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振福
【摘要】隨著教育的改革,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更加側重情境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在初中地理教學改革中,以情境教學作為多種教學方法中的首要之選。本文主要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簡要分析了情境體驗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原則、具體應用,旨在提升初中地理課堂教學水平與質量。
【關鍵詞】初中地理 情境體驗 教學原則 具體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65-01
在日常生活中和教學中創(chuàng)設多種有效的地理教學情境,可以收獲不錯的地理教學效果。為了更好的滲透情境式的教學方法需要教師在地理教學中把學生放在核心的位置,充分了解學生的需求,在了解的基礎上設定教學方案。
一、情境體驗教學需遵循相關原則
1.遵循合作選擇
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在現(xiàn)代的社會中變得越來越重要。所以我們應該把“合作”運用到教學模式中,并且要在自主的基礎上運用“合作”教學模式。要以教師為主導,引領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樣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合作性,讓學生能夠獲得新的知識,分享成功的喜悅。
在地理情景體驗教學中更不能離開合作性原則,因為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在參與地理情境教學時是需要以團隊的形式進行學習的。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需要遵守合作性的原則,讓學生了解到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共贏,只有通過合作才能讓自己收獲更多的地理知識,和答題技巧。
2.遵循學生主體性原則
在地理情境體驗教學中要遵循學生主體性的原則,在制定教學計劃和規(guī)劃教學目標時要以學生作為中心,以滿足學生心理需求作為教學行為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掌握學生的心理活動,通過課下溝通以及課上互動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和學習的動力。通過遵守學生主體性原則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和探究的熱情,從而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戰(zhàn)勝遇到的困難,提高學習地理知識的效率。
二、情境體驗教學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具體應用
1.充分利用故事與圖像,巧設情境
地理學科中有很豐富的地理景觀以及充滿趣味的地理故事。在地理課本上有很多可以向學生展示具體知識的地理圖片。同時為了開拓學生的眼界教師還可以在網(wǎng)上下載一些有關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到豐富的大千世界,從而為接下來的地理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了解到動態(tài)的圖片和音樂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把搜集到的圖片通過PPT和Movie做成小電影,讓學生感受到世界各地的風俗民情。例如,在講解七大洲,四大洋時,教師就可以向學生展示大洲和大洋的形狀,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具體的地理知識。同時,為了豐富學生的課外知識,地理教師也可以把地理教學和其他科目教學相結合。在講解七大洲,四大洋課程之前,教師可以穿插著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故事,在學生學習地理知識之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結合自身的經(jīng)驗創(chuàng)造故事,或者在故事中揉入新鮮的地理知識。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如果僅僅以口頭的形式向學生講解抽象的地理知識,那么學生是不能準確的掌握的,教師只有通過具體地理故事或者運用多媒體把知識具體化,才能加深學生對體育知識的理解。所以教師要把科技運用到課堂和室外的教學過程中來,提高地理情境體驗教學的有效性。
2.教學環(huán)境應向開放性轉化
在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模式中,形成的是“教師傳授,學生領會”的模式。這一模式雖然提高了整體的效率,節(jié)省了一對一的時間,但是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生對課程的積極性和自主性。模式的單一與被動使得學生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所以改善學習環(huán)境,轉變學習模式,要以開放的形式來促進學生個體的不斷發(fā)展。構建這一開放的學習環(huán)境需要在良好的師生關系基礎上,發(fā)揮一些模范學生的帶頭作用,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實際情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特點進行教學計劃,切勿以偏概全。
以《認識地球》教學為例,在這節(jié)地理課堂上,教師除了通過圖片以及多媒體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地球的形狀以及具體的地理知識以外。教師還需要把課堂搬到室外,以具體的模型向學生展示抽象的地理知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要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采取合適的教學方式,最主要的就是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能夠自主的學習并且調動學生對學習上不懂內容進行詢問的積極性。
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學生與老師要建立一個良好的和諧的關系,老師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要勇敢的進行訓練不怕失敗。學生也要尊重老師,和老師建立好關系,尊重老師所制定的教學計劃,通過訓練塑造更完美的自己。
3.搭建活動和表演平臺,巧設地理教學情境
以地理活動帶動地理情境的設立是初中地理教師的又一選擇,學生可以通過參與活動,在增加新鮮感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掌握地理知識。因為只有通過切身體驗,才能夠加深對地理的印象,從而加深自己對學習地理知識的理解。在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側重的是學生對地理書本上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取得的成績高低作為衡量學生掌握知識程度的標準。孰不知這樣的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職能暫時的提升學生的成績。所以在新課標的要求下,初中地理教學把課本知識和課下活動相結合,構建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活動為特征的課堂教學。通過這種活動,可以激發(fā)學生探究未知知識的熱情,讓學生在地理活動中感悟,在地理活動中成長。同時,教師也需要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在了解學生心理需求的基礎上,設計教學活動。
總而言之,作為初中地理教師,在情境體驗式教學活動中需要尊重學生的意愿,并結合教學的要求制定正確的、合理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只要教師能全身心的投入到情景式教學活動中,便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2]梁世寧.新課標下中學地理情境教學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福建師范
大學,2007.
[3]陸芹.高中海洋地理課程資源“本土化”開發(fā)利用研究[J].中學地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