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炎
?
英美文學經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探析
張 炎
【摘 要】語言是文學的載體,文學是語言的體現(xiàn),兩者之間相輔相成,互相進步,不同國度的文學作品都能反映在特定時期內部的社會現(xiàn)象。社會的不斷進步,推動了教學的改革的發(fā)展,對于英語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不僅能夠獲得英語知識,還能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文章主要針對英美文學經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價值進行探討,針對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研究,并且依據實際情況提出了一些意見,希望能夠提高大學英語教學。
【關鍵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 英美文學 應用價值
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fā)展,使得各個國家人們的生活方式也發(fā)生了改變,大量的西方文化涌入我國,推動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因此,積極加強英語學習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注重學生的技能,忽視了學生的英語綜合素質,導致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不高。在實際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英美文學的應用,不僅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范圍,提高教學質量,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推動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實現(xiàn)大學英語教學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不具備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
語言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并且還需要一個良好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才能有效地提高語言學習的質量。就現(xiàn)階段而言,我國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僅僅局限于英語課堂上或者一些英語等級考試的針對性教學,不具備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huán)境,導致學生對于英語學習失去興趣,從而難以提高英語語言能力,不僅影響了教學質量,還阻礙了其英語思維的形成。
(二)英語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教師在教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提供相應的指導,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通常來說,一名合格的英語教師應該具備過硬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但是,由于各個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地區(qū)文化差異、專業(yè)能力、生活教學經驗等,使得現(xiàn)階段的大學英語教學師資力量薄弱,綜合素質不強、專業(yè)水平不高、教學能力低下等,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一般來說,在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想要提高教學質量,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應該積極汲取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作為英語教學的指導思想,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語言能力、教學能力等,積極的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學生應該端正英語學習的態(tài)度,虛心求教,才能有效地大學英語教學的質量。
(三)教學方式單一
在大學教學過程中,英語具有很強的綜合性,主要包括了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只是注重對著四個方面進行培養(yǎng),雖然能夠有效地節(jié)約教學資源,但是一定程度上使得學生的學習任務以及壓力增加,導致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從而不能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另一方面,由于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影響,許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采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不能對相應的教學資源進行整合,不能吸引學生,導致英語家教學的質量較差。
(四)教學措施執(zhí)行力度不夠
一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并沒有完全按照大學英語教學的要求進行教學,依舊采用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方式,不能將英美文學和大學英語教學進行有效結合,導致學生沒有學習積極性,對英語學習沒有興趣,不能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嚴重影響了教學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過中,都安裝了相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但是,大多數教師沒有對這些教學資源進行合理利用,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還能影響了教學質量。
(一)能夠拓展教材內容
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所涉及的教學內容很多,例如:社會歷史、文學等。所以,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系統(tǒng)性,對相應的教學內容進行把握,加強對英美文學的利用,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于文學知識的掌握,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學審美能力。例如:在大學英語第四冊《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進行學習時,教師可以結合文章中所涉及的奧斯卡·王爾德的遭遇,對王爾德文學作品進行研究分析,同時,還要進行是適當的拓展,讓學生了解其張揚的個性,引導學生進行體驗,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當學生進入狀態(tài)以后,教學可以選擇其中一些教材相關的內容進行講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能夠提高教學質量。
(二)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量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課堂學習是學習英語的主要構成部分,是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提高的主要途徑之一。所以,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意識,然后將其和教學相結合,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通常來說,英語閱讀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不重視閱讀訓練,就不會對學生的閱讀思進行訓練,嚴重影響了相關教學工作的開展。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課下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克服英語學習中的困難,從而能夠領略到英美文學作品中的深層內涵。另一方面,英語教師在英美文學作品應用過程中,應該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考慮,從而能夠調動學生到的學習積極性,增加英語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依據實際的閱讀效果將其和下一階段的閱讀效果進行結合,制定合理有效的閱讀方式,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熱愛閱讀的良好習慣,提高英語知識的記憶水平,促進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
(三)能夠提高學生英美文學作品的賞析能力
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美文學做作品在應用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對學生積極進行了解,對相應的文學脈絡進行疏導,保證學生能夠在英美文學作品中進行精確定位,能夠準確地了解作品的時代背景,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加深對英美文學作品的深層理解,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例如:現(xiàn)實主義時期、浪漫主義時期、文藝復興時期的文學特征等,然后及時對各個時期的文學巨匠的文學特點進行研究,明確其文學作品的風格。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針對不同時期的作品采用不同的閱讀思路,快速地了解該作品的時代背景,準確把握作品的內涵。另外,教師在引導分析過程中,不僅僅要向學生傳遞相應的知識,還要向學生傳授閱讀方式;例如:在引導分析過程中,應該明確相應的文體分析方法、人物分析方法等,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思維,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質量。
(四)能夠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
在實際的大學英語教學過程中,英美文學作品不僅是一種優(yōu)秀的為閱讀文本,還是一種良好的語言材料。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英美文學作品具有深邃典雅、精美凝練以及生動形象等特征,有效地提高了學生模仿記憶的效率?,F(xiàn)階段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對于大學生來說,英語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不斷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自身的英語綜合素質,擴寬自身的視野。在一些優(yōu)秀的英美文學作品中都會涉及當時社會的一些民族習慣、政治思想、文化特征等,不僅能夠反映出社會的面貌,還能感受到作者的生活思考。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生活背景的不同,大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講述之前,應該積極向學生的講述作品的時代背景,能夠加深學生對英美文學作品的理解,拓寬學生自身的知識面,提升自身的英語語言能力以及文學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美文學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還能拓寬的學生的知識面以及視野。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依據情況選擇合適的英美文學作品,對相應地方教學內容進行拓展、強化閱讀質量、傳遞英美文學的賞析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何紅霞.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英美文學的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2016(1).
[2]文覲鰲.英美文學在漢語教學中的價值及意義探析[J].語文建設,2013(6).
[3]李溱.探析英美文學作品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運用與價值[J].芒種,2015(22).
[4]許海蘭.英美文學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教學模式及應用價值研究[J].戲劇之家,2014(10).
作者單位:(河南教育學院外國語學院)
作者簡介:張炎(1978-),女,漢族,河南鄭州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