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二批9家群團改革試點啟動
繼去年下半年工會、共青團、婦聯(lián)組織第一批啟動群團改革試點后,上海啟動第二批群團改革試點。7月4日,市委書記韓正在黨的群團改革推進會上強調,改革必須突出制度創(chuàng)新這個核心,著力解決制度性問題;同時根據(jù)不同群團組織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堅持“一團一策”“一組織一方案”,實施分類改革,大膽探索符合各自特點的具體模式。
立足解決群眾最迫切最突出的問題,更好地服務于所聯(lián)系的群眾。按照中央的要求,群團改革主要是改機構設置、改管理模式、改運行機制,就是要使群團組織眼睛向下、面向基層,祛除“四化”(機關化、行政化、貴族化、娛樂化)、回歸“三性”(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使群團工作更貼近群眾,為黨分憂,為民謀利。上海第二批群團改革的核心是推進群團組織制度創(chuàng)新,解決原有體制機制與組織管理方式的痼疾弊端,建立健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xiàn)代群團組織治理結構。同時,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堅持深化改革,著力制度創(chuàng)新,更好地聯(lián)系和服務好群眾,要積極穩(wěn)妥,分類管理,精準施策,確保改革試點取得實效。
堅持“一團一策”“一組織一方案”。第二批群團改革試點的市工商聯(lián)、市科協(xié)、市僑聯(lián)、市殘聯(lián)、市社聯(lián)、市文聯(lián)、市作協(xié)、市青聯(lián)、市紅十字會9家群團組織,聯(lián)系服務對象專業(yè)性、行業(yè)性、特殊性更加突出。群團組織既有相同性,也有差異性,改革必須突出制度創(chuàng)新這個核心,著力解決制度性問題;同時根據(jù)不同群團組織的特點和具體情況,堅持“一團一策”、“一組織一方案”,大膽探索符合各自特點的具體模式。要堅持問題導向,重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確保改革真正見實效。
緊緊咬住機關化、行政化較為突出的問題,轉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發(fā)揮好人民團體和社會團體特有的功能作用。重視防范和抑制貴族化、娛樂化傾向,著力擴大聯(lián)系、服務特定人群的覆蓋范圍。韓正強調,這次群團改革不是小修小補,是一次深刻的自我革新。要把握群團改革的目標方向,把群團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成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一支重要力量。
上海市科協(xié)改革試點將推進開放性、樞紐型、平臺型建設
開放型組織建設
★切實提高基層一線科技工作者在科協(xié)代表大會、全委會、常委會中的比例,擴大市科協(xié)兼職副主席的選任范圍,突出代表性、廣泛性,推動基層科技工作者更多地參與科協(xié)議事決策
樞紐型組織建設
★進一步完善學會治理結構和治理方式,實施學會創(chuàng)新和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試點購買學會辦事機構管理服務,支持學會積極承擔政府轉移職能,推進學會做到有人理事、有制度管事、有職能做事、有能力成事
平臺型組織建設
★搭建高端、前沿、國際化的學術交流平臺,支持建設科技成果轉化的助推平臺,做實離岸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服務平臺,做強科技人才服務平臺,做好“互聯(lián)網(wǎng)+”的科普信息傳播平臺和市場化的科普產品展示交流平臺,建設服務黨和政府科學決策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