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先博
[摘 要]教學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是不能少的,從備課到授課到課后一系列工作都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只能是備課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證教學有效有序的進行。課堂教學是一個知識傳授的過程,教師在這個平臺上傳道授業(yè)解惑。在對遺留下來的問題或者未完成的教學工作則可以通過課后工作來加以補充。除此以外,教師還要對課堂內外所要涉及到的相關問題進行思考和解決,并努力豐富自身的知識層面。這樣,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效率,充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課堂教學;教學環(huán)節(jié);課堂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進行教育,傳授知識,培養(yǎng)技能的主要形式,是學生學習活動最主要的場所,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發(fā)展和成長。因此,要提高英語這門學科的教學質量,首當其中必須重視提高課堂40分鐘教學效率。那么如何提高課堂有效性呢?下面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來探討。
一、做好備課工作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前提
作為一名教師,在進入課堂教學之前,就要做好充分的、豐富的備課準備工作。這一堂課上的成功與否,關鍵取決于備課的準備是否充足。學生來學習的目的是為了獲得知識和學習的方法。那么,教師要充分站在學生的立場上思考教學和備課。有一句話這樣說:“備課就是備人”。不可否認,如果一個老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了解他們,沒有正確按照學生的水平和階段來有針對性的去備課的話,那么他在課堂教學上是沒有目的的,在教學的過程是不成功的,教學的成果也是不見成效的和失敗的。備課一定要仔細,不能因為只是一個非常細小的知識點而把它遺落下來,哪怕是標點符號。來學習的學生們渴望知識,老師們要時刻記住,自己有這一份責任去教好學生,為他們負責,也為自己的工作負責。
就英語來說,涉及到了詞匯、句型、短語和語法等知識點的整理、歸納和總結。在此當中,所有的知識點大部分都歸納在語法的范圍之內。老師需要在備課的過程中以認真的、集中的狀態(tài)來備好這一節(jié)課。如果光是依照課本籠統(tǒng)的提到的句型或詞匯,表面的來講課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課堂會顯得很單調,學生會學不到系統(tǒng)性的知識,從而對課堂產生厭倦感,甚至討厭學習英語。這時,老師就需要查閱相關的英語資料,像課內輔導書、語法書和課外的英語書籍等。但前提就是,查閱的書籍要符合老師目前的教學階段和水平,絕對不能以馬代驢,濫竽充數。查閱相關資料的目的是為了豐富備課內容,為了讓學生吸收更好的更全面的知識,為了更好的鞏固教學效果,為教學負責。
二、抓住課堂教學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關鍵
備課工作準備好之后,接著是課堂教學,教師要依照備課的方案及內容來上課。教學是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雙方互動性過程。抽象的說,也是一種知識的輸出與輸入的過程。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角,是思維的主體,他們的活動應占課堂的絕大多數時間。
教師在課堂教學當中,需要把教學與練習相結合起來。練習是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并進一步深化知識的過程,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練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學生一個實踐和檢驗的平臺,有針對性的練習,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這一堂課所教所學的知識。學生應該對此重視,配合老師,多做練習,從而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檢驗真理;那么,在教的階段里,用練習來檢驗教學的效果和收獲是再合適不過的。
教學練習,可以是以課堂師生互動對話、提問與回答、課堂作業(yè)和課后作業(yè)等的形式來實現。為了便于學生活動,教師在備課時應在為自己設計教案的同時,按照課堂教學五個步驟的教育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同步練習的題單和學案,列出教學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教育點,以及與教學同步的諸如模仿、替換、填空、選擇、轉換、補全對話、思考、討論、辯論等口頭或筆頭的練習題或檢測題,來供學生在不同階段活動時使用,同時也是考查學生平時表現的依據。教學的目標要科學、具體、準確,切忌一般化和抽象化。
在課堂結束前的二十分鐘,老師應開始布置課堂作業(yè)和課后作業(yè)。主要的目的還是讓學生把課堂所學的知識重新溫習,在腦海中加深印象,從而鞏固記憶。這種方式也符合孔子的教育主張:溫故而知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三、做好課后工作是提高課堂有效性的保障
自然地,課后工作主要就包括作業(yè)的批改及對遺漏的課堂知識的查閱補充,最后是在學生課程結束之時的相關考試工作。在臨近考試之時,教師要按照自己的教學內容設計試卷的題型和題目數量,把它們輸入電腦,做詳細的排版并打印出來。排版是一項認真性的工作,排版不僅要校對試題是否有打字錯誤的地方,還要力求試題版面美觀整齊。這要求教師要具備較好的文字處理能力。
那在批改作業(yè)的時候更要認真,絕對不能以一個“閱”字就帶過,一定要根據學生作業(yè)完成的正確率來評分,必要時,評上幾句肯定和鼓勵學生的話語。作業(yè)是學生自學、自我檢查的重要依據。老師在批改的過程中,發(fā)現錯誤要及時的糾正并做好登記。必要的時候可以把它們拿出來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引導學生參與討論,啟發(fā)他們積極的思考,以便檢驗教學的效果并及時鞏固,避免學生第二次犯同樣的錯誤,以進一步促進教學的效益,即做到了有效教學。
此外,輔導學習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一項重要工作。課堂的時間有限,不可能解決學生的所有問題,特別是對于人數多、水平參差不齊、成績兩極分化的班級,課下對學生進行輔導就顯得更為重要。它對于提高教學效率,鞏固學習成果,培養(yǎng)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和自學能力,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有著重要的意義。
總之,教學是一項嚴謹性的工作,教師一定要嚴格按照教學的環(huán)節(jié)來開展教學,而且做到認真、仔細、到位。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要求相應的就不同,那教師就要具備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夠完美的勝任各項工作,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有效性,提升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