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瑞航
【摘要】舉辦中學運動會是一個可以向大眾倡導體育鍛煉理念的方法,同時也是推動全民運動的很好的契機。運動會的精髓在于提高大眾的身體素質,弘揚團隊團結合作的能力、團隊與個人拼搏進取的精神。本論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和邏輯分析法,對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現(xiàn)狀進行調查和分析,并據(jù)此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議,以便使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的舉辦能夠更加完善,同時可以提升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的舉辦質量和效果。
【關鍵詞】田徑運動會 分析 建議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本文對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現(xiàn)狀調查分析,對高一、高二、高三各班報考體育專業(yè)的學生和非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其中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50人(高一高二學生各15人,高三學生20人)、非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100人(各年級隨機調查)。
1.2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法
本研究設計的問卷,分別對高一、高二、高三各班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和非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其問題的結構類型是以開放式為主。其中對體育專業(yè)學生共發(fā)放問卷50份,回收47份,回收率為94%;對非體育專業(yè)學生共發(fā)放問卷100份,回收90份,回收率為90%,歸納總結共發(fā)放問卷150份。
1.2.2訪談法
走訪學校中有關田徑教育的體育老師,及田徑裁判等相關教師
2 研究結果分析
分別對現(xiàn)象分析的比賽組織方面、裁判員、比賽時間與參賽人數(shù)等方面入手。
2.1現(xiàn)象分析
2.1.1項目組織方面
傳統(tǒng)田徑比賽項目其良好的健身性和激烈的競爭性并且已漸漸被大眾所認可,但每屆運動會都采用著相同的比賽項目,其田賽有:跳高、跳遠、三級跳遠、標槍、鉛球;徑賽有:100m、400m、1500m、3000m,4×100m、4×400m。這些每次都相同的田徑比賽項目難免會使學生對其產生部分厭倦情緒,同時也大大降低了學生參賽的興趣。在被調查的有效137份問卷中,45份認為項目設置合理,占33%;84份認為項目設置不合理,占61%(見表2)。就如李艷在《淺談中學運動會的發(fā)展方向》中提出:運動會設目前多數(shù)學校的田徑選項課如同虛設,學生少有問津,甚至不少學校都取消了田徑課,而較受學生喜愛的球類項目卻未能出現(xiàn)在運動會中。運動會中的鐵餅、標槍、跨欄等技術要求比較高的項目多數(shù)學生是無法參加的,即使參加比賽,成績也相當差,出現(xiàn)標槍15米拿冠軍、跨欄只要到終點就能拿名次的現(xiàn)象就不足為奇了。
2.1.2 比賽組織方面
2.1.2.1規(guī)則
中國田協(xié)頒布的《田徑競賽規(guī)則》許多中學在運動會上參照執(zhí)行,洪山高中也不除外,但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在跳遠和三級跳遠比賽中,由于踏板原因導致許多學生違規(guī)而被取消比賽資格;在投擲鉛球比賽中,由于器械的重量使我們的學生不能正確的發(fā)揮和完成動作,造成投擲距離太近等等。
2.1.2.2裁判員
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的裁判員以學校體育教師為主體,部分為其他科目老師和學生會學生參與而組成的裁判員隊伍。因體育教師人員有限,使用部分學生裁判員給比賽的成績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如發(fā)令員為防止運動員搶跑而采取快速鳴槍的方法,導致運動員在此環(huán)節(jié)中吃虧;終點裁判員與計時員判斷時常出現(xiàn)偏差等等。出現(xiàn)這些情況不僅會影響整個賽程,而且還會影響運動員的比賽情緒,更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公平競爭意識。從表3可以看出,70份問卷認為基本合理,約占51%;65份問卷認為不合理,占47%。
2.1.3比賽時間與參與人員
根據(jù)人體機能特點,洪山高中將田徑運動會安排在下半年舉行,而下半年又是高一新生剛人學的時候,召開田徑運動會雖有利于新生更快的融入校園與班級的新環(huán)境之中,但因新生軍訓需要的時間,會使田徑運動會召開的時間比較靠年終,這時天氣氣候溫度較冷,較多的衣服會束縛肢體的活動,很不利于運動員正常水平的發(fā)揮,從而會影響運動員的運動成績。此外,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一般為期2天,兩天中的第一天有半天都不屬于體育運動比賽,真實的運動會比賽項目的時間并沒有很多,所以考慮到學生較多的實際情況,兩天的田徑運動會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廣大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與體育競賽的需求,同時也不能達到體育大眾化的目標。比賽時間上在被調查的137份有效問卷中,81份認為這樣安排基本合理,占59%;50份認為這樣安排不合理,占36%(見表4)。 在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參與人員上,由于各班級突出競技,都是以排名與榮譽掛邊,直接導致高二高三參與比賽的人員都是些老面孔,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十屆如一屆,成為少數(shù)人的表演舞臺,特別是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的天下,似乎與廣大學生無關,因而田徑運動會就成了大多學生的公共節(jié)假日。因為缺乏新生的參加,沒有新鮮血液的注入,使參賽人員也慢慢走向“老齡化”。
2.1.4 獎勵設置和評分方法
在過去“競技第一”思想影響下,學校競技運動成績節(jié)節(jié)攀高,隨著近幾年學生體質急劇下降,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參與運動會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運動會要淡化金牌意識,強調重在參與;鼓勵每一個人為集體做貢獻,獎勵辦法要本著參與與競爭并重的原則,增設組織獎、參與獎、表演獎、特色獎等等;加大集體獎勵的力度,以鼓勵團結合作的團隊精神。在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上,最主要的獎項是班級總分獎,個人所得的項目獎勵非常的少,只有一張證書。對于學生個人來說是不夠的。評分方法上,高分數(shù)應該側重與團體項目,在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上團體項目采取雙倍分原則。在調查獎勵設置和評分方法上,在表5中可以看出,被調查137份有效問卷中, 55份認為這樣設置和評分基本合理,占40%; 75份認為這樣設置不合理,占54%(見表5)。
2.1.5場地設施
目前,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教練員普遍認為訓練使用的場地器材不能滿足需求。雖然有田徑場,但是訓練器材有限,嚴重影響訓練,且大部分的的器材設備欠缺、質量差等都給訓練帶來一定的障礙。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安排在每年的下半年11月份舉行,為期2天,采用傳統(tǒng)的田徑比賽項目,規(guī)則按照中國田協(xié)頒布的《田徑競賽規(guī)則》參照執(zhí)行,其比賽競技性太強。
3.1.2比賽場地在洪山高中塑膠田徑場,其賽前訓練在室外田徑場進行,但是訓練器材有限,嚴重影響訓練,且大部分的的器材設備欠缺、質量差等都給訓練帶來一定的障礙。
3.1.3獎勵設置和評分方法上,各班級過于追求各個項目都要拿第一,金牌意識太強,這有悖于重在參與,提高大眾身體素質,弘揚團隊、拼搏進取的精神。
3.2 建議
3.2.1完善裁判員制度
建議洪山高中體育管理部門建立建全學生裁判員的培訓制度,對部分報考體育專業(yè)學生和學生會學生進行集中培訓,提高他們的公平,公正,公開裁判意識,并適當發(fā)放“優(yōu)秀裁判員”證書。
3.2.2進一步完善場地設施加大經(jīng)濟投入
眾所周知,在校田徑運動會中,場地設施的好與壞,能直接影響到運動員比賽的成績和比賽的興奮度。同時也影響大觀眾對比賽的期待心。想要改善現(xiàn)如今洪山高中田徑運動會的現(xiàn)狀,必須先加大投入,置辦新的比賽器材與訓練器材,盡可能的完善比賽器械。也可以利用資金來加大校田徑運動會的宣傳和獎勵措施當中,最終的目的就是讓我校田徑運動會吸引大家的眼球,讓學生們積極參與,熱情高漲,讓廣泛的師生都樂在其中。
3.2.3增加比賽項目,突出淡化競技、強調娛樂的性質
采用征集項目的方法調動廣大師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參與到項目的設置過程中來。項目籌備組列出趣味性集體項目的宗旨、要求等,請大家設計,然后通過有關人員對征集來的方案進行評選,挑選一些趣味性強、娛樂性強、對抗性強、競爭激烈的集體項目
3.2.4完善獎勵措施與評分制度
獎勵辦法應從鼓勵參與,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情感為出發(fā)點,使體育節(jié)成為全體師生員工展示體育才能、實現(xiàn)自身的大舞臺。
總之,學校運動會不僅是一次體育運動水平的比賽,更是學校素質教育內容的重要體現(xiàn)。學校體育以促進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提高健康水平為目標。田徑運動會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承擔著讓學生在公平、公正、公開的運動環(huán)境中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和情感愉悅責任。在經(jīng)歷挫折和克服困難的過程中,提高抗挫能力和情緒調節(jié)能力。在取得進步和收獲成功的過程中,增強自信心。以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把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的開展做到真正滿足學生的需要,讓每個學生都能從中受益,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高飛.《山西省中學校運會開展現(xiàn)狀的研究》[D].山西大學,2010,(01):1-2.
[2]李艷.《淺談中學校運動會的發(fā)展方向》[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5):156-158.
[3]詹中華、袁躍.《對普通中學校田徑運動會現(xiàn)狀的調查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4,(01):45-46.
[4]揚德敏、萬美容.《中學運動會的現(xiàn)狀分析、思考與對策》[J].中國市場,2 007,(44):66-67.
[5]史瑞霞.《中學生參與運動會積極性缺失的原因及對策》[J].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09.(04):97-98.
[6]梁旭鵬、王櫻桃.《中學運動會發(fā)展方向與模式研究>[J].群體研究,2008,(05):69-70.
[7]杜磊.《對當前中學校運動會改革的思考》[J].咸寧學院學報,2010,(04):128-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