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學校體育》“草根爭鳴”總第87期研討綜述:談表現(xiàn) 析因素 探策略 促學練
——技能教學中有效調(diào)動學生學練積極性探析
運動參與是《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四個學習方面之一,在技能教學中,學生學練的積極性是運動參與的重要指標,學生運動參與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運動技術的學習和身體鍛煉的效果。本期針對技能教學中學生學練參與不積極的現(xiàn)象進行了剖析,并研討對策,相互交流經(jīng)驗,取得了較好的研討效果。
學生在技能學練中的表現(xiàn)可分為積極與消極2種,歸納其外在的顯性行為,有助于教師判斷和識別學生的練習積極與否。通常學生在體育技能學練中的消極行為表現(xiàn)為以下6種:
1.向后退縮。學練過程中,學生逃避練習,游離在課堂之外。
2.滿不在乎。學生對練習漠不關心,不思進取,做好做壞無所謂,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
3.調(diào)皮搗蛋。學練中,和同伴說笑打鬧、搞小動作、故意打岔、愛出風頭、做與練習無關的動作等。
4.被動參與。少言寡語,性格內(nèi)向。每次練習,都是在教師或小組長的催促下做動作。小組合作時,不太合群。
5.精力分散。學練中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不能嚴格執(zhí)行練習要求,容易出錯或違反練習規(guī)則。
6.怕苦怕累。遇到一些運動負荷較大的練習內(nèi)容,如,800m跑、連續(xù)蛙跳等,借口各種理由不參加練習。
學生體育技能學練中的各種消極表現(xiàn),并無嚴格的界限和區(qū)別,反而存在相互交叉的關系。消極學練表現(xiàn)的特征可以歸納為:不認真、不守紀、不參與、不努力等。分析技能教學中學生消極學練的特征,為判斷學生練習表現(xiàn),探究產(chǎn)生根源,找尋改進策略,優(yōu)化體育教學設計奠定了基礎。
技能教學中,學生產(chǎn)生積極學練熱情的根源主要與學生心理的新鮮感、嘗試欲望、挑戰(zhàn)欲望、展示愿望等有關,這些心理作用導致學生在體育技能學練中積極參與,樂此不疲。心理作用產(chǎn)生的條件是外在因素,那么,有哪些外在因素影響著學生學練熱情呢?
通過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體育教育教學的4個要素——教師、教材、學生、場地器材,都與學生學練熱情的產(chǎn)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1.教師層面。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自身的魅力會直接影響學生學練的積極性。教師精彩的動作示范,富有感染力的語言,高大、陽光的外在形象,平易近人的親和力等,都會讓學生愿意親近、愿意跟隨。
2.教材層面。教學內(nèi)容的新穎、刺激和富有挑戰(zhàn)性,會吸引學生,讓其躍躍欲試。通常男生喜歡的球類項目,女生喜歡的跳皮筋、韻律操等的學習會讓學生興高采烈。而部分學生不喜歡的教學內(nèi)容,如,耐久跑、隊列練習,如何使其變得新穎、刺激,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
3.學生層面。一個優(yōu)秀的團隊會激勵團隊中每名學生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班級中學生之間積極情緒的相互感染,會促使每名學生積極參與練習。學生中骨干的榜樣引領,也能帶動其他學生認真參與每項練習。
4.場地器材層面。體育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學練的積極性密切相關。在色彩艷麗、彈性良好的塑膠場地與塵土飛揚、雜草叢生的土操場進行體育運動的感覺是截然不同的,同樣,學生人手一個籃球的課堂與全班只有4個籃球的活動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新穎別致、設計獨特的場地器材能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練熱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因素——教法設計,同一名體育教師、同樣的教學內(nèi)容、同一個班級、同樣的場地器材,如果教法不同,其效果也會出現(xiàn)差異。這也就凸顯了“同課異構(gòu)”的重要性,什么樣的教法設計才是最好的?一定是適合學生的、吸引學生的、練習效果好的。如果不能吸引學生,調(diào)動不起學生練習積極性,那么教法設計就是失敗的。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明確了調(diào)動學生學練積極性的努力方向,在其他條件短期內(nèi)難以改變的情況下,或者在努力減少其他外在影響因素的基礎上,教法的改進一定要引起教師足夠的重視。如何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進和完善,激發(fā)學生的練習熱情,就成為研究的主攻方向和突破口。
技能教學中調(diào)動學生學練積極性,關鍵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練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原動力。因此,圍繞激發(fā)學生學練興趣探尋教學策略就成為一條重要的途徑。
1.游戲教學,寓學于樂。北京體育特級教師王仲生老師在教學前滾翻時采用了“低頭看天”、“看誰坐得快”兩個游戲,寓前滾翻學習于游戲玩樂之中,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海一位體育教師在教授投擲輕物的過程中,拉動架設在空中的坦克模型,教學生修正投擲出手角度和出手速度,學生在“打坦克”的游戲中,不知不覺掌握了投擲要領。
愛玩是學生的天性,結(ji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將枯燥的動作技術學習游戲化、趣味化,符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知水平,降低了學習難度,激發(fā)了學生的運動熱情,學生學得開心,教學有效,技能掌握程度高。游戲化教學起到了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效果。
將學練過程適當分解,寓于各環(huán)節(jié)一定的生活或童話情境,將練習要點以游戲規(guī)則予以詮釋,就會將表面看似單調(diào)枯燥的練習升華為趣味的游戲,不失為一種獨特的教學策略。
2.運用比賽,激烈競爭。體育運動最重要的魅力就在其競爭性,勇于挑戰(zhàn)、不服輸是學生的天性。在技能教學過程中,適當運用比賽的形式,將為練習增添色彩。如,讓學生做一次50m跑的練習,學生可能興趣索然,如果讓學生比一比誰50m跑得快,學生跑的熱情會一下被點燃,馬上會奮勇直前、不甘人后地奔跑起來。再如,“同學們請抓緊時間完成5次投籃練習”,就不如要求“同學們我們做5次投籃練習,看誰又快又準”時學生練習積極和投入。
將練習的要點進行提煉,以競爭的要素組織學生練習,以組與組、學生與學生的橫向或者學生自己的縱向?qū)Ρ?,凸顯優(yōu)勝或進步,促使學生挑戰(zhàn)極限、超越他人、戰(zhàn)勝自己、不斷進步,就成就了比賽,從而進一步挖掘?qū)W生的運動潛力,促使其健康發(fā)展。
3.榜樣引領,促學促練。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崇拜科比時,籃球運動可能就是他的最愛;當學生是林丹的粉絲時,羽毛球可能就是他最喜歡的運動。利用體育明星去吸引學生參加項目練習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抽出一點時間給學生講解體育明星的事跡,讓他們了解明星,親近明星,向明星學習。而動作舒展、技術運用嫻熟的學生是其他學生最直接和最現(xiàn)實的學習標兵,應培養(yǎng)體育骨干使其成為學生的榜樣。向身邊的榜樣看齊,也可以有效促使學生積極參與練習。
4.信息化介入,拓展時空。信息技術高度發(fā)達的今天,體育課堂不能置身事外。運動技術動作往往一氣呵成,關鍵細節(jié)一閃即逝,不利于學生直觀地建立動作表象,利用信息技術向?qū)W生展示慢放動作、定格動作等,就會使復雜的技術動作、戰(zhàn)術安排等更加直觀、清晰,利用信息技術展示的示范動作可以是經(jīng)典、規(guī)范、快捷的,也可以給學生最美好的視覺沖擊,吸引學生嘗試練習。
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結(jié)合學習目標,整理相關素材,制成圖文聲并茂的音像,或當堂錄制學生的技術練習動作,利用iPad或大屏幕手機等適時給學生播放;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監(jiān)測學生練習負荷,幫助學生糾正動作,激勵學生挑戰(zhàn)高難度技術練習等。
5.富于變化,以新制勝。傳統(tǒng)的圍繞跑道進行的耐久跑練習讓很多學生感覺枯燥乏味。善于思考的教師就將其改變?yōu)楦鞣N圖形跑、定向跑、追逐跑、依次領先跑、變速跑、團隊合作跑等,同樣是耐久跑,路線、方式、手段變化了,就帶給了學生全新的體驗和新奇的刺激,激發(fā)了學生耐久跑的興趣。
當然,發(fā)展學生的耐力素質(zhì),更可以通過改進、提高籃球行進間運球、足球比賽、跳繩、健美操等途徑去實現(xiàn),提高了技術又發(fā)展了體能,并且學生沒有跑的枯燥感,一舉多得。變化就會有創(chuàng)新,常變常新,自然會驅(qū)動學生不斷嘗試、不斷提高,并樂此不疲。
從學生認知基礎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喜歡的練習形式,給予新奇的刺激,喚醒潛在的運動欲望,就會激發(fā)學生運動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投入練習,增強體質(zhì)、習得技能、完善人格。
技能教學與興趣培養(yǎng)哪個重要的話題,存在爭論。有說前者重要,體育教學,重在傳授運動技術,運動技能掌握后自然就會產(chǎn)生興趣;有說后者重要,有了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學習運動技術,從而較快地掌握運動技能。其實兩者是共生共長的,技能教學為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yǎng)提供了載體,而興趣的培養(yǎng)促使學生習得運動技能。
新奇的刺激、學生喜愛的運動形式,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但這還不夠,更深層次的興趣應該是學生獲得的成功的運動體驗、運動享受。因此,技能教學中,要讓學生在新奇的刺激中,不斷獲得運動成功感、享受到運動的快樂,當學生意識到通過鍛煉增強體質(zhì),提高技能,和同伴、對手和睦共處,其運動的興趣和動力就會持續(xù)、長久,并且會不斷挑戰(zhàn)更高的運動強度和難度,追求技術動作的精益求精。
探究調(diào)動學生學練積極性的策略,促使我們進一步優(yōu)化體育教學,滲透興趣的本質(zhì),重新審視體育教學,以體育人,澤被千秋。
—呂兵文(山東省威海市文登區(qū)葛家中學,264422)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