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 陳運槐
(江西贛州會昌縣采茶歌舞劇院,江西贛州 342600)
淺談贛南采茶戲表演藝術的基本動作和要求
王淑 陳運槐
(江西贛州會昌縣采茶歌舞劇院,江西贛州 342600)
戲劇演員要求基本功扎實,努力尋找一種切合于戲劇表演藝術的性格化訓練成了戲劇演員提升其綜合表演能力的關鍵點,在我國各種民間戲劇中,由于其地域、文化、人文品性的不同, 所體現(xiàn)的戲劇人物性格也截然不同。贛南采茶小戲因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等特征, 具有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 尤其是以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為主體的“三大表演技巧”具有濃郁的人物性格體現(xiàn), 在我國眾多戲劇中獨樹一幟。
戲劇表演 生活刻畫 動作要求 服務百姓
會昌縣采茶歌舞劇院建樹五十多年來,他們有跌蕩放誕、有升沉,有喜悅、有辛酸,但非論是在什么情形下,全院上下始終團結一心,走 “以有為爭有位” 的成長之路,堅持表演、堅持自立立異、堅持打造藝術精品,慢慢使一個瀕臨癱瘓的劇團,成長成軟硬件齊全、藝術人才云集,在全市、全省甚至全國都有必然聲望的藝術劇院。他們的全力,獲得了群眾的贊許、率領的必定,也是以多次獲得國家級、省、市有關部門的獎勵。更為可喜的是,由他們自立創(chuàng)作的多個劇目還在國家級和省級的調演中榮獲大獎。其中2003年,創(chuàng)作演出的采茶小戲《姐妹招商》在中國博興國際小戲藝術節(jié)上,采用具有贛南特色的“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為主體的“三大表演技巧”演出,獲得專家評委的好評,一舉榮獲銀獎。劇院獲獎劇目不斷踴現(xiàn),小戲《連心橋》獲第五屆全國小戲小品大展作品金獎、《姑嫂勸賭》獲“中國江南文化節(jié)”全國小戲小品大賽優(yōu)秀劇目獎,《鴛鴦樹》獲得江西省第三屆藝術節(jié)劇目一等獎。
采茶小戲的創(chuàng)作手法采用幽默風趣的喜劇風格、短小精悍的“三角班”格式,運用矮子步、扇子花、單袖筒及模仿動物形象的表演藝術,活潑明快、優(yōu)美抒情的民歌體音樂,配以二胡正反弦與民間鑼鼓的伴奏形式,加上頭帶一把抓(羅帽)、身穿三花衣、腰系白堂裙、腿穿燈籠褲的獨特服飾,構成了贛南采茶戲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和鮮明的地方風格而深受客家人的喜愛。采茶小戲的表演,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精煉、明快、靈活,追求反映生活的深刻,表現(xiàn)人物的鮮活和細節(jié)的真實。贛南地區(qū)廣闊的自然環(huán)境和多彩的地理風貌,以及南方人的熱情、直爽、樂觀、是南方小戲發(fā)育和成長的土壤,成為祖國戲劇百花園中姹紫嫣紅的山茶花。
在采茶戲表演藝術中,作為舞臺表演藝術的一種,同樣存在高難度的問題,相比較其他舞臺表演藝術,采茶小戲作為用演唱、表演溶為一體的藝術,顯然具有明顯的弊端。它需要演員有過硬的基本功底,唱、做、念、打樣樣都會,不像話劇演唱一樣,直觀地把演員的心理訴求呈現(xiàn)在舞臺,傳達給觀眾。因此,在種種弊端面前,戲劇演員要求基本功扎實,努力尋找一種切合于戲劇表演藝術的性格化訓練成了戲劇演員提升其綜合表演能力的關鍵點。在尋求方法的同時,我們會發(fā)現(xiàn), 在我國各種民間戲劇中,由于其地域、文化、人文品性的不同,所體現(xiàn)的戲劇人物性格也截然不同。贛南采茶小戲因其獨特的地域、文化等特征, 具有很典型的人物性格特征,尤其是以矮子步、單袖筒、扇子花為主體的“三大表演技巧”具有濃郁的人物性格體現(xiàn),在我國眾多戲劇中獨樹一幟。
采茶戲獨具特色的矮子步是三大表演技巧之一,有高樁、中樁、矮樁,表演者右手持扇在頭上、胸前或腰間舞扇子花,左臂舞水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擺動,以跳躍節(jié)奏行走,表現(xiàn)人們生活中的行走、上山、下坡等,矮子步是男角的戲劇基礎,動作千變萬化,其本身是一個綜合體,包括了動作的輕重緩急、高低大小的鮮明對比。茶女摘滿茶籃要隨時倒入茶簍,茶郎如不雙腿半蹲,茶女則不能倒茶入簍,天長日久,這種生活的自然形態(tài),經過歷代采茶藝人的藝術再創(chuàng)作,形成了矮子步 。獨具特色的矮子步夸張得體,風趣幽默,具有很強的藝術表現(xiàn)力。
而單水袖表演技巧別具一格,在一般的戲曲藝術中的水袖,或長或短,都是雙水袖,而贛南采茶戲中卻是單水袖。相傳采茶戲的傳人,被困在四川峨眉山上,山林茂密,迷途難返,此時,突然來了一只黃狗,默默在前面帶路,引他下山,傳人感恩不盡,特把左袖加長,以似狗尾,并模仿狗尾搖擺的姿態(tài),編出各種水袖動作。單水袖動作非常豐富,有抓袖、遮陽袖、繞肩袖、腋下袖、穿針引線袖、花籃袖、拜年袖、纏腰高拋袖等等,表演時有 “擺動像狗尾,站勢吊馬腿,游走像蛇過,龍頭又鳳尾” 之藝訣。單水袖與另一只手的扇子花相對稱,一手甩袖,一手舞扇,踏著特有的矮子步,顯得異常獨特而有情趣。
扇子花贛南采茶戲劇中,無論男女老少,手中必拿彩扇。它可以擬作任何生活用具、生產工具,是助情之物,表演起來夸張得體,給人以豐富的想象,配以千姿百態(tài)的扇子花,用來表達感情,喧染氣氛。我院創(chuàng)作生產的采茶小戲《魅力采茶》中扇子成了反映茶農勞動與生活的表演道具,時而為鞭,揮戈千里;時而成筆,書寫繪畫;時為茶籃,時而又為鋤頭,運用自如,變化無窮。扇子花常用的有單扇花和雙扇花,表演時有 “五指花頭朝天,四指花頭朝前,三指花打四邊,二指花搖胸前,耘、按、抓、抖靠肚面” 的藝訣。各種姿態(tài)的扇花,令人心曠神怡。“龍頭鳳尾” 輕松活潑,“水漂漂” 連滑步一氣呵成,給人積極向上的感覺。
沒有經過嚴格戲劇訓練的演員,是沒有能力走上戲劇舞臺的,贛南采茶戲藝術特點之一是重功,在傳統(tǒng)戲中,我院著名采茶戲表演藝術家李聲郁在贛南采茶戲《釣拐》中,大膽創(chuàng)新,以優(yōu)美高難的功夫絕活的特殊臺步作為創(chuàng)造人物的手段。李聲郁對矮子步的改造運用,不但受到專家、同行們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也得到廣大觀眾的熱烈贊許。是他把劉二的表演形式凝煉化、并做了淋漓盡致的發(fā)揮和創(chuàng)造。
采茶戲經過一百多年的洗禮,猶如一壇好酒散發(fā)著香氣,學習掌握最基本的動作和要求才有可能走上更大的舞臺,迎來新的生機,我們的地方文化才能百花齊放,更好的服務生活,服務百姓,時代在前進,事業(yè)在發(fā)展。我們的生活五彩繽紛,廣闊而豐富。采茶小戲以其篇幅短、反映生活快、形式靈活多樣,成為觀眾的喜好而稱贊不已。繁榮采茶小戲創(chuàng)作和演出,是時代的需要,也是生活的需要,采茶小戲作為文藝百花園中的一朵小花,經過大家努力培育,它的明天一定會更加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