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清
(云南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91)
今生最美的相遇
李燕清
(云南大學 云南 昆明 650091)
佛說: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換來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到底經(jīng)歷了幾世的等待與輪回?三年前的一個傍晚,我獨自走在學校的紅楓道上,突然眼前閃現(xiàn)一個身影,仿佛從古老的《詩經(jīng)》中走來,“青青子衿”、“綠兮衣兮”,廣袖羅裳、輕羅小扇,步搖流蘇。晚風拂過,裙裾飛揚,衣袂飄飄,那是一種靈動之美,一種飄逸之美,古色古香,典雅韻致。當我與之擦肩而過的那一瞬間,內(nèi)心深處有一個聲音告訴我,這便是我一直以來苦苦尋覓的如夢霓裳一漢服。她便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
這么多年過去了,原來我一直不知道,世上竟會有如此美麗的衣裳。她,穿越了數(shù)千年的曉霧晨霜,從歷史的深處款款走來,雖然姍姍來遲,但只一眼,便再也無法忘掉她的容顏。只一眼,便明白了,什么叫做瞬間傾城。只一眼,便被她的美深深折服。只一眼,她的美連同她所承載的文化韻味便深深地刻進我心里,再也揮之不去。只一眼,便對來自歷史深處的她生出一種莫名的情愫。透過那一眼,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盛世霓裳。老子曾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此刻,我想深情地說一句,“漢服有大美而不言”。多么難得的相遇,多么地相見恨晚,與漢服相遇是我今生最美的緣。自從遇見了漢服,我的世界里便多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更多了幾許古雅與詩意。
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在古老的詩詞中遇見過她,只是那時的遇見是從文字的描繪中想象她的模樣。依稀記得許多古老詩句里她的身影。文字世界里的她,是漢樂府中的“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是阮籍筆下的“被服纖羅衣,左右佩雙璜”;是曹子建筆下的“羅衣何飄搖,輕裾隨風還”;是李賀筆下的“越羅衫袂迎春風,玉刻麒麟腰帶紅”。后來,我在電視劇里看到了她,廣袖翩躚,裙帶飛舞,穿越千年的歲月,恍然如夢。那時我就在想,這如此美麗的衣衫,如此富有文化底蘊的裙裾,為何會埋沒在歷史的塵沙中,為何不讓她在二十一世的今天煥發(fā)光彩。那時,我?;孟胫幸惶欤夷苌碇诺涞娜柜?,在桃花深處,尋一小屋,沏一壺清茶,焚一爐香,設一臺古琴,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靜守流年?;蚴侵簧砭G羅裙,約幾位閨中好姐妹,來一段長安水畔的麗人行。抑或是著一襲飄飄大袖衫,模仿古人的樣子,體驗一回曲水流觴。那時,我以為,她只屬于過去,屬于歷史,就像來自上古時期的甲骨文一樣,只屬于遙遠的昨天,終究是遙不可及,只是夢里一個美麗的倩影,不會在現(xiàn)實的世界里與她邂逅,甚至相識、相知。而我只能隔著漫漫時空,想她的傾城之姿,想她的絕代芳華。
曾幾何時,當你陶醉在熒屏中那些美麗的羅裙中時,你是否也有過夢回長安的時候?曾幾何時,當身著民族服飾的姑娘從你身旁走過時,你是否也有過一絲絲的羨慕與失落?曾幾何時,當你登上古老城墻的那一刻,你是否也會感嘆秦磚漢瓦猶在,而昔日華裳今在何方?曾幾何時,當你吟誦“有美一人,清揚婉兮”之時,你可曾想過那伊人所穿的是何等美麗的衣裳?曾幾何時,當你獨自撐著油紙傘走在雨中的小巷時,你是否會為如今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落寞而帳然若失?
直到后來,我終于在生活中遇見了她,遇見了漢服,原來她一直未曾走遠,一直存在,從那時起,我才終于明白了為什么來自西方的服飾在我的世界里掀不起任何漣漪。原來冥冥之中,我一直在等待她的出現(xiàn),等待一件真正屬于我們的傳統(tǒng)服飾,等待一件凝聚了數(shù)千年中華禮儀與文化的衣裳。
自從遇見了漢服,我便開始深入了解她,了解她的過去,她的曾經(jīng)。我翻閱了關于她的所有古籍簡冊,于是,我明白了,為什么我們穿起西裝革履卻沒了自己的衣裳;為什么我們識得扶桑衣裝卻不識漢家衣裳;為何我們高唱外文歌曲卻不識角徵宮商;為何中國自古被稱為“衣冠上國,禮儀之邦”。也明白了,她和我們之間,究竟隔了多少歲月,其實我們之間相隔不過三百年。然而,就是這三百年,讓當今的我們不識她的絕美容顏。或許有人會問,一件衣服能代表什么。事實上,漢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個民族文化的外在象征。一人一衣才是“依”,如若丟了衣裳,那就宛若浮萍,身無所依了。我們常常驕傲地稱自己是“炎黃子孫”、“華夏兒女”,卻從未曾知道“華夏”一詞典出何章。《左傳正義?定公十年》疏云:“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這便是“華夏”,漢服與禮儀,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就像有一首歌詞寫到的那樣“看我華夏禮儀之邦,仁義滿懷愛無疆;看我泱泱禮儀大國,君子有為德遠播”。千年的華美衣裳,千年的禮儀之邦。
衣袂翩翩,若輕云之蔽月;廣袖飄飄,似流風之回雪。如此美麗的衣裳,怎能不讓人一見傾心。五千年華美的衣裳與悠久的禮儀,是祖先留給我們的文化瑰寶。我始終深信不疑,有文化底蘊的東西,有生命力的東西,不管隔了多少歲月,也不管歷經(jīng)多長時空,終究是會永遠散發(fā)迷人魅力。
漢服之美,美在哪里?歷代文人墨客用文字吟詠她的美麗,畫家們更是把漢服之美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曹水出衣”、“吳帶當風”。只想低語一聲,漢服之美,無與倫比,獨一無二,不可言說。在我心里,她是世上最美麗的服飾。在遠久的時代,當他國文明還只會用獸皮樹葉遮風避雨時,我們的祖先已創(chuàng)造出了美麗的衣裳。他們用古老的織布機織出美麗的衣衫。他們用古樸的色彩,浸染美麗的羅裙。他們用細小的繡花針繡出精美絕倫的圖案。漢服的歷史與中華文明一樣久遠。她有秦之古樸,漢之大氣,唐之飄逸華麗,宋之淳樸淡雅,明之端莊雕飾??钍椒倍?,各有千秋。來自歷史深處的漢服,處處滲透著祖先的智慧,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內(nèi)涵與美學意蘊。
她的美,動人心魄,一眼萬年。當我在自己十八歲成人及笄禮那天第一次穿上漢服的那一刻,是我這一生中最難忘的時刻,那是“漢家有女初長成”的時刻。
花,是春城一年四季不變的美麗,而漢服是我春夏秋冬不變的守候。“華夏有衣,霓裳如夢?!彼?,穿越數(shù)千年的風雨一路走來,她從未曾離去?!扒甑亩藘x,今日仍美麗。”她,是我多年來內(nèi)心深處的呼喚與期盼,是我苦苦尋覓的一件衣裳。是上天的眷顧,讓我與之相逢,驀然回首的一瞬間,便注定了我們此生剪不斷的情緣。所謂“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與漢服一生相隨,有何不可?縱使荊釵布裙,便也笑靨如花。
李燕清,女,漢族,云南人,云南大學文學院15級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
G01
A
1672-5832(2016)03-00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