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農(nóng)業(yè)局 趙書義
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防治玉米蠐螬田間藥效試驗
項城市農(nóng)業(yè)局趙書義
通過試驗,驗證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對玉米蠐螬的防治效果,確定合理使用劑量和安全性,為登記和推廣應(yīng)用提供依據(jù),進行該藥劑的田間藥效試驗。
(一)試驗對象、作物和品種的選擇
1.試驗對象:蠐螬。
2.試驗作物及品種:試驗作物為玉米,品種為鄭單958。
(二)環(huán)境條件
試驗安排在項城市丁集鎮(zhèn)田夏樓行政村。該田地勢平坦,土質(zhì)為兩合土,肥力中等,有機質(zhì)含量為2.6%。該田蠐螬常年發(fā)生危害。于2015年6月5日播種,品種為鄭單958,種植密度為4300株/667m2,單粒播種。栽培及水肥管理條件一致,且符合當?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實際。
(一)藥劑
1.試驗藥劑: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河北闊達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
2.對照藥劑: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海利爾藥業(yè)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
3.藥劑用量與處理編號。處理1: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1.0g/kg種子;處理2: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1.5g/kg種子;處理3: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2.0g/kg種子;處理4: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1.0g/kg種子(對照);處理5:清水對照。
(二)小區(qū)安排
各小區(qū)按隨機區(qū)組排列,共20個小區(qū)。小區(qū)面積為50m2,重復(fù)4次。
(三)施藥方法
1.使用方法:按規(guī)定用量準確吸取或稱量藥劑,加少量水,充分搖勻,再將種子裝入塑料袋中,邊倒邊搖拌,直至拌勻,晾干。
2.施藥器械:塑料袋。
3.施藥時間和次數(shù):施藥時間為2015年6月5日上午包衣,下午播種。
4.使用容量: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分別按有效成分用量1.0g/kg種子、1.5g/kg種子、2.0g/kg種子用量包衣,對照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按有效成分用藥量1g/kg種子拌種。
(一)調(diào)查時間和次數(shù)
試驗共進行3次調(diào)查,第1次在空白小區(qū)齊苗時(6月12日),調(diào)查所有小區(qū)出苗情況;第2次于玉米齊苗后15天(6月27日)調(diào)查1次,調(diào)查小麥植株被害情況;第3次于玉米齊苗后30天(7月12日)調(diào)查1次,調(diào)查小麥植株被害情況和蟲口密度。
(二)調(diào)查方法
1.出苗情況調(diào)查方法:按雙對角線法隨機選5點,每點20株,共計100株,調(diào)查出苗率。
2.蠐螬的調(diào)查方法:作物受害情況調(diào)查。每小區(qū)內(nèi)按雙對角線法隨機選5點,每點20株,共計100株。分別于2015年6月27日、7月12日調(diào)查總株數(shù)、被害株數(shù),計算防效;蟲口密度調(diào)查:每小區(qū)“Z”字形5點取樣,每點50cm×50cm(0.25m2),挖土深30cm,共挖1.25m2,詳細記載單位面積內(nèi)蟲量,計算防效。
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對玉米蠐螬有較好防治效果,齊苗后15天有效成分用藥量1.0g/kg種子、1.5g/kg種子、2.0g/kg種子及對照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1.0g/kg種子4個處理,株防效分別為84.97%、85.57%、88.54%、84.97%;齊苗后30天防效分別為82.05%、85.63%、88.13%、85.18%。
通過對各處理對株防效進行方差分析(見下表):齊苗后15天株防效,在0.05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在0.01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極顯著差異。
齊苗后30天株防效,在0.05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在0.01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極顯著差異。
齊苗后30天蟲口防效,有效成分用藥量1.0g/kg種子、1.5g/kg種子、2.0g/kg種子及對照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1.0g/kg種子4個處理,蟲防效分別為82.62%、85.97%、89.75%、84.93%。通過對各處理蟲防效進行方差分析(見下表),在0.05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顯著差異;在0.01水平上,各處理間均無極顯著差異。
(一)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對玉米蠐螬有較好的防效。
(二)氟蟲腈(5%懸浮種衣劑)拌種防治玉米蠐螬建議以制劑用藥量藥種比1:25~50,有效成分用藥量1.0~2.0g/kg種子為適宜用藥量,于玉米播種前加適量水進行種子包衣。
不同處理防效的方差分析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