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撫州一中高二(3)班
●王悅
外賣,請別進校園
江西省撫州一中高二(3)班
●王悅
據(jù)《北京青年報》報道,隨著各種訂餐APP的火爆,外賣熱火朝天地闖入各大高校。但在記者調(diào)查的京城18所知名高校中,至少有8所禁止外賣入校園。此舉引起了許多在校學生的不滿與抱怨,許多網(wǎng)友亦表示對此難以理解。
學習負擔重,生活節(jié)奏快,擠不出時間花費在去吃飯的路上;吃膩了食堂,懶得出宿舍,想體驗新的科技……都成了大學生熱衷叫外賣的原因。“天寒地凍,一點手機,幾許等待,伸手開門便有熱騰騰的飯菜,多好啊?!?/p>
誠然,外賣方便了大學生的生活,但它就能因此堂而皇之地進入大學校園嗎?在我看來,校園應是外賣不可涉足的禁地。
學生在校讀書,學校便負有管理和監(jiān)督的責任?!懊褚允碁樘欤骋园矠橄??!倍沤^食品隱患,確保學生的飲食安全,無疑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而對校外的餐飲店,學校沒有管理權(quán)和監(jiān)督權(quán),可謂鞭長莫及。如果它們使用了地溝油和腐爛變質(zhì)食材,學生吃后發(fā)生了食品安全事故,如何是好?在食堂吃壞了身體,學校會為你負責,你吃外賣吃壞了,誰來給你負責?也許有人會說,我鬧到學校去。這種事并非沒有發(fā)生過。為了保護自己,避免毫無由來的糾纏和麻煩,高校干脆下一道禁令:禁止外賣入校園。明了于此,我們還會大力抨擊高校野蠻粗暴無人性嗎?
此外,送外賣的高峰期正是大學生下課回寢室、人多擁擠的時候。送外賣的小哥眾多單子在身,催促的電話不時響起,可謂心急火燎,行色匆匆。他們開足馬力,騎著電動車或摩托車在校園里橫沖直撞,爭分奪秒要將外賣盡早送達。請想想這個畫面:你結(jié)束了一天疲乏的學習,從教學大樓悠閑地走出來,想好好放松一下,不料身前身后盡是風馳電掣的外賣車,是不是覺得特恐怖、特厭煩?這還是寧靜祥和的大學校園嗎?要是天色昏暗,快遞小哥一個疏忽,學生一下沒注意,難免發(fā)生交通事故。每個大學生都是自己家庭的希望,倘若有人出了意外,哪個家庭承受得了這晴天霹靂!而學校,自然脫不了干系。所以,即便是允許外賣進入校園的北京科技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和北京理工大學,都不約而同地禁止外賣員騎電動車入校。
禁止外賣進校園,不僅是為學生的食品安全和出行安全著想,更有保護環(huán)境的積極作用。如今,白色污染日益嚴重,全球環(huán)境不斷惡化,承擔教書育人職責的高校理應保有并發(fā)揚環(huán)保的理念并積極踐行之;身為有識之士的大學生,自當成為保護環(huán)境的主力軍。而外賣,其必不可少的塑料袋和塑料餐盒是環(huán)境的大害,如果不禁止外賣進校園,以大學生人數(shù)之多,將產(chǎn)生大量的塑料垃圾,既污染環(huán)境,又影響校園美觀,這是我們愿意看到的嗎?
相比于食堂的飯菜,外賣確實更好吃些,但是,伴隨而來的是高價格,而且大多數(shù)餐館都有最低配送價格。大學生的生活費大多來自父母,花高價叫外賣,固然吃得津津有味,卻給父母帶來了額外的經(jīng)濟負擔。因而即便學校不禁止外賣進校園,懂事的大學生也該對外賣說“不”。
校園是美好的,它是學子們求知成才的地方,它要求學子們艱苦奮斗,它承載著父輩親人的期望,這里應該響起的是一片又一片的歡聲笑語。我們怎能讓外賣進入校園,讓它蒙上灰暗的色彩呢?我們應用理性戰(zhàn)勝隨意,大聲喊出:“外賣,別進校園!”(指導老師:饒俊平)
【簡評】簡要引述新聞事件后,作者即旗幟鮮明地亮出自己的觀點:校園是外賣不可涉足的禁地,其理由既有隱性層面的,也有顯性層面的。隱性方面,外賣進校園會帶來食品和交通安全隱患;顯性方面,外賣進校園會造成環(huán)境污染及給父母帶來額外的經(jīng)濟負擔。凡此種種,是學生、家長、學校和環(huán)境不能承受之重,作者的理由因此而堅實有力。本文層次清晰,看問題較為全面,語言平實,行文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