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華
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 漯河 462000
?
不同的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龔曉華
河南漯河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外科 漯河 462000
目的 探討不同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0-12—2013-01收治的7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8例,2組均接受高血壓腦出血的常規(guī)對癥治療,對照組在此基礎上予以常規(guī)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由專職護士給予綜合護理干預。隨訪半年比較2組血壓監(jiān)測、合理用藥及飲食鍛煉的依從性及血壓的控制水平。結果 觀察組干預后6個月各項指標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平均血壓水平較對照組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可提高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識和治療的依從性,降低血壓,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臨床實用價值,值得推廣。
腦卒中;后遺癥;照顧者;照顧需求
高血壓腦出血是原發(fā)于腦實質內(nèi)的出血,為高血壓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是大腦中動脈、靜脈或毛細血管破裂引發(fā)的自發(fā)性腦血管疾病,多見于中老年患者,具有病情復雜危重、發(fā)病急、致殘率和致死率高等特點[1]。發(fā)病率及致殘疾率呈逐年上升的同時常伴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和功能障礙,使患者治療的依從性降低,增加了急性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導致預后不良[2-3]。科學有效的護理不僅應能幫助患者得到生理功能上的恢復,且對患者心理疏導也有積極的作用。本研究選取我院7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對比,旨在討論不同護理干預措施對高血壓患者依從性的影響,以期為指導臨床實踐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選取我院2010-12—2013-01收治的76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38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確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4];(2)經(jīng)顱腦CT證實為腦出血;(3)排除外傷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腦出血。排除標準:(1)重度腦出血發(fā)生昏迷或需手術治療者;(2)合并肝、腎等其他重要臟器功能不全;(3)既往有腦卒中史,肢體運動障礙,精神失常及意識障礙者;(4)不能按要求隨訪者。觀察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47~79(66.5±7.2)歲;病程4~18(8.2±4.6)a;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19例,腦室12例,腦干5例,小腦2例。對照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52~77(68.3±6.4)歲;病程6~16(7.4±5.3)a;出血部位:基底節(jié)21例,腦室13例,腦干3例,小腦1例。2組性別、年齡、病程及出血部位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對象均采用外科介入止血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包括進行高血壓防治的基本知識的宣講;病情觀察: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持續(xù)心電監(jiān)護,關注瞳孔變化及意識改變,積極復查血糖、血氣及電解質情況,定期測量血壓并根據(jù)具體水平予以控制;患者臥床休息并保持安靜,保持呼吸道通暢,予吸氧;進行飲食和睡眠上的常規(guī)指導。實驗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給予綜合性的護理干預:(1)認知干預:評估患者健康培訓的需求,根據(jù)具體狀況講授高血壓治療和控制的相關知識,指出積極配合治療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告知用藥的原則和方法,宣傳長期合理用藥的益處。(2)心理干預:通過與患者溝通,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使患者清楚自己的病情,了解情緒控制和心理調(diào)節(jié)對控制疾病的意義。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消除緊張恐懼的心理,增強患者對抗疾病的信心,感受到來自家庭、社會的支持。(3)行為干預:教導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飲食上選擇清淡、易消化、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且限制鹽的攝入;適當鍛煉,防止壓瘡、深靜脈血栓的發(fā)生,避免重體力勞動;注意皮膚衛(wèi)生,定時翻身清潔,防感染;教育患者戒煙、少飲酒,控制體質量。(4)出院干預:教育患者出院后按時、按量服藥,堅持定期進行血壓的自我監(jiān)測,告知服藥的不良反應、應對方法及血壓升高的處理。2組均進行為期1個月的干預。
1.3 評價指標 干預后6個月收集患者的資料,包括各項指標的依從性和血壓的控制水平。(1)依從性從血壓監(jiān)測、合理用藥及飲食鍛煉3個方面進行評估,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形式對各項指標的具體內(nèi)容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內(nèi)容依據(jù)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4]的相應要求設計一系列問題,讓患者回答“是”或“否”,“是”認為依從性不佳,“否”認為依從性良好,分項累計各項依從的天數(shù),依從的天數(shù)達到觀察期的75%時,認為依從性好,否則認為依從性差。比較2組干預前與6個月后的依從性情況。(2)使用統(tǒng)一的定期校準的水銀血壓計或經(jīng)驗證的電子血壓計測量患者坐位安靜休息5 min后的血壓,測量時都取右上肢心臟水平處血壓,重復測量取2次平均值。比較2組干預前與6個月后血壓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定性資料采用獨立樣本R×C列聯(lián)表資料的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兩獨立樣本資料的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血壓監(jiān)測的依從性 護理干預后實驗組進行血壓監(jiān)測的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干預后自我監(jiān)測的依從性較干預前均有提高(χ2值分別為14.476、4.266,P值分別為0.000、0.389)。見表1。
表1 2組干預前后血壓監(jiān)測的依從性比較 [n(%)]
2.2 合理用藥的依從性 2組護理干預前的用藥依從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實驗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干預后較干預前用藥的依從性顯著提高(χ2=17.371,P=0.000);對照組干預前后的用藥依從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1.916,P=0.166)。見表2。
表2 2組干預前后用藥依從性比較 [n(%)]
2.3 飲食鍛煉的依從性 2組護理干預前飲食鍛煉的依從性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綜合護理干預后飲食鍛煉的合理性明顯提高(χ2=14.805,P=0.000);而對照組干預前后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054,P=0.815)。見表3。
2.4 血壓控制水平 2組護理干預前收縮壓和舒張壓間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6個月觀察組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干預前后的收縮壓和舒張壓變化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2.904、8.145;P值分別為0.005、0.000),而對照組干預前后的血壓變化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值分別為0.323、0.839;P值分別為0.747、0.404)。見表4。
表3 2組干預前后飲食鍛煉的依從性比較 [n(%)]
表4 2組干預前后血壓水平比較
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及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嚴重,高血壓病的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5]。高血壓腦出血是腦循環(huán)障礙性疾病,臨床以頭痛、頭暈、意識障礙、偏癱、失語等局灶性神經(jīng)功能缺損為主要特征[6]。其治療往往需要較長的時間,而影響其治療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治療期間服藥、飲食、鍛煉等生活習慣與醫(yī)囑的符合程度,即治療的依從性。在衛(wèi)生管理較先進的國家(美國),高血壓的滿意控制率可達50%[7]。但在我國人群中,高血壓的患者知曉率(24%)、治療率和控制率(20%)與發(fā)達國家相比仍較低,只有不到5%的高血壓患者達到了降壓目標。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的依從性僅為3.1%~ 36.21%?;颊咧委熞缽男圆畹脑蛴幸韵聨c:(1)患者對疾病缺乏正確的認識,確診為高血壓后,癥狀輕微的患者可能會忽略其嚴重后果,不予治療以重視;而癥狀較重的患者可能會有較大的心理壓力,負面情緒影響下治療效果有限;(2)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案缺乏足夠的理解,高血壓是一種需要長期服藥的慢性病,部分患者自覺癥狀輕微或無癥狀故不按照醫(yī)囑要求規(guī)范服藥但實際血壓控制不佳,大多對不規(guī)則服藥可能引起的危害認識不足;(3)部分老年患者因記憶力減退或一部分患者因工作繁忙忘記服藥或進行血壓監(jiān)測;(4)高血壓腦出血的治療費用較昂貴,部分患者難以承擔,無法按醫(yī)囑進行治療。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較對照組的治療依從性顯著提高。觀察組干預前血壓監(jiān)測的依從性為42.1%,干預后84.2%;對照組則由干預前的39.5%提高至63.2%(P<0.05),說明干預前大部分患者對高血壓疾病的相關知識及其危害性認識不足或得不到測量血壓的專業(yè)指導而對血壓監(jiān)測的依從性較低,綜合性護理和常規(guī)護理均能加強患者的重視提高監(jiān)測的依從性,但綜合性護理干預的效果更加顯著;觀察組合理用藥率由干預前的52.6%提高到94.7%(P<0.05),而對照組的變化(47.4%至63.2%)無顯著差異,表明綜合護理干預能明顯提高患者用藥的依從性,而常規(guī)的護理干預可能因其缺乏規(guī)范有效的治療指導與服務、系統(tǒng)的健康教育使其在引導患者正確用藥的應用上效果不理想;此外,觀察組飲食鍛煉上的依從性也從52.6%上升到92.1%(P<0.05),相比之下對照組僅由57.9%升至60.5%(P>0.05),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一方面是綜合性護理干預較常規(guī)護理干預提供了健康的生活方式管理服務,另一方面是綜合性護理干預通過與患者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患者對醫(yī)師信任度增高,遵照醫(yī)囑的幾率也越大。對比干預前后2組平均血壓,觀察組血壓水平較干預前明顯下降(P<0.05),但在對照組中卻未觀察到這種變化,確認了治療依從性與療效之間的關系,觀察組依從性的提高直接反映在了血壓的良好控制上。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進行全方位的綜合性護理干預使患者在進行血壓的自我監(jiān)測、合理用藥以及科學的飲食鍛煉上的依從性均明顯提高,建立了良好的治療和生活方式,使患者從被動接受治療變?yōu)橹鲃臃e極治療,達到了較好的控制血壓的目的,提高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有重要的臨床價值,值得推廣。
[1] 王維治.神經(jīng)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188-189.
[2] 李玉珍,何煥金,林東如.腦出血恢復期患者焦慮抑郁綜合征的心理干預[J].吉林醫(yī)學,2012,33(9):1 968-1 969.
[3]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36.
[4] 高春妮,王喜平.程序化護理干預對高血壓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1,17(6):25-26.
[5] 李妍芝,米春玲.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康復護理體會[J].臨床合理用藥,2010,3(6):104.
[6] 易琦峰.醫(yī)院-社區(qū)綜合管理模式對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依從性及血壓控制的效果影響[D].長沙:中南大學,2011.
[7] 毛紅娟,何丹丹,王煬,等.提高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藥物治療依從性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4,39(1):50-51.
(收稿2015-09-20)
R473.74
B
1673-5110(2016)19-01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