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雯
【摘要】從目前情況分析,農村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效果并不盡如人意,這與教師的教學策略有直接的影響,同時也與教學資源貧乏有一定的關聯,這些因素在某種程度上制約習作教學質量的提升。本文中詳細闡述了農村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存在的問題,給予相對應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農村小學 中年級語文 習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9-0155-01
中年級習作教學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低年級的升華,高年級的過渡,因而中年級習作教學必須予以足夠的重視。由于很多農村教學資源貧乏,導致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不高,習作教學基本上都是一帶而過,這也使得中年級學生習作水平無法得到提升,亟待解決。文章針對農村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的弊端提供完善的應對措施,為之后的習作教學給予參考建議。
一、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現狀分析
基于現狀來看,中年級習作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農村小學,很多教師對習作教學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習作課基本上是教師講解習作大致內容,然后學生根據教師的講解開始寫,而教師并沒有對習作的寫作方法、步驟進行詳細的描述,這也導致學生在進行習作創(chuàng)造時并沒有充足資源,文章缺乏創(chuàng)新,幾乎都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習作教學亟待更新教學策略與方法。
二、完善習作教學的具體措施
1.教師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對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是非常關鍵的,當地教育部門應為教師提供更多的教學資源,關注教師教學活動開展情況,改善教學環(huán)境,依據農村小學實際情況擬定科學的教學計劃,推出相應的獎懲制度,與此同時,還需強化城鄉(xiāng)交流,為農村小學給予更強大的教學力量,加強農村教師的教學培訓,提高師資水平,從最大限度上提升教師教學積極性,最終提高教學質量。
2.因地制宜開展教學活動
農村相較于城市而言具有獨特性,在中年級習作教學中需要自然優(yōu)勢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這樣的協作更具真實性,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農村種植業(yè)中涵蓋的內容較多,比如植物、山水、花鳥等,此外,由于季節(jié)的變換還會呈現出不同的景色,這些都可以成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素材。教師在進行習作教學時可以為學生提供真實的題材,比如寫我的家鄉(xiāng)寫作時,教師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之中觀察家鄉(xiāng)的特色,學生在汲取寫作題材時,教師需要對其進行指導,從哪些方面突出家鄉(xiāng)獨特的美,引導學生抒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切入習作主題。農村環(huán)境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為學生給予了豐富的創(chuàng)造題材,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需要培養(yǎng)學生從自然環(huán)境中獲取寫作素材,就地取材可以促使學生的作文更能打動讀者。
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活動時組織學生融入自然觀察,但是必須確保學生安全性,依據實際條件著手開展教學,在進行實際習作訓練時做好充足的準備的工作,擬定教學計劃,制定教學方案,在自然景觀中選取最具代表性,然后指導學生通過多個層面去觀察和感受,主要有用眼看、用耳聽、用鼻聞等方式,借助身體的五感感受自然的風光秀麗,學生根據自身的體會與教師的指引通過文字的形式描述整個過程,習作就在這樣的氛圍中完成了。教師借助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培養(yǎng)中年級學生寫作的良好習慣,真實的環(huán)境才能造就真實的寫作,同時還能使學生養(yǎng)成善于觀察與發(fā)現的習慣,對以后高年級的習作也能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3.借助風土人情實施習作教學
農村地區(qū)具有豐富的風土人情,這些也可以成為中年級習作教學的素材。首先,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講述或是播放課件的形式讓學生對風土人情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可以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收集有關風土人情相關的素材,然后在課堂上闡述,這在某種程度上屬于素材的積累過程,對風俗習慣有相對完整的了解。教師組織學生參與其中,指導學生進行細心觀察,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真實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豐富寫作素材庫,從而幫助學生在進行習作寫作時腦海中有足夠的資源,避免學生一到寫作就反復寫幾句話,提升學生寫作速度和質量,促使中年級習作教學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農村相較于城市而言資源獨特豐富,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的寫作內容,而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要發(fā)揮自身的關鍵作用,組織學生參與到風俗習慣的相關活動,比如龍舟比賽、登高活動等,學生只有親身參與才能有更深刻的體會,積累寫作素材,而通過這一形式學生寫出的文章更具真情實感,更能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因而教師在開展習作教學活動可以借助風土人情實施習作素材的積累,為日后的寫作創(chuàng)造給予靈感與素材。
三、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效果相對較差,很多學生的習作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缺乏真情實感,學生寫作水平無法得到提升。針對上述教學現狀,農村小學中年級習作教學必須進行改革,教師需要從農村現實情況著手累積習作素材,積極引導學生從自然與人文環(huán)境中汲取寫作資源,并通過自身的真情實感讓文章更具感染力,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彩霞.對“開展農村小學習作訓練中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方法指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1).
[2]韓柳.小學語文中年級習作教學過程生活化策略的研究[J].赤子(中旬),2014(02).
[3]翟淼淼.農村小學作文教學策略研究——以淄博市為例[J].淄博師專學報,2016(01).
[4]李均敏.農村小學語文中高段年級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下),2015(12).
[5]夏福元.農村小學語文中高段年級作文教學途徑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5(12).endprint