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昕 胡 煒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干部保健與健康體檢部 西安 710004
?
分析體檢人群腦出血危險因素
謝 昕 胡 煒
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干部保健與健康體檢部 西安 710004
目的 探討健康體檢人群中腦出血疾病的發(fā)病率及發(fā)病的危險因素。方法 選取2014-2015年體檢中心體檢的653例受檢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有效問卷共600份,統(tǒng)計不同因素的受檢者腦出血發(fā)病率。結果 600例受檢者腦出血86例(14.33%),學歷較高、飲酒、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均為腦出血疾病的高危因素(P<0.05),高血壓、冠心病病程越長腦出血患病率越高(P<0.05)。結論 腦出血的高危因素為高學歷、飲酒、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需要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而對高血壓及冠心病患者中病程較長者需特別關注,及時診斷治療。
健康體檢;腦出血;危險因素
據(jù)統(tǒng)計2009年我國城市居民腦血管疾病的病死率已達每10萬人126例,是導致城市居民死亡原因的第3位。本次研究通過體檢人群的腦出血危險因素調查分析,為腦出血疾病的預防與控制提供循證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01-2015-01我院體檢中心進行健康體檢的受檢者653例,發(fā)放調查問卷653份,回收問卷共628份,應答率為96.17%。其中符合標準的合格問卷共600份,合格率為95.54%。合格的600例受檢者中,男511例(85.17%),女89例(14.83%),年齡60~78歲,平均(63.4±14.5)歲,腦出血86例,患病率為14.33%。
1.2 研究方法 根據(jù)參考文獻制定統(tǒng)一的標準問卷調查表,內容包括性別、年齡、學歷、吸煙史、吸煙量、吸煙時間、飲酒、高血壓、高血壓病程、家族患病史(父母一方有腦出血病史即可)、冠心病、冠心病病程、糖尿病、糖尿病病程等。
1.3 診斷標準 高血壓診斷標準選擇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版中的高血壓診斷標準,即舒張壓(DBP)在90 mmHg以上和(或)收縮壓(SBP)在140 mmHg以上[1]。腦出血診斷標準參照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1995年修訂的《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腦出血的診斷標準,腦出血類型包括高血壓腦出血(HICH)及其他原因導致的非外傷性腦實質性內出血[2]。
600例健康體檢人群的腦出血疾病患病率的危險因素統(tǒng)計結果中,單因素分析結果見表1。600例受檢者中共發(fā)生腦出血86例,發(fā)病率為14.33%。受檢者不同性別之間的發(fā)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性發(fā)病率略高于男性。學歷、吸煙史、吸煙時間、吸煙量、家族患病史均非發(fā)病率的危險因素,不同分組間的發(fā)病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飲酒受檢者發(fā)病率明顯高于無飲酒受檢者(P<0.05),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均為腦出血疾病的高危因素,患病受檢者腦出血發(fā)病率均高于未患病受檢者,而高血壓與冠心病患者病程越長腦出血患病率越高(P<0.01)。
表1 健康體檢人群腦出血危險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n(%)]
腦卒中是導致人類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之一,而腦出血在腦卒中的比例約為30%,但致殘率與病死率卻遠高于腦卒中[3]。近年來腦出血的發(fā)病率保持逐漸上升的趨勢,對腦出血的流行病學、危險因素、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轉歸等方面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但需要考慮到地域性與時間特點的關系,不同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差異[4]。而腦出血的致病因素較多,而不同病因的腦出血在臨床治療中的針對性治療方案有較大區(qū)別,所以及早確定腦出血的危險因素,采取有效的預防及早期治療方案,對腦出血的臨床治療有重要作用。有流行病學研究發(fā)現(xiàn),腦出血的發(fā)病與環(huán)境、遺傳及生活習慣有密切關系,年齡較大、糖尿病、高血壓、心腦血管家族病史均是腦出血的危險因素[5]。本研究發(fā)現(xiàn),腦出血患者表現(xiàn)為年齡較高及學歷較高的特點,同時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均會導致腦出血的發(fā)病率上升。年齡與糖尿病是腦出血發(fā)病中的不可控因素,有研究統(tǒng)計腦出血的高發(fā)年齡為40~70歲,而發(fā)病率最高的人群年齡在50歲以上[6]。可考慮為高齡人群的慢性病較多,高血壓、糖尿病及動脈粥樣硬化等全身性疾病發(fā)病率較高。推測可能為,在50歲以上的人群隨著年齡增長,生理功能不斷退化,血管壁逐漸失去彈性,脂代謝表現(xiàn)異常,冠狀動脈粥樣硬化風險升高,血管緊張度提高,多種因素都可能導致冠狀動脈狹窄,動脈血管壁逐漸透明、變薄,動脈對血壓的耐受能力不斷降低,易引發(fā)腦出血。
本研究中腦出血疾病的發(fā)病率為14.33%,與老年人群同類研究的結果相近。而在性別的單因素分析中,女性腦出血發(fā)病率略高與男性。這一點與其他研究基本一致,而差異不顯著可能與樣本量較小及地域性特點相關[7]。而腦出血家族史、吸煙、吸煙量及吸煙時間均非腦出血疾病的高危因素,表明吸煙與血管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的相關性不十分密切,雖然吸煙受檢者發(fā)病率略高于非吸煙受檢者,而吸煙量與時間的增加也會導致發(fā)病率上升,但并不會顯著提高發(fā)病率;而家族患病史可能為老年人家族病史的統(tǒng)計準確度較低及之前的診斷技術水平有關。高學歷、飲酒、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均為腦出血發(fā)病的危險因素。高學歷老年人群的工作大多為腦力勞動,生活習慣與運動習慣都會導致腦出血的風險升高。而飲酒是導致心血管疾病發(fā)病的主要因素,長期飲酒會導致血管壁彈性降低,同時也提高了高血壓的發(fā)病率。高血壓、糖尿病及冠心病都是與心腦血管系統(tǒng)相關的并發(fā)癥,與腦血管狹窄、血管壁變薄及脆性增加均有密切關系。
綜上所述,健康體檢人群中腦出血的高危因素包括高學歷、飲酒、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老年人需改變不良對生活方式、運動方式,降低腦出血發(fā)生率,避免對生命及健康造成危害。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國卒中雜志,2006,1(8):575-582.
[2] 中華神經(jīng)科學會,中華神經(jīng)外科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jīng)科雜志,1996,29(6):379-380.
[3] 王瑜元,古麗娜孜·那比爾,何嬙,等.影響腦出血患者出院時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2,34(8):588-591.
[4] 劉婷婷,楊忠蘭,楊澤偉,等.腦出血高危人群頸動脈超聲篩查和生活行為因素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15,25(9):64-68.
[5] 戴方瑜,王玨,於孝龍,等.腦出血中醫(yī)分型與良好預后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5,13(2):115-119.
[6] 王盛,周凡,王朝平.高齡腦出血患者院內感染的發(fā)生率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5,18(6):55-56.
[7] 吳有志,羅良生,張健,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診療及預后的影響因素[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4):3 328-3 329.
(收稿2015-11-06)
R743.34
B
1673-5110(2016)22-007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