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李易之
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東博會渠道”
□ 文/本刊記者 李易之
第8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fā)展領袖論壇現場
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以來,經貿合作方面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而要讓雙方未來的經貿關系、發(fā)展質量更上一層樓,進一步提升金融領域合作水平似乎是必由之路。作為中國—東盟合作的務實平臺,金融合作也因此成為中國—東盟博覽會服務的重要對象。
通過自身的豐富渠道,東博會經過多年發(fā)展已成為中國與東盟各類金融機構與客商自我展示和相互溝通的重要平臺,為中國與東盟國家開展金融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服務,進而為中國—東盟經貿關系的健康、快速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東博會為參展的客商提供經貿合作的信息、展示企業(yè)形象的平臺,對中國—東盟金融領域合作的開展也產生了積極的效果。在東博會上,金融企業(yè)利用平臺效應找到自己的目標客戶,自身的企業(yè)主體作用得以發(fā)揮;需要資金的企業(yè)也可在東博會平臺上找到合適的融資渠道,增強自己的“造血”能力。
2009年是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中一個值得一提的年份。這一年,全球金融危機繼續(xù)蔓延的同時,中國正式將東盟國家作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yè)務的境外試點,開啟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新篇章,也是在這一年,東博會增設了“金融展”。
通過東博會金融展,客商們率先了解了中國—東盟金融合作的最新政策和高層權威信息,掌握合作的先機,與東盟和其他國家的金融界和工商企業(yè)界開展交流合作。有中國媒體對2009年東博會舉辦的金融展給予了肯定,認為其不僅有利于充分展示金融機構的品牌形象,推廣金融產品和服務理念,還有利于服務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qū),推進廣西與東盟的開放合作,同時還有利于區(qū)域各方在深度合作的基礎上共同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隨后的歷屆東博會中,金融便作為重要的方向,受到主辦方及各國客商的關注。2013年第10屆東博會上,主辦方將服務貿易專題與投資合作專題相結合,舉辦了系列銀企對接活動,以促進中國“走出去”企業(yè)和金融機構對接。2015年第12屆東博會上,由中國銀行主辦的中小企業(yè)跨境投資與貿易合作洽談會是中國銀行自舉辦“跨境撮合”業(yè)務以來規(guī)模最大、參會企業(yè)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一次,吸引了全球500家中小企業(yè)面對面洽談合作,洽談成功率達到67%。
除此之外,東博會利用自身豐富的媒體資源,對中國—東盟金融合作進行全球范圍的傳播,也為推動中國—東盟金融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氛圍,贏得了更多關注。
中國—東盟金融合作與發(fā)展領袖論壇(以下簡稱“東博會金融論壇”)是借由東博會平臺開展金融合作的亮點之一。2009年第6屆東博會舉辦了首屆東博會金融論壇,如今東博會金融論壇已發(fā)展成為東博會常設論壇,為助推中國—東盟金融領域交流與合作提供重要動力。
匯集多方金融領域的頂尖智慧和前沿觀點,緊扣中國與東盟經貿合作的時事熱點,東博會金融論壇在金融維度上為中國—東盟經貿合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2010年,當中國與東盟各國為自貿區(qū)正式建成而歡欣鼓舞時,第二次舉辦的東博會金融論壇隨即圍繞自貿區(qū)的金融合作共贏、可持續(xù)發(fā)展開展了相關討論;隨著后來中國經濟步入新常態(tài)以及多層資本市場時代的來臨,于2015年舉辦的第7屆金融論壇確定以“中國—東盟財富管理”為主題,與會者展開了深入研討。
借助東博會金融論壇,與會的嘉賓不僅展開了思想和觀點的碰撞交流,還參與到了眾多具體金融項目合作的落實中。僅2015~2016年,在該論壇上就先后簽署了華融證券與廣西壯族自治區(qū)金融辦、北部灣銀行、柳州銀行的合作協議等。此外,廣西黃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中國—東盟貨幣中心(東興、憑祥、靖西)等重要金融合作項目,均依托該論壇提供的平臺簽約和落地。
在東博會期間舉辦的金融論壇,得到了中國與東盟各國客商的廣泛參與和認可。據悉,僅在2016年第8屆東博會金融論壇上,就有來自中國、東盟等國家和地區(qū)的金融監(jiān)管部門、金融機構、企業(yè)負責人及專家學者近500人出席了論壇及相關活動。
東盟是中國正在建設的“一帶一路”的首站,而資金融通又是中國與東盟合作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在深層次推動中國與東盟金融合作的過程中,中國—東盟博覽會無疑是最好的平臺之一。
聯系編輯:3810943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