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靜
(淮南師范學院 安徽淮南 232001)
淺談大學生參加休閑體育的意義
徐靜
(淮南師范學院 安徽淮南 232001)
21世紀,人類的休閑觀念會發(fā)生本質(zhì)的變化。對于大學生來說,休閑體育可以有多種選擇形式,參加休閑體育可以對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起來積極的作用。因此學校體育應加強休閑體育教育,積極鼓勵學生以健康的身體運動方式從事休閑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休閑理念與良好的習慣,并掌握豐富多彩的休閑體育技能。
大學生 休閑體育 休閑理念
在現(xiàn)今多元文化社會里,人際關系日漸疏離,工作壓力日漸繁重,生理機能也相對影響, Iso-Ahola(1980)就曾指出,參與休閑活動不但可緩解個人生活上的壓力,且可增進群體及合作的觀念,因而獲得友誼的贊賞。此等觀念對即將進入工作職場的先鋒隊—大學生尤為重要:在其課余時間如何安排自己的正常社交關系與休閑活動,并體驗不同的生活角色與行為,來提供自己與社會互動的機會等成為重要課題。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繁榮發(fā)展,休閑生活一直是體育部門與群眾急于追求的目標,以往政府偏重于經(jīng)濟的繁榮,而關于文化精神的建設卻無法齊頭并進,導致經(jīng)濟雖富裕,但國民整體生活內(nèi)涵及深度仍然不足,尤其在行、育、樂3方面仍須下工夫。在行的方面上,我國公路運輸發(fā)達,但由于人口稠密,遇到假日時各主要街道及休閑景點仍然寸步難行,必須導入大眾運輸系統(tǒng),才能抑制小型車輛數(shù)量(遠程目標)。在育的方面上,政府的教育政策偏重于學校教育,只強調(diào)教育的普及率與教育程度的提高,對于學生在校外精神生活與文化水平的提升,卻未營造理想的環(huán)境。在周休二日實施后,學生必然浪費時間做一些無益社會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每位大學生幾年后都是社會的中堅份子,大學生更能帶動社會良好的風氣,因此,大學生對于周休二日的生活規(guī)劃更為重要。
休閑在每個人的一生中,各個發(fā)展的階段,都有其重要性及必要性,并且更推及至整個生命歷程。而大學屬于學習生涯中之最重要發(fā)展層級,休閑所扮演的角色及功能也隨之改變,再加上自我生涯規(guī)劃良好與否,與休閑生活的安排有極大關系 ,因此了解大學生休閑參與的情形,是不容忽視的一大課題。
一般而言,參與休閑活動時都可獲得歡樂、愉悅、滿足或放松的感受,雖然參與時必須消耗體力與精神,但消除工作后辛勞而重獲新生的喜悅,是休閑活動不容小覷的重要價值。大體而言,學校附近各類休閑場所是學生最佳的選擇,但無可諱言,一般受到家庭經(jīng)濟因素限制的大學生,通常會優(yōu)先考慮善用學校社團的有利資源,學校社團的組成包括藝文活動、康樂性、宗教性、運動性及綜合性社團等等。另學校所聘請的專業(yè)指導老師,及舉辦活動時讓學生學習領導、規(guī)劃、決策、授權、負責及被領導的寶貴機會,更足以提供全方位的經(jīng)驗學習。
以國內(nèi)外學者對大學生休閑活動類型研究來看,Allen(1982)測試212位大學生對51種戶外活動的興趣研究中,即有戶外活動,運動、嗜好、家庭、社會互動、機械、文化、智能、游泳、大自然和冒險性等九種分類。另Russell(1982)又將休閑活動項目分為運動和競賽、個人嗜好、音樂戶外活動 、文學領域、社會交際、藝術工藝、戲劇和舞蹈等九類。再者,Tinsley與Kass1979將休閑活動以1 366人為受試者(其中大學生占923人),區(qū)分為益智類、洗滌身心、表現(xiàn)補償、同伴享樂、社交活動、尋求獨處、暫時逃避、安全性及藝術表現(xiàn)性活動9類。
國內(nèi)學者吳寶桂研究我國大專院校學生的休閑行為,將休閑活動分為五大類,即求知取向類、玩樂取向類、技藝取向類、戶外活動及消磨時間。陳德海在對南區(qū)專科學生1 384份有效問卷中,將71項休閑活動分為七大類,分別為健身性休閑、娛樂性休閑、團 體性休閑、刺激性休閑、靜態(tài)性休閑、防衛(wèi)求生性休閑及舞蹈性休閑活動。另外胡家欣在進行大學院校、團體及個人個別訪談后,歸納大學生休閑活動類型共有五大類,分別為室內(nèi)靜態(tài) 、體能、戶外非體能、社交及技能。
3.1休閑是學習克服挫折與生活壓力的重要途徑
目前各大專院校頻傳自殺、情殺及殉情等事件,不僅震驚社會,更引起教育界人士對大學生生活壓力緩解的重視。在對556位大專生生活壓力事件調(diào)查與分析得知 ,造成學生最大壓力的為課業(yè),其次為人際關系、異性交往、前途、經(jīng)濟等。雖然,課業(yè)壓力是大學生壓力因素之首位,但若教育單位能運用啟發(fā)性教導方針,并輔導學生有效學習,善用時間規(guī)劃,且充分利用休閑活動來調(diào)適,不僅可怡情娛興、鍛煉體魄,更能松弛緊張,緩和壓力,進而達到良好效果。
近年來情緒智商(Emotional Quotient)頗受各界人士重視,讓大學生學習情緒控制的技巧,且利用于個體間的相互交往,適應良好的人生,都能在參與休閑活動中學習,故休閑是學習克服挫折與調(diào)適生活壓力的重要角色。
3.2休閑活動是發(fā)揮自主、全方位才能最佳方法
社會學家Zuzanek(1975)主張所有的民眾應該用正確的渠道去參與社區(qū)所提供的文化藝術資源,因為文化藝術能夠用大眾了解的語言解說,且政府應該優(yōu)先提供文化藝術服務。歐洲作為藝術天堂,許多傳統(tǒng)藝術文化中的戲劇、歌劇、音樂演奏等參與者眾多,從西班牙國家人民對休閑的堅持與規(guī)劃得知,西班牙的休閑活動大約分為三方向,即文化性、技能性、體育性。而文化性扮演著推動整個休閑活動的主要角色,其可從每年所舉辦的多元化活動,及平均一天半就有一個活動進行中獲知,活動內(nèi)容多采多姿,分別為 :(1)音樂嘉年華;(2)戲劇表演;(3)藝術展覽;(4)電影影像展;(5)文學欣 賞;(6)民間藝術;(7)傳統(tǒng)習俗等。
休閑活動不僅反映一個國家整體的文化表征,更影響整個國家的文化發(fā)展。 現(xiàn)今社會信息工業(yè)迅速發(fā)展,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是提升了,休閑產(chǎn)業(yè)也迅速萌芽中,故呼吁大學生應通過參與有益的休閑活動 ,以同步提升精神生活,豐富心靈內(nèi)涵。
3.3休閑是打造健康身體的最好方式
怎樣才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呢?最基本的觀念是,除了均衡飲食、充足睡眠,最重要的還是從事運動。事實上,休閑活動的多樣化,對大學生而言,并非都具有正面的功能及教育意義,因此藉由體育課程的推展,建立學生健康身體與終生運動習慣的觀念,才能提升休閑運動的品質(zhì)。
美國健康醫(yī)學學會Pate等人于1995年提出,規(guī)律的運動不但能促進身體健康,更能預防慢性疾病的發(fā)生。目前,我國國民從事規(guī)律運動的人口比率非常地低,遠比美國45%及加拿大48%的比率數(shù)字,有明顯偏低的現(xiàn)象,這個問題的確值得大家重視。
影響個人健康因素分為下列四項:一為環(huán)境因素;二為醫(yī)療照顧;三為人類生物學因素;四為個人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其中以第四項個人行為與生活方式因素,影響最深,個人的食、衣、住、行及規(guī)律運動和人體健康的促進與疾病的預防有著密切的關系。
到底如何運動對自己最適合呢?在此筆者簡略提出適當運動的一般性原則 :以運動頻率(天數(shù))來說,一般健康個人每周至少3~5d,并盡量排開運動曰, 例如:每周一、三、五日為運動日期,每次運動量至少30~60min,且每次需作暖身及收操的步驟,另外運動的強度至少達自己最大心跳率的60%~80%(最大心跳率:指從事激烈活動當中心跳率每分鐘的最大值,通常與年齡有較大的相關),而每次運動時所消耗的能量,建議為300卡以上較為恰當。
若希望大學生建立終生休閑運動的正確觀念,除了讓學生在體育課中能充分享受運動的樂趣外,課堂中更要給予正確的運動技巧之練習方法,為此學生才能持續(xù)參與各項運動,進而達到鍛練健康體魄的目標。
大學生選擇參與何種休閑活動,與其所屬學校環(huán)境的不同而有差異。個人會受不同文化、教育、社會、地域等因素影響 ,而選擇不同的休閑活動。雖然學校課程及行政管理是一影響因素,但政府政策及民間企業(yè)的配合,亦十分重要,如此才能共同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大學生休閑環(huán)境。
休閑活動對大學生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且推廣符合現(xiàn)代化及富知識性的休閑活動,十分必要,應在觀念、時空及整體活動規(guī)劃上,把握其重要性,多創(chuàng)造大學生的休閑學習機會,并在體育課程中充分利用且把握活動多樣化原則,激發(fā)興趣,享受休閑,以達最高質(zhì)量的生活目的。
[1] 武文杰.蘇州社區(qū)休閑體育服務體系的現(xiàn)狀及建設[J].遼寧體育科技,2012(5):13-15.
[2] 高菲菲.關于休閑體育教育研究的幾個問題[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91-94.
G80-05
A
2095-2813(2016)04(a)-008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