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思省
(作者單位:遵義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
論越南歷史上的女性主義
胥思省
越南歷史上雖較為尊重女性,但男尊女卑作為主流價值觀,仍根植于越南人的思想中。電影及文學作品在女性題材上都有涉及。本文分別從文學作品和電影中列舉正反兩例,對越南女性主義進行論述,使其逐漸走向獨立和解放。
越南 歷史 女性主義
越南作為一個洋溢著東方情調的國度,生存著一群失去主體性的越南女性。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電影里的越南女性,展現(xiàn)的不僅僅是她們自己的社會境遇,更多的是復雜的男權話語。闡述越南歷史上的女性主義,可為女性爭取更多的話語權,使她們的家庭和社會地位得到提升。
以女作家段氏點作品為例,其以獨特的視角和筆觸描寫了越南女性的剛毅頑強,她的作品中處處充斥著對女性的關懷,以及對男權思想的反叛。而19世紀初的越南女詩人胡春香,作為女性發(fā)言人,出現(xiàn)在人們的視野,她婚戀大膽,極為叛逆,在藝術上頗有造詣。她的詩歌不局限于歌頌女性的勤勞善良、溫婉淑德,而是體現(xiàn)了對女性生命的關注及才華的認可。
分析段氏點和胡春香的作品,她們的女權意識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1)批判封建禮教和父權背景下女性的痛苦和掙扎;(2)歌頌女性的善良、聰慧。這兩位作家雖并未到達女性創(chuàng)作和女權這一境界,但是,她們在自己的文學作品中,保持著對女性能力和才華的肯定,對越南傳統(tǒng)文化及社會沖擊性較大。
越南電影《青木瓜之味》是一部典型的女性電影。導演以溫婉的鏡頭語言描繪了姥姥、少奶奶和梅三個傳統(tǒng)越南家庭里的女性角色。她們承受著男人給予的命運。姥姥常年為死去的丈夫守節(jié),代表的是男性意義維度下的女性楷模;少奶奶是基于男性視角建構的理想女性形象,她身上有溫柔善良、恭順溫良等諸多女性美德,她是一個理想女性符號,反映的是越南女性的生活現(xiàn)實,是父權意識形態(tài)下的產物;梅缺乏現(xiàn)代女性應有的獨立,無論是愛情,還是生活,表現(xiàn)出的都是對命運的順從,愛情、家庭關系中顯得極為被動。該電影雖在一度強調女性的重要性,但是其仍然依從于男性的意念和需求存在。導演雖極盡鏡頭描摹女性,但仍然將其作為男性的追隨者,彰顯出女性所處的社會地位較低。
儒家思想在越南人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他們雖然接受和認可了儒家文化,但仍然保留著自己的民族傳統(tǒng)文化。1483年黎朝《洪德律例》和1815年《嘉隆法典》均表明越南封建社會有尊重女性的傳統(tǒng)。無論是財產分配,還是日常分工都體現(xiàn)了男女平等。查詢歷史沿革和相關文獻資料,可得出,15世紀之前,越南女性地位比較高,秉承男女平權思想。
15世紀以后,儒家文化在越南的滲透,受儒家父權思想影響,越南女性地位出現(xiàn)變更。直至19世紀初,作為越南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儒家學說,極為盛行。越南女性逐漸喪失獨立性及應有的權利和地位,將對男人的依附和順從作為一種美德。對女性的自我成長和發(fā)展產生了嚴重的制約。男尊女卑的現(xiàn)狀與尊重婦女的傳統(tǒng)相互碰撞。社會認知里也不會刻意貶低女性的作用及地位。隨著16世紀,天主教傳入越南,人們大都信奉天主教,天主教倡導的一夫一妻制度,為越南女權主義提供了宗教助力。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越南民眾的思想活躍度逐漸提升,女權主義不僅僅停留在思維及話語層面,將婦女的利益和地位放置在了與國家和民族利益同等重要的地位。為鼓勵和引導女性參與到反對殖民統(tǒng)治戰(zhàn)爭中,民族主義者承諾,民族獨立即可實現(xiàn)女性的解放,不斷提升她們的社會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結束后,越南共產黨強調男女地位、權利平等,鼓勵女性積極參與到各項社會活動中。戰(zhàn)爭期間,女性不僅參與了社會生產,更參加了戰(zhàn)斗。越南婦女因其在戰(zhàn)爭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及對社會和家庭的貢獻,普遍受到了尊重。越南婦女也可以參軍,她們甚至可被譽為民族英雄。
越南不僅有3.8國際婦女節(jié),更有其民族獨特的10.20越南婦女節(jié),其將越南婦女聯(lián)合會紀念日作為越南婦女的節(jié)日。越南婦女在民族解放戰(zhàn)爭中起到了關鍵性作用,而該節(jié)日也是為了肯定越南女性在戰(zhàn)爭中所做出的貢獻。傳統(tǒng)觀念里,越南婦女不能夠未婚生育,而20世紀80年代,取消了該禁令,單身母親和非婚生育家庭也被社會所接受,也可獲得土地分配。無論是越南政府,還是國民大會,都肯定了女性的地位,注重女性的參與,女性不僅可以參政,而且可與男性同工同酬。
綜上所述,越南歷史上的女性主義一直是社會學研究中的主要課題。無論是文學作品,還是影視作品中,都對該話題進行了深層次剖析和解讀。傳統(tǒng)越南女性享有與男性同等的社會地位,后受儒家文化影響,女性地位逐漸降低,其政治及社會參與度越來越低,隨著后期越南女性在戰(zhàn)爭中的重要作用,其社會地位不斷上升,在工作及生活上享有與男性平等的權利,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認可。
[1]鄧耘.試論越南歷史上的女性主義[J].思想戰(zhàn)線,2010(S1):161~162.
[2]楊湯琛.他者鏡像下被規(guī)訓的越南女性[J].電影文學,2012(15):100~101.
(作者單位:遵義師范學院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胥思省(1963-),男,漢族,貴州遵義人,本科,歷史學碩士,貴州遵義師范學院教授,研究方向:歷史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