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亞萍
(丹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人性化護理應用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作用探討
徐亞萍
(丹陽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江蘇 鎮(zhèn)江 212300)
目的 探討人性化護理應用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作用。方法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60例,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結(jié)果 觀察組焦慮及抑郁評分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為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對于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其焦慮及抑郁程度具有積極的作用,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人性化護理;慢性支氣管炎;護理作用
慢性支氣管炎主要是由于呼吸道過濾能力下降、空氣污染、氣候變化、粉塵、吸煙、過敏、感染等所導致的支氣管粘膜、氣管以及周圍組織的腺體增生、粘液分泌增多等非特異性的炎癥,其在臨床上非常的常見[1]。該疾病具有病程長、病情進展緩慢的特點,若是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治療,嚴重時將有可能發(fā)展成為肺源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等一些嚴重的疾病,對于患者的身心健康產(chǎn)生嚴重威脅,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在為其采用相關治療方案開展治療的同時,給予其有效的護理干預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就主要針對此予以簡單分析,現(xiàn)將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4月收治的慢性支氣管炎患者6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對照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33~75,平均年齡(48.4±6.9),平均病程(5.4±2.4)年;觀察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34~75,平均年齡(48.5±6.7),平均病程(5.5±2.3)。所有患者都符合慢性支氣管炎診斷標準,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為患者實施基礎護理及藥物指導,并給予患者必要的健康教育,以便于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一些與疾病有關的知識。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上實施人性化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措施為:(1)積極為患者開展有效的健康教育,臨床上很多患者由于缺乏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導致其存在治療方法不規(guī)范、治療依從性低等方面的問題,鑒于此,就需要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積極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諸如:慢性支氣管炎的臨床表現(xiàn)、致病因、常用治療藥物、藥物作用機制等一些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并通過宣傳板報、發(fā)放宣教手冊等方式,為患者普及更多的知識,從而有效的提升健康教育效果,有利于患者在認識到自身疾病嚴重性及致病因之后,養(yǎng)成良好的自我保護習慣,從而有效的促進其疾病的治療;(2)做好患者的病情觀察工作,臨床上很多患者由于在發(fā)病初期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導致其已經(jīng)合并有支氣管擴張、支氣管肺炎、阻塞性肺氣腫等一些嚴重的疾病,這就需要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做好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工作,防止患者出現(xiàn)心肺肝腎等一些嚴重疾病的病變[2]。在患者住院期間,要強化對患者的咳嗽訓練工作,以便于有效的避免患者由于劇烈疼痛時的頻繁喘息,導致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道癥狀;(3)做好患者的飲食護理工作,良好的飲食習慣對于患者疾病的治療是非常有利于的,這就需要護理人員能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情況,幫助其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叮囑患者應禁食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多進食豆制品、奶制品、瘦肉、魚類等一些富含蛋白質(zhì)的食物;(4)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工作,強化與患者之間的溝通交流,并注意在交流的過程中,保持預調(diào)的平穩(wěn)、與其的溫和性,這有利于與患者之間建立起良好的護患關系,不僅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也能夠有效的避免護患糾紛的發(fā)生。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2]。
2.1 兩組的焦慮、抑郁程度比較
觀察組的SAS評分以及SD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SAS評分以及SDS評分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的滿意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滿意率比較 [n(%)]
作為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多發(fā)性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導致慢性支氣管炎發(fā)病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其中最為常見的誘因就是寒冷、大氣污染、吸煙等,隨著病情的進展,對于患者身心健康的危害性會進一步加大,為了能夠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療效[3],在實際的開展臨床治療的過程中,除了依據(jù)疾病的實際特點,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之外,還需要積極為患者實施有效的護理配合。
與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模式相比,人性化護理模式是一種相對來說新型的護理模式,其在為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結(jié)合患者的實際需求,給予其全方位的、實用性強的護理措施,注重于患者之間構(gòu)建良好的護患關系,以患者為核心,為其提供優(yōu)質(zhì)的護理服務,有利于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并且其通過為患者開展心理護理,有利于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狀態(tài)。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焦慮及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由此可見,在為慢性支氣管炎患者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用人性化護理干預,對于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改善其焦慮及抑郁程度具有積極的作用,值得在臨床應用中推廣。
[1] 袁立榮.人性化護理應用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作用探討[J].實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5(3):90-91.
[2] 于振艷.探討人性化護理模式在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傷殘醫(yī)學,2013,21(1):147-148.
[3] 蔡 歡,鹿志軍,孫艷紅.人性化護理應用于慢性支氣管炎患者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15(35):181-182.
本文編輯:徐 陌
R473
B
ISSN.2096-2479.2016.06.03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