更符合下脛腓聯(lián)合的生理狀態(tài),可以作為治療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的有效手段。本實驗擬觀察下脛腓鎖定鈦纜固定裝置的生物力學性能,從分離位移及抗分離載荷兩方面評價其抗失效性能,并與拉力螺釘內固定進行比較。

      1 材料與方法

      1.1 下脛腓鎖定鈦纜固定裝置的結構 下脛腓鎖定鈦纜固定裝置的核心是靠鈦纜固定下脛腓聯(lián)合,借助外側卡塊及內側鎖塊將鈦纜固定,可配合腓骨接骨板使用,也可單獨應用于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該裝置符合下脛腓關節(jié)的生理特性,既有足夠的橫向強度,又有旋轉及前后、上下方向的微動,符合踝部生物力學特點,跨四皮質固定可以保證固定強度,能夠克服拉力螺釘各方向堅強固定帶來的斷釘等并發(fā)癥(見圖1)。經前期生物力學測試,該裝置可避免堅強固定的應力遮擋,固定后即可提供足夠堅強的橫向抗分離作用。待損傷愈合后與接骨板一同取出,免除提前取釘的手術,即使固定幾個月后鈦纜斷裂,下脛腓韌帶已經牢固愈合,并且由于內外側跨四皮質固定,取出內固定也非常簡單。

      圖1 下脛腓鎖定鈦纜固定裝置

      1.2 標本制作和分組 取12個成人尸體小腿標本,左側6個,右側6個,經大體觀察及X線透視均證實無骨質破壞和結構異常。標本均從脛骨結節(jié)處水平截斷,脛腓骨近側斷端包覆牙托粉使其平整并與小腿長軸垂直,剝離踝部軟組織,保留踝關節(jié)周圍韌帶,切斷內踝三角韌帶深層,在距外踝尖8 cm處截斷腓骨,并向遠端切開骨間膜及下脛腓聯(lián)合韌帶,制做旋前-外展型Ⅲ度踝關節(jié)骨折模型,腓骨骨折處用接骨板固定,在距脛關節(jié)面上方3 cm處由腓骨向脛骨水平鉆孔,且與冠狀面成30度夾角。鈦纜組用自行研制的下脛腓鎖定鈦纜固定,螺釘組擰全螺紋螺釘固定。每組標本再隨機分為A、B組,各3個,B組分別進行10 000次充分屈伸活動模擬疲勞失效。所有標本制作均由同一臨床骨科醫(yī)生完成。生物力學測試均在吉林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力學實驗中心SCC-44100電子萬能試驗機上完成。踝關節(jié)取背伸10°體位,制作專門足墊,對所有標本進行壓力-分離試驗,每個標本加載3次,結果取均值。最后對所有標本行抗分離載荷試驗。分析比較2種方案的抗失效生物力學性能。所有標本制作后保存在零下20℃低溫冰箱,實驗開始前5小時取出室溫下緩慢復溫。

      1.3 壓力-分離實驗 本實驗主要檢測固定裝置的橫向穩(wěn)定性(見圖2)。在下脛腓聯(lián)合處的脛骨及腓骨上安裝豎直金屬卡塊,以百分表頂住卡塊,上下滑動標本并調整卡塊使其互相平行,將標本安裝于SCC-44100電子萬能試驗機上,足底墊足墊保持背伸10°體位,在實驗開始前,每具標本預先加載5次以消除韌帶蠕變?;A加載壓力100N,保證標本固定,安裝百分表,記錄基礎讀數,然后垂直加載200N、400N、600N、800N。各組均采取同樣的實驗方法實驗條件和加載負荷,加載后用百分表測量不同載荷下的分離位移值,每個標本加載三次,記錄每次分離值并與基礎讀數求差值,做為該次測量的值,三次測量的平均值做為該標本的實驗值。每組標本測量后將資料計入統(tǒng)計數據,得出均值及標準差,并做方差齊性分析。

      1.4 最大分離載荷實驗 在各標本下脛腓聯(lián)合處安裝分離鉤,在SCC-44100電子萬能試驗機上逐漸加載分離拉力,直至固定失效下脛腓聯(lián)合處完全分離(見圖3),記錄最大分離載荷值。每個標本測量后,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圖2 壓力-分離實驗

      圖3 最大分離載荷試驗

      2 結果

      2.1 各組壓力-分離實驗的結果 各組標本在背伸10°體位下進行壓力-分離加載,測得分離值,經方差齊性分析,各組間方差的差別無統(tǒng)計意義,說明總體方差相等,可以進一步應用。

      表1 各組壓力-分離變化值(與基礎壓力100N時比)

      注:與鈦纜A組相比,鈦纜B組數值無統(tǒng)計意義差異;與螺釘A組相比,螺釘B組(1)P<0.05.

      通過比較表1中數值,可以發(fā)現(xiàn),不同壓力下鈦纜A組及鈦纜B組的壓力-分離值無統(tǒng)計意義的差異;而螺釘組除200N壓力外,螺釘B組的壓力-分離值均比螺釘A組增大且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也就是說經模擬疲勞失效試驗后,下脛腓鎖定鈦纜的壓力-分離值并沒有明顯變化,而螺釘組則明顯增大,說明在抗疲勞分離特性方面,下脛腓鎖定鈦纜要優(yōu)于傳統(tǒng)下脛腓拉力螺釘。

      2.2 最大分離載荷實驗的結果 見表2。將記錄的分離載荷值首先經方差齊性分析,各組方差的差別無統(tǒng)計意義,說明總體之差相等,可以進一步應用。

      表2 最大分離載荷值

      注:縱向,與鈦纜A組相比,螺釘A組(1)P<0.05,與鈦纜B組相比,螺釘B組(2)P<0.01;橫向,鈦纜A組與鈦纜B組相比無統(tǒng)計意義差異(P>0.05),與螺釘A組相比,螺釘B組(3)P<0.05

      經模擬疲勞失效試驗后,鈦纜B組與鈦纜A組相比,最大分離載荷值無統(tǒng)計意義差異,而螺釘B組則較螺釘A組明顯下降(P<0.05),說明鈦纜固定下脛腓聯(lián)合比拉力螺釘固定具有更好的抗疲勞性能。實驗中鈦纜結合接骨板固定后,給予最大拉應力時是鈦纜最終斷裂導致固定失效的,而拉力螺釘固定是螺釘與脛骨之間的松脫導致失效,這也是鈦纜組的最大分離載荷均大于螺釘組的原因??梢钥闯?,下脛腓鈦纜固定比傳統(tǒng)螺釘固定具有更大的橫向抗分離性能,且抗疲勞性能也優(yōu)于螺釘固定。

      3 討論

      踝關節(jié)損傷約占全身骨關節(jié)損傷的四分之一,其中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發(fā)生率最高可達10%以上,多與骨折脫位合并損傷,也可單獨發(fā)生。脛骨、腓骨下端的內外踝及距骨是構成踝關節(jié)的骨性結構,下脛腓聯(lián)合韌帶則是維持踝關節(jié)穩(wěn)定的重要結構之一。如果下脛腓聯(lián)合有分離,踝穴的寬度增加,使距骨在踝穴內活動度增加,即可造成踝關節(jié)不穩(wěn)定。臨床上常見的下脛腓聯(lián)合分離伴腓骨下端骨折會導致踝關節(jié)嚴重失穩(wěn),這時必須將腓骨下端骨折及下脛腓關節(jié)正確復位、牢固固定,以充分滿足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與負重要求;另一方面,正常下脛腓聯(lián)合是一個微動關節(jié),在踝關節(jié)從跖屈到背伸,踝穴寬度可增加1.5 mm,并可有5°-6°的旋轉[1],而在踝關節(jié)正?;顒訒r,腓骨還有相對脛骨向遠端的位移,這種解剖特點決定了其固定方式的特殊性。陳大偉等研究也證實,下脛腓聯(lián)合為微動關節(jié),遠端腓骨相對運動與踝關節(jié)體位及受力方式有關,臨床治療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需考慮其生理微動性[2]。

      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下脛腓拉力螺釘,屬于堅強固定,在固定早期可提供足夠的抗分離拉力;但其缺點也是堅強固定,固定后無法保證脛腓骨間各方向的微動,隨著康復過程中踝關節(jié)的活動,其釘-骨界面會逐漸出現(xiàn)松動,其抗分離性能也隨之降低,數月后出現(xiàn)斷釘的情況亦不少見,因此要求臨床醫(yī)生在下脛腓韌帶愈合后、病人完全負重前要手術取出下脛腓拉力螺釘,這就增加了一次手術痛苦及手術風險。在臨床上,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的治療方法還有可吸收螺釘、拉環(huán)、絆鈕扣鋼板等,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早期折斷、拉力不足、安裝不便及應用局限等不足。臨床上治療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時應重視下脛腓聯(lián)合解剖特點,兼顧牢固固定和局部微動的方法將是更合理、更有利于功能恢復的治療手段。我們創(chuàng)造性地將醫(yī)用鈦纜應用于下脛腓聯(lián)合的固定中,設計了下脛腓鎖定鈦纜固定裝置,充分發(fā)揮鈦纜柔韌、堅固的特性,既能保證橫向的固定強度,又允許下脛腓間有縱向及旋轉微動。有文獻表明,鈦纜與傳統(tǒng)鋼絲相比,其拉力強度、抗疲勞能力及抗磨損程度均明顯增強,分別是同直徑鋼絲的3-6倍和9-48倍[3]。

      本實驗采用鈦纜固定下脛腓聯(lián)合損傷,并與傳統(tǒng)螺釘固定進行對比測試,觀察模擬疲勞失效試驗對不同固定方法的影響。分析實驗數據可以發(fā)現(xiàn),下脛腓鈦纜固定比傳統(tǒng)螺釘固定具有更大的橫向抗分離性能,同時局部微動的非剛性固定特點使其抗疲勞失效性能亦優(yōu)于傳統(tǒng)下脛腓拉力螺釘,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1]毛賓堯.踝足外科學[M].第2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399.

      [2]陳大偉,李春光,李 兵,等.下脛腓聯(lián)合相對運動生物力學研究[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5,36 (1):57.

      [3]葉添文,李 陽,歐陽躍平,等.醫(yī)用鈦纜在髕骨粉碎性骨折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09,17(4):268.

      吉林省衛(wèi)生計生委課題(2014ZC048)

      1007-4287(2016)11-1920-03

      姚樹智,醫(yī)學博士,副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創(chuàng)傷骨科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2016-02-14)

      *通訊作者

      猜你喜歡
      固定裝置微動腓骨
      食管癌患者兩種固定裝置擺位誤差及計劃靶區(qū)外擴值探討
      基于RID序列的微動目標高分辨三維成像方法
      雷達學報(2018年5期)2018-12-05 03:13:08
      基于稀疏時頻分解的空中目標微動特征分析
      旋轉滑動式全程監(jiān)控攝像機固定裝置
      一種無偽影小動物頭部成像固定裝置的設計
      微動橋橋足距離對微動裂紋萌生特性的影響
      經腓骨前方外側入路結合外固定架治療Gustilo Ⅲ型脛腓骨遠端骨折的方法及其療效
      腓骨皮瓣加外固定器修復脛骨缺損伴小腿軟組織缺損
      排水采氣旋流器的固定裝置設計
      機械工程師(2015年9期)2015-02-26 08:38:11
      基于DMFT的空間目標微動特征提取
      武陟县| 长宁区| 金沙县| 临沧市| 忻州市| 宿迁市| 昭苏县| 岳普湖县| 木兰县| 长兴县| 临沂市| 始兴县| 大姚县| 凤翔县| 吉隆县| 通海县| 安塞县| 临沭县| 吴江市| 彰武县| 锡林郭勒盟| 利川市| 惠来县| 新安县| 临安市| 屏边| 铜川市| 万州区| 武宁县| 吴忠市| 石首市| 东乌珠穆沁旗| 大同市| 定结县| 肥西县| 拉孜县| 龙胜| 太康县| 新闻| 博罗县| 外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