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帥,余曉勇
(1.68216部隊52分隊,寧夏青銅峽751601;2.特種作戰(zhàn)學院,特種技術教研室,廣東廣州510500)
牽引橫越組訓方法探討
張帥1,余曉勇2
(1.68216部隊52分隊,寧夏青銅峽751601;2.特種作戰(zhàn)學院,特種技術教研室,廣東廣州510500)
通過現(xiàn)場觀察、實踐學習及經驗總結,對部隊牽引橫越訓練現(xiàn)存問題及組訓方法進行了積極探究,以期為有關攀登組訓人員提供理論參考。
軍事攀登;牽引橫越;組訓方法
牽引橫越是指將繩索兩端固定于山澗或河流等障礙之上,橫越人員或作戰(zhàn)物資利用牽引繩索,從山澗、河流等障礙的一側橫越到另一側的技術方法。牽引橫越作為通過障礙的一種方式,對于受訓官兵鍛煉體能、錘煉革命意志以及逾越障礙技能的培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本期攀登骨干培訓班的學習,本人對牽引橫越技術有了較好掌握,在教員指導幫助下,在培訓班“教學、訓練、研究”活動中重點對該課目的組訓方法進行了積極探討,以期為院校和部隊科學組織牽引橫越訓練提供理論參考。
由于部隊在歷年攀登考核中主要以攀登和滑降為主,很少針對牽引橫越科目進行考核,往往導致牽引橫越科目漏訓或簡訓現(xiàn)象普遍發(fā)生,少數(shù)施訓的單位也主要借助于綜合障礙場的橫渡繩索進行訓練,實戰(zhàn)環(huán)境下的牽引橫越訓練很少開展。通過調查,院校和部隊日常的牽引橫越訓練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訓練內容單一,為橫越而橫越,純體能式訓練。二是橫越方式單一,主要采用仰臥爬繩的方式進行,對于俯臥式、協(xié)同式、滑越式等橫越方法較少體現(xiàn)。三是缺乏戰(zhàn)術意識,橫越繩索的架設及回收方法、隊員之間的合作分工及戰(zhàn)術配合等方面很少涉及。
2.1 牽引橫越的場地器材選擇
部隊日常牽引橫越訓練通常選擇在綜合障礙場事先固定好的麻繩上進行,如此訓練有兩個弊端:第一是麻繩過于笨重,行軍中不便于攜帶;第二是實戰(zhàn)中臨時架設橫越繩索的技能得不到鍛煉。為此,在組訓時應選擇利用直徑10 mm左右的攀登繩,鍛煉培養(yǎng)受訓者快速架設繩索的能力。為便于操作,架設橫越繩索時要注意觀察周邊場地情況,障礙兩邊固定點間的距離不要太遠,一般水平橫越時跨度控制在30 m以內,斜向滑降時跨度控制在50 m以內為宜。
2.2 橫越繩索的架設及回收技術
部隊訓練中,應對橫越繩索進行快速架設,并在完成牽引橫越后對所架設繩索進行回收,以完成快速撤離。架設及回收橫越繩索的方法步驟如下:1)繩索的一端可用布林結、雙套結或編式雙8字結等固定繩結固定于橫越障礙(山澗、河流等)的另一側(圖1);2)在橫越障礙的出發(fā)側先利用短繩打一解脫結(圖2),并在解脫結繩環(huán)上扣一鐵鎖,之后在橫越主繩上利用抓結再掛一鐵鎖,最后將主繩依次扣入以上兩把鐵鎖形成類似1/2動滑輪省力系統(tǒng)(圖3);3)由2~3人收緊主繩后再利用第二個抓結將其固定于解脫結的繩環(huán)上(圖4)。為防止抓結失效達到雙保險的目的,可將橫越繩不受力端打一雙8字結掛進解脫結繩環(huán)上的鐵鎖內(圖5)。4)在最后一名隊員橫越前,把輔繩的一端連接解脫結的尾端,之后通過橫越將輔繩的另一端攜帶至對岸,在對岸通過用力拖曳輔繩即可使解脫結脫離固定物,從而完成橫越繩索的回收(圖6)。
圖1 利用布林結固定繩索
圖2 利用解脫結打一繩環(huán)
圖3 架設拖曳省力系統(tǒng)
圖4 拉緊后利用抓結固定主繩
圖5 雙8字結與抓結雙重保護
圖6 解脫結尾端與回收輔繩相連
2.3 橫越技術
水平橫越時,橫越者可先利用鐵鎖將自身安全帶連接于牽引繩上做自我保護,之后根據(jù)自身體能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橫越方式:對于上肢力量好的同志可選擇繩下仰臥爬繩的方法進行;對于上肢力量弱的同志可選擇繩上俯臥爬繩的方法進行;對于輸送作戰(zhàn)物資或輸送傷員時可選擇利用副繩拖曳的方式進行。斜方向橫越時,當橫越繩索由低向高的仰角較大時,為減少摩擦力,可在橫越繩上掛一滑輪進行橫越;當橫越繩索由高向低的仰角較大時,為保證安全,可利用副繩固定于作戰(zhàn)物資或橫越者身上,通過他人輔繩保護的方式控制其下滑速度。
2.4 實戰(zhàn)應用
為提高實戰(zhàn)化訓練效果,在運用牽引橫越技術通過山澗或河流時,應力求做到確保安全、保存體力、快速通過、行動隱蔽和不留痕跡等幾個方面。組織實施時可按以下步驟進行。1)到達出發(fā)位置A地:作戰(zhàn)分隊秘密滲透并占領有利位置A地后,迅速做好部署分工及觀察警戒;2)于對岸B地固定繩索:在A地隊員的掩護下,可先派1名先遣隊員利用先鋒攀登或泅渡技能將繩索一端攜帶至對岸B地,該隊員利用樹干、突出巖石等天然地形固定好繩索后,留在B地負責安全警戒。3)于A地架設牽引繩索:A地的2~3名隊員在其它隊員的掩護下,利用A地的天然固定物迅速將牽引繩索連接好并拉緊固定。4)橫越通過:A地隊員利用牽引繩索依次橫越到對岸B地。為省時省力,可通過拉拽輔繩的方式快速協(xié)助輸送隊員或裝備至B地,在輸送過程中,到達B地的隊員迅速分布警戒方位,掩護其余隊員完成橫越。五回收橫越繩索:最后一名隊員橫越前,要注意清理A地留下的痕跡,待其完成橫越后,2~3名隊員于B地用力拉拽解脫結上的輔繩,即可完成橫越繩索的回收,待清理B地痕跡后按預定方案繼續(xù)前進。
[1]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yè)資格培訓教材.高山探險[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田麥久.登山、攀巖與野營入門[M].杭州: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Discuss on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Stretch Across by Rope
ZHANG Shuai1,YU Xiao-yong2
(1.The 52nd Troop Unit of 68216 Army,Qingtongxia 751601;2.Special Operations Academy,Teaching and Research Office of Special Technic,Guangzhou 510500,China)
With the methods of field observation,training practice and experience summary,the existing problem and training methods of stretch across by rope have been studied in the paper,so as to provide theory reference for military climbing training in the army.
military climbing;stretch across;teaching methods
G881
A
1671-1300(2016)03-0035-03
2016-04-02
張帥(1988—),男,山東壽光人,排長。研究方向:特種作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