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華
(丹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綜合護理在神經衰弱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
周琳華
(丹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目的 探究綜合護理在神經衰弱患者護理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神經衰弱患者80例,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后,將患者分別歸為兩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觀察兩組效果并進行比較。結果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的焦慮和抑郁,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不同護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在神經衰弱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慮和抑郁等情況,值得臨床應用。
綜合護理;神經衰弱;護理;效果
神經衰弱在臨床中較為多見,患者病情發(fā)生后會使自身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多數(shù)患者并不存在實質性的臟器病變,主要是患者的生活環(huán)境以及心理方面的因素,因此及時對患者進行對癥護理干預就成為關鍵。本次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神經衰弱患者80例進行護理,按照其分組分別實施不同的護理方法,旨在為臨床相關工作提供參考,現(xiàn)將詳細情況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神經衰弱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征得患者家屬同意后,將患者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患者中不包括依從性較差者;患者家屬均對本次研究充分知情,均同意參加本次研究[1];對照組中男23例、女17例,年齡23.5~59.2歲,平均年齡(42.91±2.08)歲;觀察組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23.5~58.6歲,平均年齡(41.16±2.03)歲;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方法護理,即告知患者心態(tài)應該放輕松,保證休息;同時按照醫(yī)囑對患者進行用藥;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1)心理護理:多數(shù)患者因為自身的身體狀況較差,或者未經歷生育,因此擔心自身得不到較好的恢復,或者對于部分問題存在認知性錯誤,因此導致自身的恐懼、和焦慮等情緒,我們積極對患者進行相關問題的引導和疏通,幫助患者樹立恢復的信心,從而改善其臨床狀況[2];(2)環(huán)境護理:我們應該為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恢復環(huán)境,例如患者在病房內時間較長,我們在適宜的情況下可以進行開窗通風,保證室內的空氣清潔;病房周圍應該張貼禁止喧嘩等字樣,同時減少家屬或親朋在病房吸煙,影響空氣質量[3];(3)飲食護理:在患者恢復的過程中,不宜食用過于刺激的食物,我們應該對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幫助其及時改善身體狀況。
1.3 觀察指標
采用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患者干預前后的抑郁狀況進行分析,并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對患者干預前后的焦慮狀況進行分析;比較兩組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干預前的焦慮和抑郁,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過不同護理,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s)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焦慮和抑郁評分比較(±s)
組別 n 焦慮(單位:分) 抑郁(單位:分)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 護理干預前 護理干預后觀察組 40 52.95±4.65 40.23±4.96 64.98±6.35 43.95±5.62對照組 40 52.48±5.36 5.01±4.97 65.31±7.12 54.26±5.21 t / 6.35 8.65 10.24 11.14 P / ?。?.05 ?。?.05 ?。?.05 ?。?.05
在臨床進行觀察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神經衰弱的患者多數(shù)并不存在嚴重的實質性臟器病變,而患者的病發(fā)多數(shù)和環(huán)境、社會、壓力、家庭、心理等多方面因素存在關系,即主要是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問題。
目前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出現(xiàn)較大程度的提高,同時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面對較大的壓力和不同的社會角色轉換,患者長時間處于一種煩躁、睡眠和休息不佳的情況下,長此以往對自身的生活質量以及正常的生活產生十分嚴重的影響;因此及時的干預是關鍵所在。而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時,在臨床接受相關疾病治療的過程中,對于治療和干預的效果會產生越來越高的要求。因而要求我們不斷進行總結和探索,本次對照組在護理的過程中,僅僅按照醫(yī)囑進行干預,而觀察組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從多個方面實施工作;首先,患者的心理問題是第一要素,我們積極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鼓勵患者將心理存在的問題表達出來,我們及時進行開導和引導,使患者的心理逐漸形成放松的狀態(tài),在愉悅的情況下使得自身的身體情況逐漸改善;同時我們對患者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幫助患者釋放日常生活或工作中存在的壓力;其次飲食是患者機體新陳代謝的關鍵,我們及時為患者進行飲食指導,從而確?;颊咴谏眢w和心理等各方面逐漸得到較好的改善。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在神經衰弱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慮和抑郁等情況,因而值得我們在臨床中借鑒。
[1] 張曉聰.神經衰弱患者的心理特點及護理體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8(4):193-194.
[2] 黃先娥,戴曉燕,陳傳萍.對老年抑郁癥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和精神護理的效果觀察[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4,11(10):145-146.
[3] 吳 紅.心理護理對神經衰弱患者的影響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20):240-242.
本文編輯:徐 陌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6.06.03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