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航
(衡陽師范學院體育系 湖南衡陽 421002)
大學體育《游泳》課程開展的可行性探討①
——以衡陽師范學院為例
陳航*
(衡陽師范學院體育系 湖南衡陽 421002)
對衡陽師范學院大學體育《游泳》課程開展的可行性進行調查與分析。結果表明:游泳項目深受大學生的喜愛,游泳場地設施和師資條件日趨完善,學校領導和學生對開設該課程普遍持支持態(tài)度,認為衡陽師范學院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程是可行的。最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大學體育《游泳》課程發(fā)展的相應思路。
游泳 課程 可行性 大學生
近年來,《游泳》課程越來越受到各高等院校的重視。衡陽師范學院自2005年在體育系開設了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一直深受體育專業(yè)大學生的喜愛。但是由于一系列主客觀因素的制約,導致學校一直有計劃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大學體育《游泳》課程到目前為止尚未能成功開設。因此,對這一課程開設的可行性以及如何開設推廣該課程均亟需研究。鑒于此,該研究擬通過調查衡陽師范學院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的開設現(xiàn)狀,以及對非體育系學生上游泳課的需求分析,全面了解該校游泳教學的場地設施、教學內容設置與教學方法的運用,然后提出衡陽師范學院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程的前景以及可行性的研究,并探討如何完善大學體育《游泳》課程的教學內容、組織形式、考核評價。
1.1 研究對象
湖南省衡陽師范學院體育科學學院所有上游泳課程的大二學生。
1.2 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問卷調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針對衡陽師范學院體育系參與學習游泳專業(yè)課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35份,回收35份,其中有效問卷32份,有效率91.4%);二是針對非體育系的尚未參與學校游泳學習的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發(fā)放問卷146份,回收142份,其中有效問卷134份,有效率91.8%)。
(2)專家訪談法:選擇兩類專家進行訪談。一是通過電話和郵件的形式,對其他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程高校的資深教師進行訪談;二是通過當面訪談的方式對衡陽師范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相關領導進行訪談。
2.1 《游泳》課程的受喜愛程度及原因分析
此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衡陽師范學院大學生對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的喜愛程度。結果表明:對游泳課程持非常喜愛態(tài)度的大學生占總人數(shù)的62.5%,對游泳課程感覺一般的人數(shù)占總人數(shù)的28.1%,另外,還有9.3%的大學生不喜歡游泳課程。以上結果說明,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得到了絕大部分參與學習大學生的喜愛。另外,通過調查大學生喜愛或者不喜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的原因發(fā)現(xiàn),喜愛該課程的學生普遍認為通過游泳課程的學習不僅鍛煉了身體、增強了體質,還強化了意志力水平和抗挫折能力;而不喜歡該課程的學生則普遍認為標準的游泳動作不好掌握,認為水池中的水不干凈等。
2.2 教學場地設施情況分析
此研究對衡陽師范學院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的教學場地情況進行了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在2010年之前體育系的學生上游泳課均需乘車前往市區(qū)的游泳館,后來衡陽市政府在學院內修建了衡陽市中心體育場,每到6月初的時候,學校就會在體育中心旁設置臨時充氣式泳池供教學使用。另外,調查還了解到2010年衡陽市政府除了在衡陽師范學院內修了衡陽市中心體育場外,還在衡陽師范學院旁邊的湖南工學院修建了衡陽市室內恒溫游泳館,根據(jù)衡陽市和高校達成的共管協(xié)議,以上運動設施竣工之后,衡陽市的幾所高校均可以資源共享。分析認為,隨著衡陽市體育場館資源配置的進一步完善,目前制約學?!队斡尽氛n程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的游泳場地不夠用的問題將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2.3 教學情況分析
此研究走訪了近年來主講該課程的相關游泳教師。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由于當初在開設該課程的時候學校只是將該課程作為選修課程來進行定位,因此,相關游泳教師在計劃授課時間的24學時里,大都只是傳授蛙泳和自由泳的基本技術動作,而與游泳課程緊密聯(lián)系的游泳理論教學以及緊急情況的水中自救技能卻沒有時間傳授。這樣就使得游泳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單一,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2.4 師資隊伍分析
此研究對衡陽師范學院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師資隊伍進行了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衡陽師范學院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的主講教師均非游泳專業(yè)科班出身,教齡相對較短。但是這些教師大部分都是體育系的業(yè)務骨干,技術水平和教學水平也很不錯,相信隨著這批青年教師從事教學工作年限的增長,不久將成為游泳課程教學與改革工作的主力軍。
2.5 考核評價情況分析
衡陽師范學院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期末考試的評分標準由技術動作評分和達標成績評分兩部分組成,技術評分占30%,達標成績占70%。達標成績的評定方式為:學生任選100 m蛙泳和自由泳的其中一項進行速度考核。通過對2015級體育系部分學習游泳專業(yè)課的大學生的調查發(fā)現(xiàn),經過一個學期的游泳課程學習,93.8%大學生都順利通過了考試,優(yōu)秀率達到了25%,教學效果良好。
教育的發(fā)展需要政策的支持。通過對學校領導進行簡單的訪談發(fā)現(xiàn)(見表3),領導對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的態(tài)度表示非常支持的占57.1%,比較支持的占28.6%,不夠支持的占14.3%,沒有任何一位領導不支持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程。另外,通過對非體育系學生上游泳課的需求進行調查發(fā)現(xiàn),在134份有效問卷中,非常支持學校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程的大學生占63.4%,比較支持的占25.4%,不夠支持的大學生只占11.1%??梢哉f,該校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程的主觀環(huán)境已經具備??紤]到該校及周邊現(xiàn)有的游泳場地資源配備和師資情況相對前幾年已經取得了較大的完善,分析認為在該校開設大學體育《游泳》課程是具有可行性的。
4.1 明確教學指導思想
受終身教育和素質教育的大文化背景影響,相關教育指導部門提出了大學體育指導思想——“健康第一”思想。因此,通過大學體育《游泳》課程的學習既要使大學生學習游泳技能、鍛煉身體,還要強化其意志力水平和抗挫折能力,培養(yǎng)大學生自覺參與體育運動的習慣。
4.2 采用科學的課程組織形式
課內外、校內外的緊密結合是21世紀各類學科課程體系改革的一個顯著特點。當前對課外體育活動模式的研究表明,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俱樂部模式在高校實施是可行的,它適合高校的體育課程結構。因此,衡陽師范學院大學體育《游泳》課程可以采用合理的課堂內游泳教學和課堂外游泳俱樂部的形式來開展課程組織。
4.3 完善考試內容和評價標準
當前,該校體育專業(yè)游泳課程的考核過于局限于學生對游泳基本技術的掌握,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也沒有考慮到對學生學習態(tài)度和進步幅度的評價。為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學體育《游泳》課程應由現(xiàn)行的單一內容評價向多元內容評價轉變。
4.4 加強安全、衛(wèi)生意識教育
教師在游泳技術動作的教學之外,還需要加強正確的生理和衛(wèi)生意識引導,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另外,教師可以在游泳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輪流值班的形式來增設救護崗位,讓學生耳濡目染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
[1]金國利.關系普通高校開設游泳俱樂部的可行性研究[D].南寧:廣西師范大學,2010.
[2]尹少豐.城鎮(zhèn)化與城市社區(qū)體育互動發(fā)展的研究——以廣州市番禺區(qū)鐘村鎮(zhèn)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3(3):25-28.
[3]黃熊文.廣州市普通高校足球選項課教學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體育師友,2012(5):25-28.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5.115
G807
A
2095-2813(2016)12(b)-0115-02
衡陽師范學院校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課題編號:JYKT201530)。
陳航(1981—),男,湖南衡陽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E-mail:4816461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