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zhèn)中心幼兒園 桑 磊
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思考與實踐
江蘇省新沂市合溝鎮(zhèn)中心幼兒園桑磊
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從幼兒開始,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理論基礎,孩子應有自己的選擇,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讓他們積極參加實踐活動,并讓他們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為他們將來能夠成為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幼兒園獨立性活動選擇自由
我們都知道,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應該從幼兒開始,就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為他們將來能夠成為創(chuàng)新型的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環(huán)境與教育影響下,隨著幼兒知識經驗的擴大,幼兒的認識能力也逐步得到發(fā)展。一般來說,幼兒的感知覺、注意、記憶、想象等都帶有很大的隨意性。孩子對那些具體、鮮明的事物能夠自然地去注意。但他們往往不能使自己的注意服從于一定目的,但是在正確教育下,可以培養(yǎng)孩子的有意注意。例如,在汽車游戲中,幼兒為了當好汽車司機,就要有意地去注意和記住司機開車的動作,以及行車規(guī)則,這就加強了幼兒識記的目的性。幼兒有目的性的識記有一個發(fā)展過程。例如,在商店游戲中,3、4歲的幼兒認為來到商店就算完成了委派的任務;4、5歲的幼兒不僅來到商店,而且還要傳達委派的任務,他們只是把保存在記憶中的一切說出來;7、8歲以后的幼兒能夠回憶委派給他的任務,在他們接受任務時,總是請求交代任務者說得慢一點,力圖牢固地識記交給他們的任務。這說明幼兒晚期,有目的的識記進一步發(fā)展了,這也為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提供了前提條件。在教師與家長的指導下,給孩子以充分的“解放”和“自由”,這是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的重要途徑。
幼兒雖小,但已經有了一定的思維能力。在幼兒園的各項活動中,都要想方設法給他們“選擇”的機會,要積極鼓勵他們選擇,并且要培養(yǎng)他們選擇的能力。如讓孩子自己選擇游戲,如果是壘積木,讓他們自己構思壘什么。在孩子壘積木遇到困難時,老師也不要急于伸出援手。等到他們壘到一定高度時,再給予指導,并給予積極鼓勵,如說:“你是在搭立交橋吧?搭得好一點,高一點。”
關于孩子的飲食,在不造成偏食的前提下,有時可讓他們作一些適當的選擇。在沒向孩子講清道理之前,不要強迫他們去吃那些不喜歡吃的食物。有的幼兒園每周有一次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參加做飯的輔助活動。對較大的孩子,家長還可以每月有一天讓他在家里“當家作主”。
目前,黨和政府放開了生育二胎的政策。但出生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人,由于政策的限制,他們大多只有一個孩子,即獨生子女。他們對獨生子女的管教,往往會走兩個極端:要么溺愛,要么管得太嚴。這對孩子的成長都是極為不利的。我們說要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是針對“管教過嚴”而言;同時與“自由放任”又有嚴格區(qū)別。我們所說的“自由”是指既要“管”又要“放”,二者辯證統(tǒng)一。如,有位幼兒園老師讓孩子們在活動室里學畫畫。她突然發(fā)現(xiàn)少了兩位小朋友,就趕緊跑到院子里去找,只見他倆正蹲在地上畫著什么。老師心想,這兩個小搗亂,真貪玩,怎么連進活動室也忘了。當時她恨不得一下子把他倆叫回去。便厲聲問道:“你們在干什么?”誰知孩子沒看到老師氣沖沖的樣子,竟興高采烈地說:“老師,我在畫汽車站。瞧老師,我在畫高速公路?!敝灰姾⒆觽儺嬛械能囌九缘某丝团胖涣辛虚L長的隊伍,還有崗亭、紅綠路燈,車輛人群你來我往……他們分明沉浸在自己的童心世界里,迷戀著自己的創(chuàng)造呢。瞧他倆,忙這忙那,簡直像兩個工程師。此時畫中不僅有筆直的高速公路、小汽車停車場,還有小猴、小兔正組織小貓咪去旅游呢。此時,這位老師想:這幅美麗的畫面比課堂上照“樣板”畫還更富有新意呢。于是,她一轉念,不但沒有斥責這兩個孩子,還夸獎了他們。這個事例告訴我們:父母和教師要給予孩子更多的自由,給孩子更多的自由,才能激發(fā)出他們更多的創(chuàng)造潛能。因此,老師應該給孩子多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并要給予適當的從旁指導。
幼兒的實踐活動形式有游戲、學習、勞動、日常生活等,在這些活動中,游戲是幼兒的主導活動。幼兒睡醒,睜開眼睛就開始玩,甚至吃飯、穿衣也游戲化。這些活動都要讓孩子積極地參加。另外,為了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應該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幼兒園,如掃地、搬桌凳等事情;在家里,如穿衣、疊被、系鞋帶等。干這些事情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而且他們也能夠干好,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性。
在幼兒園,我們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培養(yǎng)孩子們的獨立性。如,可讓幼兒輪流當班長、為同伴分點心、整理玩具等。室外游玩時可讓幼兒自己做準備工作,自己選取所需材料,自己管理等。還可組織些“靈巧的雙手”“看誰做得好”等自我服務項目的競賽,使幼兒從中懂得只有平時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競賽時才會獲勝。有的教師喜歡各種活動都讓能力強的孩子擔任主角,能力差的長期當配角。這樣做,不利于每個孩子獨立性的鍛煉。另外,老師要尤其關注少部分自信心不足、能力不強的孩子,要多給他們一些鍛煉的機會,并要給他們積極的鼓勵,讓他們也能夠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