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 勁 麥衛(wèi)?!∮粜▲P(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湛江524037)
吉非替尼與多西他賽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的臨床效果分析
顏勁麥衛(wèi)校郁小鳳(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湛江524037)
目的:觀察分析吉非替尼與多西他賽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60例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吉非替尼組和多西他賽組,每組30例。吉非替尼組給予吉非替尼口服,1次/d,250mg/次;多西他賽組給予多西他賽75mg/m2,靜滴1h,d1,每21d重復。比較兩組臨床療效、控制率、治療費用和毒副反應。結果:吉非替尼組治療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多西他賽組(P<0.05);且毒副反應較輕,用于治療毒副反應的費用低。結論:吉非替尼較多西他賽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的臨床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較高,毒副反應較輕,患者耐受性好。
肺腺癌 吉非替尼 多西他賽
肺癌患者中80%為非小細胞肺癌(NSCLC),70%~80%小細胞肺癌確診時已為晚期[1]。晚期NSCLC是不可根治的,化療以鉑類加三代化療藥物為標準的一線治療方案[2]。晚期NSCLC一線治療時間約為4~6個周期,在病情取得進展后需開展有效的二線治療和最佳支持治療,靶向藥物吉非替尼和單藥多西他賽均為二線治療藥物。本研究旨在比較以上兩種藥物的療效和毒副作用,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取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在2007年4月~2015年5月收治的60例一線化療失敗的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吉非替尼組和多西他賽組,每組30例。吉非替尼組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24~73歲,平均年齡(54.6±9.3)歲;IIIb期7例,IV期23例。多西他賽組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齡26~74歲,平均年齡(56.2±8.7)歲;IIIb期6例,IV期2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選患者均自愿作為受試對象,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方案獲得湛江中心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全過程跟蹤。
1.2納入與排除標準:納入標準:①組織病理EGFR基因的檢測突變陽性;②既往曾用過至少一個聯(lián)合足量鉑類方案化療;③患者預計生存期≥3個月;④患者精神正常,可積極配合治療。排除標準:①肝功能有嚴重損害;②孕婦及哺乳期婦女;③有嚴重超敏反應。
1.3方法:吉非替尼組給予吉非替尼口服,1次/d,250mg/次,直至出現(xiàn)不能耐受的不良反應或疾病進展;多西他賽組給予多西他賽75mg/m2,靜滴1h,d1,每21d重復,所有患者治療6個療程,治療后療效評價穩(wěn)定患者進行臨床觀察。
1.4療效判定標準及毒副作用:療效評價依據(jù)《實體瘤治療療效評價方法-RECIST 1.0》評價標準,分為CR、PR、SD和PD。臨床總有效率=(CR+PR)/30×100%;疾病控制率=(CR+PR+SD)/30× 100%。
1.5統(tǒng)計學方法:使用SPSS11.0統(tǒng)計學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和疾病控制率比較:吉非替尼組的總有效率與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多西他賽組(P<0.05),詳見表1。吉非替尼組疾病進展時間為3~25個月,中位疾病進展時間為10.7個月,生存期為6~30個月;多西他賽組疾病進展時間為2~23個月,中位疾病進展時間為10.2個月,生存期為5~28個月,兩組疾病進展時間和生存期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較
2.2兩組平均1個月治療費用比較:兩組平均1個月治療總費用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藥物費、門診住院檢查費及副反應治療費用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平均1個月治療費用比較(元)
2.3兩組毒副反應比較:吉非替尼組白細胞減少和嘔吐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多西他賽組(P<0.05);皮疹和腹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多西他賽組(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毒副反應比較
肺癌是一種嚴重危害人們身體健康和生命的惡性腫瘤,死亡率在惡性腫瘤中位于第一位。肺癌主要分為小細胞肺癌和非小細胞肺癌,非小細胞肺癌中,局部晚期肺癌約占25%~30%,轉(zhuǎn)移性肺癌占40%~50%。非小細胞肺癌包括腺癌和鱗癌,晚期腺癌主要依賴化療,化療包括一線、二線和三線治療[3]。研究表明,一線化療即使癥狀得到緩解,但過一段時間,大部分患者也會出現(xiàn)轉(zhuǎn)移或復發(fā),因此,二線治療方法逐漸成為臨床研究熱點。吉非替尼是一種苯胺喹唑啉化合物,是一種選擇性表皮生長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劑,具有抑制細胞周期進程、加快細胞凋亡、降低心血管形成及抑制腫瘤細胞浸潤和轉(zhuǎn)移的作用[4]。多西他賽是一種半合成紫衫類衍生物,具有抑制細胞分裂的作用,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研究結果表明,吉非替尼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的臨床總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顯著高于多西他賽(P<0.05);兩組總治療費用比較,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吉非替尼組的藥物費顯著高于多西他賽組(P<0.05);兩組毒副反應差別較大,吉非替尼組白細胞減少和嘔吐反應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多西他賽組(P<0.05),皮疹和腹瀉發(fā)生率顯著高于多西他賽組(P<0.05),但多西他賽組治療毒副反應費用較高,吉非替尼組毒副反應程度輕。綜上所述,吉非替尼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腺癌臨床療效顯著,耐受性良好,生活質(zhì)量改善顯著,毒副反應較輕,治療費用相對較低。
[1]鄭積華,林金容,謝波,等.培美曲塞與多西他賽二線隨機分組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對比分析[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3,20(5):368-370.
[2]劉寶.4種非小細胞肺癌二線藥物治療方案費用比較研究[J].中國藥房,2010(26):2403-2406.
[3]張靜,劉素勤,張潔,等.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二線治療不同方案的療效及成本效益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2,17(10):908-911.
[4]李麗華,金釗,梁小芳.培美曲塞對比多西他賽單藥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觀察[J].江西醫(yī)藥,2016,51(1):44-46.
R 734.2
B
1672-8351(2016)11-00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