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全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漢語國際傳播中印尼學習者“有”字句的偏誤淺析
王 全
(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浙江 杭州 310000)
本文為浙江傳媒學院校級科研項目(編號:ZC15XJ034)的結(jié)題成果。
由于印尼漢語學習者所學的漢語知識總量有限加上明顯的母語負遷移,容易在學習實際過程產(chǎn)生偏誤現(xiàn)象,他們在學習漢語的時候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漢語“有”和印尼語“ada”之間的聯(lián)系和差別進行了分類描寫與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有”與“ada”不完全對應,筆者覺得這有可能是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在此基礎(chǔ)上,筆者收集了印尼交流生學習“有”字句時所產(chǎn)生的部分典型偏誤用例,并對這些偏誤語料進行了分析,發(fā)現(xiàn)他們在習得“有”字句的過程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是“錯序”、“遺漏”、“誤加”、“誤代”、等四大偏誤類型,然后筆者結(jié)合“有”與“ada”的對比分析成果,發(fā)現(xiàn)產(chǎn)生偏誤的主要原因是:“有”的語義復雜性、“有”的詞性復雜性、“有”作為動語的強制性等。最后,筆者針對學生遇到的偏誤問題,提出相應的預防措施以及教學建議,希望對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一些參考。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fā)現(xiàn)印尼母語者在習得“有”字句的時候呈現(xiàn)出很多特點?!坝小弊志涫菨h語中的重要句式,其獨特的句法結(jié)構(gòu)和繁雜的語義信息是漢語本體研究的重點。而印尼語中 “ada”句也是與“有”字句用法相似的句式。從當前的研究現(xiàn)狀看,國內(nèi)研究多數(shù)是從印尼語和漢語的語序、比較句以及詞綴等方面進行了研究,對漢語的“有”字句和印尼語的“ada”句對比的研究較少。
對于“有”字句的語義類型,呂叔湘(1942)在《中國文法要略》中提出有表存在、表領(lǐng)屬和表領(lǐng)有三種語義類型。
表示擁有,例如:汪老師有很多書。表示具有,例如:教書這個工作很有意義。表示存在,例如:操場上有兩個人在踢足球。表示發(fā)生或出現(xiàn),例如:這段話有刪改。表示包含,例如: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表示列舉,例如:參加晚會的有工人、農(nóng)民、干部。表示達到,例如:這塊石頭有兩千多斤重。
根據(jù)印尼語“ada”的使用狀況以及“ada”的語義,可把“ada”句的語義類型分為以下五種。
第一,表示擁有,例如:Semua orang ada dua tangan .(人人都有兩只手。)第二,表示存在,例如:Ruang kelas ini ada tiga orang .(這個教室里有三個人。)第三,表示包含,例如:Setahun biasanya ada 12 bulan.(一般一年有12個月。)第四,表示例舉,例如:Di taman ada banyak bunga ,ada yang merah ,ada yang merahmuda ,ada yang kuning,dan lain-lain .(公園里有很多花,有紅的、粉紅的、黃的等等。)第五,表示達到,例如:Gunung itu ada begini tinggi tidak?(那座山有那么高嗎?)
總之,漢語與印尼語的“有”字句都有表存在、擁有、達到、包含、列舉等語義,但兩者間也有一定的差別。最主要的不同就在于印尼語“ada”句沒有出現(xiàn)的義。漢語“有”字句類型中的表示“出現(xiàn)”或“發(fā)生”的類型和表示“具有”的類型,印尼語中并沒有類似的表達。漢語“有”字句表示發(fā)生或者出現(xiàn)的語義類型,“有”字后面的詞語一般是“發(fā)展”、“進步”等類似的動詞。一般在謂語動詞后的賓語是由名詞或形容詞充當,但90年代后,學者們認為“有”后可以帶動詞性賓語,但不能直接修飾“有”,中間要有別的成分,如“這個學院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蔽覀兡苷f“有了較大的發(fā)展”而不能直接說“有發(fā)展”。雖然印尼語出現(xiàn)過類似的句子,但是“ada”后的詞并不是此類的動詞。如“Dalam hubungan antara kedua negeri tampak ada kemajuan .”該句翻譯成漢語的意思是“兩國之間的關(guān)系有所改善?!钡恰癮da”后面的詞“kemajuan”已經(jīng)名詞化。“kemajuan ”的原型的是“maju”,意為“進步、改善”,是動詞,但加上“ke-an ”的詞綴之后就變成了名詞。因此,這里不屬于“ada”句表示“發(fā)生”或者“表現(xiàn)”的語義類型。
此外,漢語“有”字句的“具有”義有表主觀的功能,一般是謂語對主語的評價,在印尼語“ada”句中也沒有相應的表達。例如,“這個小孩很有禮貌。”是漢語“有”字句中表示“具有”的語義類型,按照字面上的印尼語翻譯為“Anaknya sangat ada baik bahasa.”上文已經(jīng)說過“ada”前面不能受“很”、“非?!钡瘸潭雀痹~的修飾,并且印尼語中并沒有這樣的句子,因此這個句子是錯誤的,正確的翻譯為“Anaknya baik bahasa .”
印尼學生學習漢語“有”字句容易出現(xiàn)以下幾種偏誤。
第一,錯序。漢語的語序是SVO,只有在賓語焦點化的情況下才會有SOV的語序,假如“有”的賓語沒有焦點化不能有SOV語序,但在印尼語中謂語和賓語的位置可以調(diào)換,印尼母語者使用“有”字句時就會發(fā)生錯序的偏誤,如:*在這兒我的朋友也有。改:這兒也有我的朋友。
第二,遺漏。
賓語前遺漏了“有”。賓語前面需謂語中心,如:*林老師不輕易請假和按時發(fā)回學生作業(yè)的良好習慣,讓我養(yǎng)成不愿輕易缺課和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改:林老師有不輕易請假和按時發(fā)回學生作業(yè)的良好習慣,讓我養(yǎng)成不愿輕易缺課和按時完成作業(yè)的習慣。
能愿動詞后遺漏了“有”。漢語的能愿動詞一般不能獨立帶賓語,而印尼學習者可能是認為能愿動詞后不需要使用主動詞“有”,如:*如果我們不早采取措施的話,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會越來越多的人挨餓。改:如果我們不早采取措施的話,我想在這個世界上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挨餓。
副詞后遺漏了“有”。漢語中副詞一般不能獨立充當謂詞核心,和能愿動詞的情況類似,印尼學習者使用副詞后會將“有”遺漏,如:*但也不少運動員的收入是很低的,為什么我會這么說呢?改:但也有不少運動員的收入是很低的,為什么我會這么說呢?
第三,誤加。動詞前誤加“有”。如:*你今天有喝藥嗎?改:你今天喝藥了嗎?印尼語:Apakah hari ini anda ada minum obat ?(今天你有喝藥?)這個問題在南方一些地區(qū)的方言中也有發(fā)生。
第四,誤代?!坝小弊终`代為“是”字,如:*這個工作要求是五年的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改:這個工作要求有五年的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坝小迸c“要”的混用。如:*凡是喜歡旅游的人都有去親身體驗。改:凡是喜歡旅游的人都要去親身體驗。“由”字誤代為“有”字。*我們不知道怎樣走路、穿衣服等等,都有我們的父母親來教養(yǎng)我們。改:我們不知道怎樣走路、穿衣服等等,都由我們的父母親來教養(yǎng)我們。
根據(jù)這四種偏誤,筆者分析印尼學習者在學習“有”字時出錯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個:
其一,“有”字語義的復雜性,“有”字句中“有”字的語義復雜,我們描寫了七種意義,如“擁有、具有、存在、發(fā)生或出現(xiàn)、包含、列舉、達到”等,其中“具有”“發(fā)生或出現(xiàn)”兩種意義“ada”沒有。
其二,“有”字詞性的復雜性,“有”既可以帶名詞性賓語,也能帶謂詞性賓語,能帶的謂詞性賓語是有限制的。印尼學生因為不了解漢語“有”的使用限制,會在普通動詞或動賓短語前用“有”,其實在某些南方地方用語中,也會出現(xiàn)類似偏誤,如:*你今天有吃飯嗎?改:你今天吃飯了嗎?
其三,漢語方言的影響?!坝?VP”句式在現(xiàn)代漢語中雖然不合法,但近年來受方言和港臺語言的影響,這種句式又逐漸活躍于人們的日??谡Z中,因此它正處于一個“復活”階段。這可能對印尼語的學生有一些影響。
其四,母語的負遷移。在誤加“有”的偏誤用例中,有一部分是將“有”誤加在謂詞性成分前的,包括動詞短語和形容詞短語。這些誤加可能是受到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因為在印尼語中的“ada”是可以加在VP或AP前,但是這種誤加也可能是受到目的語中相應句式的影響。
其五,“有”字的強制性。印尼學生在習得“有”字句時所出現(xiàn)將動詞“有”遺漏的現(xiàn)象是印尼學生偏誤中出現(xiàn)最多的。根據(jù)漢語“有”字句和印尼語“ada”句的對比,筆者發(fā)現(xiàn)印尼語中的“ada”是可以省略的,但“有”字句的“有”在句子中是謂語動詞不可省略。印尼學習者在學習漢語“有”字句時,受到了印尼語負遷移的影響,把“有”省略了,也是受了母語負遷移的影響。
通過對比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漢語的“有”字句和印尼語的“ada”句在性質(zhì)、語義類型和結(jié)構(gòu)上雖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不同之處。兩者的語義類型和結(jié)構(gòu)類型并不是一一對應的關(guān)系,尤其是結(jié)構(gòu)類型差別很大,因此在教學時應該重視這一點。
首先,教師應該對漢語“有”字句本體知識掌握較好,應該對“有”的范疇選擇有所了解:“有”只能選擇名詞性的賓語,如果是動詞形容詞,那這動詞必須是名動詞、名形詞,也就是說動詞性成分不能充當“有”的賓語。關(guān)于“沒有VP”或“沒有AP”這個知識點,“沒有”實為一個詞。同時還需要知道動詞“有”字的語義形式,即動詞“有”字表示擁有、表示具有、表示存在、表示發(fā)生或出現(xiàn)、表示包含、表示列舉、表示達到、引出主體和客體的使用要求。
其次,在面對語序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著重講解“有”字句的結(jié)構(gòu),尤其是“有”字句前后詞語的用法以及出現(xiàn)“有”字句時句式移位的注意要點,還應該重視印尼語負遷移的影響,著重強調(diào)漢語“有”字句的語序固定,不像印尼語一樣可以更換。
最后,應該特別強調(diào)“有”在句子中充當?shù)木渥映煞植⒉皇窍裼∧嵴Z中“ada”一樣可有可無,同時也要強調(diào)“有”后面的成分也是不可缺少的。并且,印尼語中“ada”有強調(diào)的作用,但漢語中的“有”字并沒有,因此不該用“有”的地方不能亂用。
綜上所述,無論哪個語種的漢語學習者在習得漢語語法時,都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語法偏誤,所以漢語國際教育者應該在日常教學中多總結(jié)多收集偏誤案例。本文提出的預防偏誤發(fā)生的教學對策,希望可以為推動對母語為印尼語的第二語言學習者的漢語教學有所幫助。
[1] 丁聲樹.現(xiàn)代漢語語法講話.商務印書館,1961.
[2] 董小琴.外國學生“有”字句偏誤分析及習得研究.南京師范學院,2008.
[3] 段蘇平.“有”字句的轉(zhuǎn)換.黃準學刊,1997. 2.
[4] 范曉.漢語句子的類型.太原:書海出版社,1998.
[5] 高耀墀.關(guān)于“有”的用法 語文教學通訊,1957.12.
[6] 胡袁園.有字句研究.南京師范大學,1995.
G642
A
1672-5832(2016)11-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