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晴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000)
無關愛情
李 晴
(天津師范大學 天津 300000)
但凡這世人與世人相逢,大抵無緣不聚,而情感的維度也從側面反映出了一個人的修為。一個眼神的交匯,一次因緣的邂逅,便是一整個青春的際遇。這際遇背后的色彩斑斕以及隱匿著或濃或淡的憂愁哀傷,正如那黃昏金燦燦耀眼背后,隨即被黑暗撲倒的命中注定。
因一個人,戀一座城早已成為濫觴的癡情話語,不足為道。但當因人而充分去了解一座城之后,將其視為故鄉(xiāng)的歸屬感已然意義非凡。十年好友可稱后天親人,而后天故鄉(xiāng)又將是怎樣的一種認同與情懷?
繁華都市不知道偏遠城市的生存狀態(tài),恰如兩顆陌生的心不了解彼此的生活模式。在大城市,很難想象打算吃麥當勞的雞塊需要跑近千公里才能買到;在小城市,也琢磨不出于同城辦事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在途中的無奈不安與尷尬。所以,真心靠攏的兩顆心跨越了距離,超越了故我,打破了原生模式的慣常,學會妥協(xié),學會融合,學會愛與包容。
當命運的線條橫沖直撞,在生命的延長線上我們遇到了可以結伴而行的人,潤物無聲的滋潤讓我們驚嘆于相遇的意義。彼此的愛好、喜歡的人事,姿勢和眼神,甚至話語系統(tǒng)里的詞匯都有了對方的影子,它們如影隨形的活在自己新的生命里,化成骨血,如泉蕩滌過去指向未來。
凌晨兩點的電話,當我毫不猶豫地按下接聽鍵的那刻起,接過后一個多小時的長談陪伴,要忍住多少困意,抵擋多少夜寒來襲,目睹多少姣好圓月的如沙無垠才能握起時間的模樣?在電話的一端突然提到月亮,你可曾懂我并不是想談窗簾難掩的月光柔和,而是想千里蟬娟。清晨因少睡起來后內臟持續(xù)的緊繃疼痛,來自于身體本身傳達出的危險信號卻被意志次次壓倒。如若因此患病,靈將焉附?而一生中,能讓我們這樣接電話的人,能給我們這樣打電話的人,又能有幾個呢?所以啊,青春總少不了任性執(zhí)拗的真情懷。多年以后回想起,那真的是一個平淡無奇的夜里談著些平淡無奇的事情。也許說的內容并不重要,你我很快就會忘記,但聲音隔著窗,黑夜隔著黎明,我們漸漸明白的是:生而為人,往往并不是怕沒有未來,怕的卻是,沒有每個現(xiàn)在罷了……
而后來的后來,要忍住多少思念,才能孕育出沉甸甸的的果實;要枉度多少歲月,才能換回霎時繁華;要戒掉多少入癮,才能擺脫生命中如螞蟻噬骨的痛處。只看那日光溫熱,夜朗星疏,波瀾不驚。
當初因人,而努力變成更優(yōu)秀的自己,如今得償所愿,卻很遺憾的在時光的夾縫中漏掉珍視。也許相逢最好的禮物并不是我們共同的記憶,走過的路以及看過的風景,而是將自己變得更優(yōu)秀的資產。從邂逅相知的一刻起,只關乎一場陪伴,一次涅槃,一回超脫。無關太多繁雜,無關乎悲喜,無關乎去往何處安身立命……
是的,這一切,其實更無關乎愛情。
李晴(1992-),女,漢族,天津人,天津師范大學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方向研究生在讀,文學碩士,單位:天津師范大學,研究方向: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當代文學批評方向。
I253
A
1672-5832(2016)06-0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