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晴
在西安的第一天,為了不錯過鐘樓早上的鳴鐘,我5 點鐘便起身了。
住處離鐘樓不遠,大約十分鐘的車程,天剛下過雨,隔街望見鐘樓與想象中的有些不同,因雨水的滲透,斑駁的墻壁呈現(xiàn)著青灰色,登上樓臺,地上還有些積水,散發(fā)著一絲清涼,使這流經(jīng)千年的閣樓更具有一種獨特的莊嚴與恢弘
也許是天涼或是早起的緣故,鐘樓上并沒有其他人。繞過長廊,盡頭便是那口鐘,近兩米長的木魚,和近兩米高的大鐘擺放在一起,我很想伸手去觸摸,觸摸那歲月的留痕,觸摸那千年的滄桑,很可惜,中間還隔著一道木制的圍欄。
鐘聲準時響起,悠遠而綿長,有些沉重,又透著些清脆,猶如從遙遠的天籟穿山越嶺飄到我面前,又在剎那間如潮水般沖擊了我的心靈,滌蕩著我的靈魂。我閉上眼,盡情的享受著這美妙的樂聲帶給我的快感,思緒穿越千年,置身于“祿馬旌旗舞,鼓樂金鐘唱”“誦經(jīng)焚晚香”之中,全然忘記也眼下這是一片身居鬧市、繁華的場所。
鐘樓的對面是鼓樓。鼓聲想起時,正值黃昏,我正在古城墻上,的確,和別人說的一樣,鼓聲可以傳遍整個古城,雖然不是很清徹。
靜靜的佇立在城墻一角,感受那斷斷續(xù)續(xù)的鼓聲,一下一下分明和我心跳的節(jié)奏相應(yīng)和,我震撼于它的穿透力,時而如萬馬奔騰,讓人心潮澎湃,時而有趨于平靜,讓人得到安寧。遙望黃昏中的鼓樓,落日的余暉傾灑在上面,一時間都市的繁華都已隱去,只剩下千年前的宏偉于莊嚴。
鼓聲漸息,我也拖著我那斜長的身影下了城墻。
晨鐘暮鼓
每天鐘聲響起,是一個起點;每天鼓聲落下,是一個終點。日復一日,仿佛是一種警醒,告誡著世人千百年的世事滄桑;又仿佛是一種安慰,給人們居無定所的靈魂找到一個棲身的家園。
我不是大師,說不出太多的的道理,但我卻在這一日之內(nèi)感受到人生一絲曼妙的風景——放下、自在、淡然。
禁錮在心靈鬧世的人們,如果有空,不妨和我一起來感受下這晨鐘暮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