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悅
(吉林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00)
析《百種神秘感覺》中中美文化的沖突與融合
張 悅
(吉林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00)
《百種神秘感覺》是華裔美國女作家譚恩美的著名作品。本文從文化的沖突與融合兩個方面來分析譚恩美長篇小說《百種神秘感覺》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此小說的女主人公—李鄺,一個樸實的中國女孩,從中國移民來到美國,對于美國社會和家庭生活關系中體現(xiàn)出的文化沖突出的不適應和困惑感。她的身上帶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印記:孝道,真誠,無私奉獻;而她的同父異母的美國妹妹——奧莉薇亞,則是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下的產(chǎn)物,她身上帶有西方的個人主義的特點。她們兩個人之間的矛盾和爭吵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這種矛盾主要是因為傳統(tǒng)的中國倫理觀與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間的沖突。悲劇性的結局中既包含中國傳統(tǒng)的悲劇色彩,又包含了西方的悲劇色彩,可以說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美國文化最終的融合。
文化沖突;中國傳統(tǒng)文化;西方個人主義;《百種神秘感覺》
譚恩美于1952年出生在奧克蘭。她的父母之后移民到美國。她的父親——約翰·譚是一位工程師。她的母親戴茜是一名護士。她獲得了圣何塞州立大學的英語和語言學學士學位和碩士學位。后來,她又獲得了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和加州伯克利分校的語言學研究的博士學位。百種神秘感覺是譚恩美推出的第三部小說,這部小說曾被翻譯成35種語言。在此小說中幽靈一直控制著奧利維亞,她的妹妹告訴她關于陰界的可怕的故事,奧利維亞也一直試圖調節(jié)婉和鬼魂的關系。在本文中,我們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在百種神秘感覺中的融合。這本書是譚恩美的著名作品之一,也是一種新的嘗試。它不僅給中國帶來了傳統(tǒng)的文化體驗,也帶來了新的色彩。婉作為一個女主人公,有著陰陽的眼睛,她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象征:忠誠、真理和簡單。她對她的妹妹奧利維亞的愛永遠不會改變,直到她去世。總的來說,這部小說向我們展示了中美文化的沖突和融合。
婉是小說中的悲劇女主人公。婉的母親——李成,是在露天市場賣青蛙的農家姑娘。婉在奧利維亞的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她的特殊功能——陰陽眼和與鬼魂溝通的能力是小說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在開始的時候,這些功能 并未給她帶來好運氣。她給人的感覺是卑微,甚至讓人恨。如:“古怪的老女人”,“一點也不害羞”。由于奧利維亞的告密,婉被認為有心理障礙而被迫接受電療。之后,烏黑的頭發(fā)消失,使她看上去更像是動物園籠子里的動物。這個描述 實際上是一種優(yōu)雅的形象。她的到來使她同父異母的妹妹——奧利維亞不得不正視她有一半中國血統(tǒng)的事實。尤其當奧利維亞聽到別人叫她傻老帽時,她希望她的姐姐滾回中國。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是百種神秘感覺的基礎。西方科學信仰,理性,自由與個性。東方崇尚文化,負責和忠于傳統(tǒng)。華裔美國人在美國遭受的種族歧視持續(xù)了長達100年之久。在長期的身份認同中,文化沖突帶來的誤解和屈辱是這類悲劇文學遷移的文化基礎??傊?,百年神秘感覺的成功除了具有民族特色,另一個大的亮點是現(xiàn)實與虛幻的交替。婉和奧利維亞的悲劇生活是一個線索。婉的陰陽眼和姐妹之間深刻的友誼是故事的另一個線索。它讓故事充滿了這樣一個跨神秘和虛幻的顏色。百種神秘感覺是一個時代和一個民族的悲劇,它的成功是中國作家從邊緣到主流的一個象征。
正如我們所知道的,在最原始的人類時期是沒有文化的。如果我們把“北京人”使用“火”作為人類文化符號的創(chuàng)造,人類文化歷史的創(chuàng)造將有超過十萬年的歷史。文化整合是文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形式是多樣的?!拔幕笔怯筛鞣N人類的科學知識創(chuàng)造出來的,它在各種傳播中的應用,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所有的文化都經(jīng)歷了一個獨立的發(fā)展階段,并具有自己的完整性和傳統(tǒng)性。長期緩慢的交流之后,鴉片戰(zhàn)爭的爆發(fā),開始使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大規(guī)模融合。從血緣親情的角度來看,一方面,在一開始奧利維亞對婉的誤解很深。她想盡力融入美國的主流社會,但是她卻有一個同父異母的中國姐姐。而且她無法掩蓋或者抹去這個事實,也因此讓她難以融入美國的文化。然而,她對婉的態(tài)度逐漸改變。最后,婉無條件的愛和她的犧牲以拯救奧利維亞的婚姻危機感動了她。奧利維亞接受了她的中國傳統(tǒng),恢復了愛與被愛的能力,開始相信未來和希望。婉,一個典型的中國人的形象。因為母親的早逝和父親的拋棄使她在中國經(jīng)歷了悲慘的生活。更糟糕的是,她到達美國后,面臨著種族歧視。一句話,她在美國的狀態(tài)很尷尬。然而,她勇敢的反抗反映了中國女性新的形象:忠誠,無條件的愛、智慧與寬容。從婚姻的角度看,奧利維亞擺脫了婚姻的陰影而且恢復了愛與希望的能力。此外,她開始感謝她心愛的姐姐婉。在婉的指導和幫助下,奧利維亞解決了她關于身份的困惑,從而完成了她作為一個華裔女性的自我重建。從反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到中、美國主流文化之間的沖突融合,奧利維亞經(jīng)歷了從排斥到她的中國文化遺產(chǎn)到接受,最終達到了兩種文化的深度融合。姐妹和解不僅有助于文化認同和自我重建的追求,對他們反抗父權制也有幫助。
文化的沖突與融合是所有民族必不可少的。每個生活在美國的中國人都不得不去面對。如果他們不能解決文化的沖突,他們就不能和諧地生活在美國,也不能有自己的真正的身份。華裔婦女所面臨的許多問題,她們一直受到排斥和歧視。由于種族主義,他們遭受白人的種族歧視。由于男性占主導的地位他們遭受性別歧視。由于她們生活在白人帝國主義的社會,他們遭受階級壓迫。中美婦女經(jīng)常被視為美國的外來者,他們受到中國文化的影響,同時受美國文化的影響。這兩種文化是不同的,因此,他們必須面對沖突的文化,并總是受盡了這兩種文化沖突的折磨。
[1] Edward Said(1979).Orientalism [M].New York:Vintage Books.
[2] Amy Tan(1995).the hundred secret and senses[M].New York:Ivy books.
[3] Amy Tan(1995).the hundred secret and senses[M].New York:Ivy books.
張悅(1995-),女,吉林省吉林市人,研究生,吉林大學,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
I106
A
1672-5832(2016)09-00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